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百年中共历史,无论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目前的新时代征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曾受到许多社会思潮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究其本质是唯心主义的历史,以“否定革命”,倡导“颜色革命”为特点,打着“重评历史,反思历史”的幌子,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目的是进行和平演变。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历史是经验、教训和借鉴,要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渊源和主张

历史虚无主义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随着资本原始积累不断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却也接踵而来且日益加深,人们陷入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世界存在意义的思考,在历史领域就主要表现为历史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是现代性历史领域的人类文明的自我崩溃和自我瓦解。西方学者主要谈论的是“虚无”“虚无主义”,很少涉及历史虚无主义,但历史虚无主义属于虚无主义的一种。从广泛的意义看,虚无主义就是生活没有意义,生命不值得活下去,生存没有价值。虚无主义带给人们的生活感受是迷茫的,失望的。生活没有目标,目标没有可行性。所以,虚无主义就是指人的世界和人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随着帝国主义资本的扩张,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资本和西方思想大量涌入中国,形成了各种社会思潮,其中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

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是从20世纪30年代随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兴起的。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当时的知识分子主张的“全盘西化”、“西方模式”都没有救民族危难于水火之中。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大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历史虚无主义得到了抑制。“文革”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复苏,优秀传统文化一再被蹂躏,期间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被贴上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标签而遭批判。

“文革”的拨乱反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再次抑制了历史虚无主义。但20世纪80年代,受“全盘西化”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内的历史虚无主义又到达了新的高峰。改革开放30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指责“黄土文化”愚昧落后,西方文化是“海洋文明”,颂扬侵略者和殖民地化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文化霸权和西方话语的强烈冲击下,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文明的嘲讽和对中华民族的否定,直接触及和瓦解原有的文明共同体的自我理解。

总之,从20世纪30年代起,当西方的“蓝色文明”踏上中国“黄色文明”大地的时候,历史虚无主义就和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纠葛在一起。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紧密结合为一体,颂扬西方文化,贬低中华文明,实现中华人民传统认知上的自我解构,以达到国家基本制度自我崩溃的目的。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和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以不同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贬低杰出人物和中华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历史虚无主义也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而且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渗透到影视作品等艺术作中,特别是针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有的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诋毁党的领袖;有的将党史事件同现实问题刻意勾连、恶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热衷传播八卦轶闻,对非法境外出版物津津乐道;有的否认甚至美化侵略,为历史上有定性的叛徒、卖国贼、汉奸、特务、刽子手洗白、翻案;有的贬损、丑化革命烈士、英雄模范等等。这些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对人们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从本质上看

1、历史虚无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摧毁一切,只有学习西方文化的资产阶级改良才能救中国。无视从鸦片战争开始,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也称清末新政),还是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历史已经证明不动摇封建根基的资产阶级改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不推翻帝国主义这座大山也不能挽救中华民族。只有彻底革命才可以挽救中国。而历史虚无主义却认为当时的革命是“救亡压倒启蒙”。

2、否定社会主义道路,主张“以英美为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其他国家应该效仿。以西方学者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和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为代表,他们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还用苏联解体的例子来论证社会主义是不成功的。

3、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张要实现国家富强应采取“孙子”战略,鼓吹妥协投降。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实质上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企图把中国变为西方帝国主义的附属地和殖民地,不但从中国大地窃取生产资料和廉价劳动力,还把中国作为他们商品倾销地。

4、颂扬反动人物,丑化英雄人物。首先,历史虚无主义极力美化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丑化革命政党、领袖和群众,颂扬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人物。其次,历史虚无主义选择的历史人物不是客观选择的,而是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选取。

5、崇拜西方文化,贬低中华文明。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全盘西化”。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经济管理方法,并派大量干部和知识分子赴国外学习考察,种种原因使国内产生了一股效仿西方的热潮。个别历史虚无主义学者对西方文化有意识、无节制的推崇,最后发展成为一种不健康的思潮。

(二)从表现上看

1、以学术研究形式对中国历史进行“翻案”。

搞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常常打着“学术研究”、“反思历史”、“还原真相”的幌子,颠覆已有的基本历史结论,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如果任由历史虚无主义泛滥,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伟大成就将毁于一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也将被迫中断。因为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虚无中国革命、虚无中国共产党、虚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虚无马克思主义。

2、以文学艺术形式为载体,通过小说、绘画、电影、时尚服装以及网络等,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让部分中国人崇洋媚外,认为西方的思想是先进的、时尚的、现代的,我们应该趋之若鹜。他们通过文学作品消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变革的巨大作用,美化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侵略者,贬损支持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当代优秀作家。还把营销赚钱建立在“戏说历史”的基础之上,以达到博取消费者眼球的目的。以网络为例:(1)否定中华文明史,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西方,无视中国文化起源于本土又包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特征。(2)否定中华民族史,用“元清非中国论”“新清史”“内亚史”来否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3)否定民主主义革命,割断“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4)否定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经济建设新成就,片面夸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失误,企图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三、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极其复杂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舆论手段,要想从思想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认清历史虚无主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人民正确认识历史,维护中国革命成果。

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思想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再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历史知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凝聚中国力量,重视历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

最后,健全法制,加强把关和责任审核,传播正能量。推进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制建设,做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内在统一性。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关闭传播有害言论的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也可以传播错误负面的能量。对涉及扭曲历史、污蔑英雄、谩骂社会主义的观点予以取缔,对反动者予以法制制裁,对红色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广泛宣传,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

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导致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解构,甚至会导致对国家制度的不认同以及国家政权的颠覆。所以,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护国家的制度,拥护党的纲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尊重历史,弘扬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认同感。要用正确党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作者系实验区党工委党校〔行政学院〕党史方志研究室负责人)

上一篇: 历史笑话故事篇一:发财图
下一篇: 人世间:周秉昆的璀璨人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