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华
编者按:
九月,是收获果实的金秋时节,也是学生们收获知识的开学时光。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学生们背起书包,唱起儿歌,重返久违的校园,翻开崭新的课本。或许有的学生还在留恋暑假的娱乐生活,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所谓“开学焦虑症”。本期选取历史文化名人的上学趣闻,一洗枯燥乏味的开学印象,还原一个生动有趣、青春励志的开学季。
金秋九月,红柿如灯。扬帆伊始,学海乘风。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伴随着琅琅书声,冉冉升起;运动场上飞奔的少年,追逐着青春梦想,童心飞翔。
又是一年开学季,有的学生重返校园,有的学生考取了理想的学府,九月的心情,离不开这个关键词——上学。
《增广贤文》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苦”字,吓怕了古来多少学子。其实,纵观古今历史文化名人的上学故事,才发现上学自有其独特的乐趣。正如孔子所云:“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知识的人,比不上以知识为乐趣的人。且将历史名人的上学乐趣,沧海拾贝,连缀成篇,让大家的求知之路,少一些“苦学”,多一些“乐学”,少一些苦闷,多一些乐趣。
萤火之光夜读书
少年康熙上学时候,读到了《三字经》。其中“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一句,深深地吸引着少年康熙的好奇心。南宋大儒王应麟所著《三字经》的初心是劝学励志,于是选取了一冬一夏两个勤学的典故,正如唐朝李渤的诗歌:“夏聚流萤冬映雪。”
冬天的典故——孙康映雪,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油灯,于是坐在雪地之中,映照着白雪之光读书。孙康不畏严寒,映雪读书,官拜御史大夫。夏天的典故——车胤囊萤,晋代车胤同样家贫无灯,于是在夏夜收集数十个萤火虫装在白绢口袋中照明读书。车胤奇思妙想,囊萤读书,官至吏部尚书。《颜氏家训·勉学》也赞美二人的勤学精神:“古人勤学,照雪聚萤。”
对于“映雪”的典故,少年康熙深以为然。而对于“囊萤”的典故,少年康熙则充满了好奇之心与质疑精神。小小萤火虫,真的可以照亮图书吗?据《东华录》曾记载康熙对大学士的话:“书册所载有不可尽信者,如云:囊萤读书。朕曾于热河取萤数百,盛以大囊,照书字画,竟不能辨。”少年康熙在热河行宫,传令随行人员一起收集萤火虫,《晋书》记载车胤:“盛数十萤火以照书。”那么,少年康熙下令收集数百萤火虫,放入巨大的绢囊之中,数量远远超过了车胤。康熙兴致勃勃地吹灭宫灯,展开图书,没想到“萤火虫灯”昏暗不明,肉眼始终不能辨别书中的文字。康熙起初认为,萤火虫还是不够多,于是再次下令收集上千萤火虫,重新制作。于是,就有了《四库全书》之《圣祖仁皇帝御制文》中的记载:“朕曾于热河取萤火数千,盛以大囊,照书竟不能见一字。”从《东华录》的“取萤数百”到《御制文》的“取萤火数千”,都得到了同一个结果,不论萤火虫数量多少,都看不清书中的文字。少年康熙通过亲自制作“萤火虫灯”的试验证明:“囊萤读书,此书之不可尽信者也。”少年康熙在求学之时,善于思考不盲从、勤于实践验真理,真正做到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读书准则。试想,当年热河行宫,夜色如水,萤火飞舞,少年康熙与随从们一同撸起袖子、挥舞竹竿网罗,彼此呼喊,互相配合,齐心捕捉萤火虫的热闹场景,是一幅多么趣味横生的童趣画卷啊!
