一个时期以来,以肆意歪曲历史、抹杀历史真相为主要特征的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混淆视听。历史虚无主义具体有哪些表现和危害?它的理论根源是什么、为何在当下中国泛起?我们应该如何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本期思享者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于沛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郑师渠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军教授和我们一起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面纱。
于沛
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杨军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思享者: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下有哪些表现?其泛滥会带来哪些危害?
郑师渠:
历史虚无主义最初是以学术研究形态登场的。一些人打着“理性反思”“重新评价”“还原真相”“范式转换”等幌子,大做翻案文章,他们歌颂改良,否定革命,吹捧袁世凯,贬抑孙中山,为帝国主义涂脂抹粉,向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英烈大泼脏水。
继所谓的学术研究之后,历史虚无主义逐渐渗入大众传媒,一些文学、影视作品为满足所谓的剧情需要和吸引眼球,不顾历史真实而随意编排杜撰。
究历史虚无主义之本质,是由否定历史入手达到否定现实的目的,即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于沛: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是丑化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歪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历史虚无主义污蔑中华民族是“愚昧”、充满“奴性”的民族;认为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是只起到了“破坏”作用,因此应 “告别革命”。
二是诋毁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篡改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史。历史虚无主义通常以所谓“口述”“回忆”“揭秘”“重评”等形式,全面否定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
三是诋毁领袖人物和革命英雄。不仅对历史伟人抹黑贬损、造谣中伤,还对革命英雄肆意攻击谩骂。
四是“虚无”马克思主义学说。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遭到批判之后,反诬马克思主义是“极端的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有明确的政治指向和政治诉求,它的泛滥将消解人们的民族意识、国家认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
杨军:
作为一种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有学术、文艺、舆论等多种表现形态。
学术形态是基本形态,主要表现为一部分研究者背离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根据一些史料重新解释、建构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从而全面解构马克思主义史学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结论。
文艺形态则是在文学、影视等作品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对历史事件情节的叙述等,把学术形态下的核心理论观点以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以鲜明的倾向性引导受众。
舆论形态则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在大众传媒中炒作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相关话题,借势传播其核心理论观点。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已经在社会思想领域造成一定影响,不仅导致人们历史观和历史知识的混乱,而且破坏了当代中国发展所需要的政治认同和价值共识。
思享者: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渊源是什么?为何会在当下中国的思想领域和学界泛起?
于沛:
历史虚无主义以主观方式怀疑客观历史,对历史进行否定或虚无化。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潮,它源起于19世纪的欧洲。当时,德国哲学家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不存在事实,只存在解释”,要“重估一切价值”。
历史虚无主义自近代传入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表现。本世纪初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更趋复杂,历史虚无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头换面,借“价值中立”“学术反思”“还原历史”“重新评价”“解放思想”之名不断传播错误观点。
杨军:
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它吸收了西方史学理论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后现代主义史学以解构主义为内核,强调要与传统史学“断裂”,主张历史研究“去中心化”,反对“宏大叙事”,否定历史的“连续性”,刻意追求历史的“破碎”,否认客观事实的存在。
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泛起有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
从国际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和控制世界的能量,而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遇挫折,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了理论挑战。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一些主张“西化”的思潮日益发展,由此也促进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在历史研究中,一些研究者盲目追捧西方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缺乏辩证思维,也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提供了条件。
郑师渠:
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的确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密切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尼采为代表的反省现代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兴起,其核心主张便是尼采的名言“重估一切价值”。虽然它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省,有自身的合理性,却不免趋向反理性的误区。这在历史领域便是导向了历史虚无主义。
