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红楼梦》一书是在什么年代,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红楼梦》一书是在什么年代,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红楼梦》一书是在什么年代,什么情况下创作的?《红楼梦》开篇,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

《红楼梦》开篇,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红楼梦》历史背景_红楼梦的历史背景_红楼梦历史背景是哪个朝代

《红楼梦》手抄本片断

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苑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

从上述这段记载来看,此书的作者在之前“上面依赖皇帝的天恩、下面继承了祖上德业,生活上锦衣玉食。结果朱明王朝被推翻了,造成了国破家亡的命运,已至于自己到现在还一事无成,年龄很大了还穷困潦倒。现在编述一下我曾经经历过的家族辉煌,让全天下人看一下。虽然我不能制止这一切的发生,但我还是不能原谅我自己,然而闺阁中本来就历历在目的人,千万不能因为我的不争气,而让她们的事迹一起泯灭消失。

虽然我现在住着用茅草、蓬蒿搭盖的房子,用着土坯烧制而成的简陋炉灶,睡着用绳穿织而成的床,早晨冒着风霜,晚上照着明月,院子外有垂柳,内有鲜花,看起来很是清苦,但也没有压垮我这个胸怀坦荡的读书人。为何不用假的名字来把之前的家族经历写成故事,来愉悦一下大家的情绪呢?这已经说明了故事中的人物都是用的假名,包括所有的名字。从居住的房屋用料、生活用具等方面隐约可见有中国南方的影子。

红楼梦历史背景是哪个朝代_《红楼梦》历史背景_红楼梦的历史背景

作者就是这整个过程的亲历者,他在明朝被推翻,国破家亡之后,南下江南,过着流浪落破的生活。在这种相对安逸的状态下,他想写一篇家族的回忆录,以展现世人。这也是为什么在文章的第五回,就将故事人物的结局答案提前呈现出来的原因

在第一回中提到的,历来野史,更可厌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竟不如我这半世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只愿世人当那醉馀睡醒之时,或避事消愁之际,把此一玩,不但是洗旧翻新,却也省了些寿命筋力,不更去谋虚逐妄了。我师意为如何?”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绝无伤时诲淫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闻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一部分中“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故事的情节基本是按真实情况写的,接近是一部史书。

顺治四年(1647年),广东有个叫函可的和尚,他敬佩抗清的英雄,常常搜集一些抗击清军的素材,编撰成了《变记》一书,常常揣在怀里。这本记录抗清志士英雄事迹的史稿,里面颂扬着反清复明的内容。

顺治皇帝就因为这件事情,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内容为:“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这就是清朝最早的言论审查制度。

政策虽然制定好了,但违反的人太多。汉族的众多仁人志士们纷纷拿起笔墨,通过各种渠道,书写对满人统治的不满。这也彻底激怒了顺治皇帝,于是从清顺治四年之后,便在全国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实行文化专制。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主要集中在清早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前后共延续了一百多年,执行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案件之多,株连之广,手段之残忍,在中国史无前例。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创作岀的《红楼梦》。关于创作的最初时间,初步判断,应撰写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文字狱岀现之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任何歌颂前朝和抹黑当代的文章都将受到清政府严厉的打击。创作的压力可想而知。要想在文章里表达出自己真正的意图,就只能隐晦地写,这也是开篇所提到的“无朝代年纪可考”和“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绝无伤时诲淫之病”的原因,这样即没把大明朝说出来,在故事内容上也没有牵扯到政治,只是写了一些谈情说爱和家长里短的锁碎事情,看起来无关大雅。这样也就没有引起清政府的重视,还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红楼梦》作者“生于荣华,终于零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他历经了人生巨变,饱尝世间沧桑,看透了世态炎凉,在人生穷困落魄的阶段创作了这部书,记述自己一生的经历。他虽然失去了荣华富贵,丧失了亲人家园,但他从没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在逆境中完成了中国历史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影响深远。

上一篇: 红楼梦开始撰写于公元1667年前后
下一篇: 红楼梦隐含有关明清历史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