无独有偶,早在隋朝,隋炀帝读书之时,最先萌生了收集萤火虫的想法。据《夜航船》记载:“隋炀帝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盛以大囊,夜出游,如散火光遍于山谷。”据《隋唐演义》描绘,隋炀帝读到了“车胤囊萤”的典故,于是突发奇想,收集萤火虫,制作成灯,命名为“萤凤灯”。隋炀帝大喜,有了“萤凤
灯”就可以夜晚饮酒享乐,直到天明了。隋炀帝下令天下收集萤火虫,“收得一囊萤火者,赏绢一匹。”于是,隋炀帝所到之处,“萤凤灯”如万点明星,光照四方。
同样是学习了囊萤的典故,隋炀帝贪图享乐,彻夜狂欢,最终败亡了国家,被称为昏君;而康熙知行合一,善于实践,开启了盛世,被称为清圣祖。小小典故,见微知著,昏君与圣祖,就是这样拉开差距的。
谈虎色变是背诵
说起上学,学生们一半儿的焦虑来自于背诵。数学课的公式、物理课的定律、英语课的单词、历史课的年表、化学课的元素周期表,特别是语文课的古文诗词,无不要求背诵全文。
中华英才过目不忘的故事,不胜枚举。且不论司马光七岁通背《左氏春秋》;李白十岁倒背诸子百家。仅三国时代,张松过目成诵,一口气背下了《孟德新书》;蔡邕夜访古迹,用手摸着石刻,即可闭目诵读碑文;周瑜精通音律,耳听琴音有误,立即回顾指正。王璨只看一眼围棋,任凭旁人搅乱棋子,王璨立即将棋局复原如初,分毫不差。这些中华英才真可谓:博闻
强记,才华惊人。
历史名人之中,不乏天才,也大有天资拙笨者,曾国藩就是一例。相传少年曾国藩在上学之时,因为天赋拙笨,时常背不下来课文,因此没有少挨私塾先生的戒尺。曾国藩苦闷回到家中,正有一个小偷在翻箱倒柜找财宝。小偷听见曾国藩的脚步声,慌忙藏到床底下。少年曾国藩坚信“勤能补拙”,于是挑灯夜读,专心背书。床上的曾国藩手捧书卷,背得是磕磕绊绊。床下的小偷心惊胆战,听得是满头大汗。小偷本来以为,曾国藩背得又累又困,自然就睡了,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溜之大吉。没料到,曾国藩非常执著,点起灯烛,不背下来课文,绝不睡觉。然而,曾国藩
实在是太笨了!背了一夜,结结巴巴,居然还是背不下来。小偷眼看就要天亮了,实在忍无可忍,大吼一声,从床底下爬出来。小偷教训曾国藩:“天下还有比你更笨的孩子吗!背了一夜,还不会背!我在床底下,听都听会了!”小偷把曾国藩背了一夜还没有背下来的文章,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然后扬长而去:“你这孩子也太笨了,千万别说你认识我!我可丢不起这个人!”少年曾国藩呆呆地望着小偷离去,半天回不过神来。
曾国藩曾在《家训》中总结:“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曾国藩将读书比作掘井,有一股专注的恒心,一定可以挖出泉水,发现书中的真谛。曾国藩自知天资拙笨,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勤能补拙”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专注于背书而贵有恒心,最终有所成就。
《魏书》记载,崔光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一日,崔光在门下端坐背书,恰好有一大群鸽子飞来,有的落在崔光怀里,有的落在崔光肩上,还有的落在崔光的头顶上,这些鸽子真是又可爱
又恼人。然而,崔光专注背书,浑然不晓,一动不动,学习不误。过了很久,鸽子才自己飞走。后来,崔光学有所成,北魏孝文帝赞美崔光之才华“浩浩如黄河东注”。
王安石《伤仲永》讲的却是另一番光景,金溪有个神童方仲永,五岁即会提笔写诗,天赋才华震惊乡里。方仲永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每天带着孩子写诗换钱,不让孩子继续学习。结果,短短几年之间,方仲永的才华就“泯然众人矣!”难得一个神童,因为不再勤奋学习,最终江郎才尽。
清代诗人袁枚《续诗品·尚识》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先天聪颖的才华固然可贵,后天勤奋的努力更为重要。天赋才华如箭头,勤奋努力如弓弩,弓箭配合,才能百步穿杨。曾国藩天资拙笨、崔光家中贫苦,然而他们都靠着勤奋好学、专注有恒,最终学有所成。而神童方仲永,天赋惊人,也有条件学习,终因缺乏后天努力,只能默默无闻,泯然众人矣!正如诸葛亮《诫子书》所云:“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如履薄冰为考试