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继承并超过前者,在深刻影响现代文明进程的同时,其反理性的误区也在扩大,虚无主义的历史观更被推进到了愈加理论化、精致化的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在国际学术界已呈颓势,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很大影响。耐人寻味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非理性主义传入中国的代表性人物梁启超、梁漱溟等,恰恰都是主张反省欧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极力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健将,即所谓文化保守主义者;同样,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胡适诸人,也反其道而行之,借尼采“重估一切价值”说,倡言科学与民主。这反映出当时先贤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可贵的鉴别力。
思享者:如何从思想方法层面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杨军:
历史虚无主义惯于为自己披上学术研究的外衣。它反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结论,宣扬研究历史要抱持“超然的、中立的”态度,要坚持“客观标准”。但实际上,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取向恰恰非常鲜明,所谓“客观”“中立”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具体看,存在以下突出错误:
其一,简单化判断。历史虚无主义滥用史料分析法,以微观层次的证据解释宏观层次的历史过程。
其二,选择性观察。基于预设的目标,一些研究者往往对符合目标的事例、证据大书特书,而对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甚至冲突的信息则忽略、排斥。
其三,过度概括。历史虚无主义通常扩大证据的适用范围,以得出所需的结论。
其四,想象臆断。历史虚无主义或是扩大心理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或是根据孤证、伪证来推断得出某个结论,或是根据一些偶然性因素臆想历史发展的某种可能。
郑师渠:
一些研究者陷入历史虚无主义,除了在理论上受后现代主义影响,还有以下原因:
其一,对历史缺乏应有的敬畏。一些人一味抹黑新中国的历史,诬之为“苦难的岁月”,恰恰暴露出自己对历史缺乏应有的敬畏,“浅薄狂妄”和陷入了“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其次,陷入了历史相对主义。一些人为抹黑新中国,刻意将民国时期说成是“充满人情味”的“温柔之乡”、“真正的新中国”。事实上,只需翻开《申报》之类当时的报刊,其谎言便会不攻自破。因为每天报刊上充斥的无非是国衰民穷、令人心酸的信息,哪有什么“温柔之乡”?
其三,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某些人看问题,不是将其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作综合和长时段考察,而是以偏概全、以今况古,难免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
其四,囿于个人情感。某些人因个人或亲友在历史上受到过不公正对待,心中阴影犹在,不能超越个人恩怨客观看待历史。
于沛:
历史虚无主义虽有诸多表现形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正是在这个立场上,历史虚无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历史观有了共同语言,它们都否定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否定人类从野蛮、蒙昧走向进步的历史进程,否认客观存在的历史真理,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历史虚无主义仰承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鼻息,通过对客观历史事实的解构、拆解“重新定位”和“彻底消解传统”;通过对历史过程“宏大叙事”的彻底否定,将历史碎片化,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孤立化、抽象化,其实质是企图“重写”历史、消解主流思想舆论。
思享者: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怎样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郑师渠: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在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就历史学科来说,至少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器,我们必须大力建设唯物史观理论高地。
二是必须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教材不仅沉淀着学术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教材还体现史观,它从根本上规范着教与学,明确着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
三是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史学发展道路。
于沛: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摆在广大史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就是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就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一些人妄自菲薄,无视中国史学的辉煌历史和令世人瞩目的成果,或以西方史家的好恶作为评价中国史学的唯一标准;或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刻意用西方的概念和术语表现出来;或盲目崇拜、照抄照搬西方史学理论,扬言用西方史学理论改造中国史学。这种状况若不彻底改变,就不可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当前,坚持中国史学的马克思主义方向,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切实解决学术评价机制、学术评价标准、学术评价导向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术评价上是非不分、良莠不分甚至颠倒黑白,客观上只会使历史虚无主义继续混淆视听、大行其道。
杨军:
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严峻挑战,史学界要把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破”与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立”结合起来。
第一,要发扬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为人民书写历史的立场,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
第二,深化对唯物史观的研究。把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实际、中国史学研究实际结合起来,总结、概括出新的科学概念和学科范式,回应历史虚无主义在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上提出的问题,摆脱西方史学理论话语的操纵。
第三,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与批判。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代表性文本的分析,对其核心理论观点抽丝剥茧,揭示其实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