上学不离考试,课堂即是考场。大多学生们一听见考试,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特别是升学的大考,更是如临大敌,焦虑不安。
历史名人的科举考试,又何尝不是如此。正如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旦高中进士,心情正如唐代孟郊《登科后》所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而,考场之上,也不乏名人趣闻。
其一,文天祥的伯乐,正是《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南宋宝祐四年,王应麟奉诏主持殿试,看到了文天祥洋洋万言的策论,赞赏至极:“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并力荐文天祥为进士第一名。王应麟学识渊博,其代表作《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是三大国学启蒙经典之首,又被称为“千古第一奇书”。更为可贵的是,王应麟慧眼非凡,识得大才,鼎力推荐文天祥为大宋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以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光辉人格,被誉为中华状元史上“状元中的状元”。
其二,请求皇帝更换考题的“宰相词人”——晏殊。晏殊自幼聪慧,5岁能诗,7岁能文,14岁那年,以神童美名破格参加宋真宗亲自主持的国家最高考试——殿试。《宋史》记载,“与进士千余人并试朝中,殊神色不慑,援笔立成。”小晏殊毫不怯场,神态自若,气定神闲,挥笔而就,从而轰动朝野,深得宋真宗赏识。随后两日,复试诗、赋、论,晏殊发现考试的题目是自己曾经练习写过的,不仅没有丝毫窃喜,反而向皇帝启奏:
“陛下,这个题目我曾经练习写过,请另外出个题目考我吧!”宋真宗说:“做过的题目也不要紧,只要你答得好,也可以金榜题名!”大臣劝说:“别傻了!晏殊!另外换一个题目,万一答得不好,就要名落孙山,你可要以个人前途为重!三思后行!”晏殊回答:“不换考题,即使金榜题名,也不是我的真才实学;更换题目,答得不好,那就证明我才疏学浅,有何怨言?”宋真宗被晏殊的“真诚不欺”的品格所感动,赐同进士出身。后来,晏殊成为宋朝的宰相,因为他的宋词写得典雅清丽,被誉为“宰相词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正是出自晏殊的《浣溪沙》。
其三,姓名谐音走时运。清代潘起凤《谐铎》记载,清代同治年间,陕西举行乡试,一位主考大人赴西安当考官,临行前拜访官至礼部尚书的恩师。两人谈话期间,尚书想放屁,但碍于体面,在太师椅上挪了挪屁股,悄声把屁放了。主考官以为大有玄机,立即询问,有何吩咐?尚书轻描淡写地说:“无他,下气通耳!”这句话意思是说,没啥大不了的,只是放了个屁而已。主考官来到西安,惊喜地发现考卷名单中,果真有一位名叫夏器通的考生。难道,尚书所说“下气通”正是暗示这个“夏器通”的考生?主考官立即大笔一挥,这个名叫夏器通的考生,阴差阳错地得了个第一名。后来,尚书得知这件事,哭笑不得,对主考官说:当时我只是放了一个“闷屁”而已,言之不雅,故曰:“下气通”。主考官听罢,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后来,那位侥幸凭着运气取得秀才的夏器通,终因缺乏真才实学,而泯然众人矣。
纵观考场趣闻,可见文天祥的爱国丹心,可见晏殊的正直品格,至于,像夏器通那样的考生,也只能让大家莞尔一笑罢了。考场折桂,终归还是要靠真才实学;凭着好运,侥幸一时,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总之,天道酬勤,跬步千里,愿天下学子都能在上学的乐趣之中,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学院讲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