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主要考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初步掌握和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工作方法和专业知识来开展专业工作的综合能力。社工君以考试指定教材为基础,对历年考试真题进行分析,与考生分享通过考试的秘诀——系统熟知教材,掌握知识体系,把握高频考点,运用应试技巧。
一、关于考试题型
考试分单选和多选。单项选择题6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一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特别提示:多选题宁可少选,不选没有把握的答案。
二、熟悉《考纲》范围和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应试者是否具备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掌握专业理论和相应的方法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等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考生备考时,一是要全面掌握《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的具体范围和要求;二是要具体明晰《考纲》所对应的教材知识点;三是要能够以纲为本,抓纲理线,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掌握考点范围内的知识内容;四是要把握重点,根据历年题目涉及的《考纲》知识点内容,把握高频考点进行对应复习。
三、怎么复习教材
记住以下关键词句:理清架构、大纲指引、理解重于背诵、各章均有重点、瞄准复习重点。
特别提示:1.在复习中,考生需要把握教材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2.紧扣基本概念,以各个标题为纲,强化理解和记忆段落首句。
四、把握知识重点和分布
根据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助理社会工作师必须熟悉社会政策和法规,了解各类服务人群的特征、需求、问题,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并具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知识、工作方法开展专业工作的综合能力。因此,考生要根据这一要求去把握应知应会的知识,理清应考的知识脉络。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教材共9章,分为3个部分,下面来分别解析。
第一部分是社会工作基本知识,对应教材1—3章。这部分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考查的是考生对专业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的了解。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内涵、目标和功能、要素和主要领域,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此部分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的特点、基本原则、目标、功能、要素及领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内容,专业伦理及专业守则内容;人的需要层次和类型、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生成长的7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社会特征及面临的问题。这部分历年平均出题分值在26分上下。
第二部分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应教材4—8章,考查的是考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直接和间接工作方法,直接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间接工作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和社会工作研究。此部分主要考点是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的工作模式、工作过程中的各阶段工作重点以及方法技巧;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策划,服务机构的类型、运作、筹资方式及志愿者管理;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及内容;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区别,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两种方法的应用。这部分是最重要的,每年分值在60分上下。第四、五、六章又是重中之重,平均每章分值在14分左右。
第三部分是社会政策与法规,教材对应第九章“社会政策与法规”。该章系统介绍了与社会工作服务开展比较密切的法规政策,包括特定人群(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特定领域(婚姻家庭、社会救助、劳动就业和医疗保障等)的政策法规。本章历年平均出题分值在12分左右。需要提示的是,每年考试有部分题目的内容在教材中没有体现,因此如果学员有时间,可以自行搜索相关政策原文加以补充。
从近几年各章节考题分值来看,出题点分布比较均匀,各章节的出题点及出题分值比较稳定。
五、掌握考点知识的内容
社工君对《大纲》考点内容进行梳理,并结合历年考题,帮助考生掌握知识重点,廓清解题思路。
考点1: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的目标包括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危难、缓解困难、激发潜能、促进发展)、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和文化层面的目标(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
本考点每年均出题,以案例分析题为主,考核考生对三大目标的理解应用。服务对象层面目标的考核频率较高,尤其是考核缓解困难这一知识点。
考点2: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有两大功能。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包括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恢复弱化的功能、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对社会的功能包括维持社会秩序、建构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本考点每年均出题,多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考生对社会工作功能的理解。
考点3: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有五大要素,包括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和助人活动。
本考点重点考核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常见的考题有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正确说法或者是根据案例请考生分析相关角色。
考点4: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
我国社会工作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本考点在复习时一要理解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二要结合实务理解如何贯彻执行和运用。
考点5: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及服务领域的扩展
本考点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主要服务领域,包括按照人群划分的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以及按照场域划分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减贫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领域。二是服务领域的扩展,包括从贫困群体到有需要人群、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工作服务的新领域以及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发展这四方面内容。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发展是今年新增加的内容。
本考点历年均出题,分值在1—3分,主要是以具体的实务案例来考核考生对实务领域的认识,其中学校社会工作的三种类型是高频考点,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功能多次考到。
考点6: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包含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背后的价值观以及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
本考点出题情况不稳定,有几年分值均在5分以上,但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主要出题点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及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上。
考点7: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主要内容
本考点包含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决定及其基本处理原则和步骤。
本考点每年均有出题,分值不低。主要考核有关伦理难题、伦理责任的正确说法,通过一些案例考核考生对伦理难题处理的基本原则(保护生命原则、差别平等原则、自由自主原则、最小伤害原则、生命质量原则、隐私保密原则、真诚原则)的应用。
考点8: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包含伦理守则的内涵、国际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基本内容、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建立的原则、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内容、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作用。
本考点出题频率一般,已考过的题目均是关于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处理。考生答题时要注意坚持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原则。
考点9: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考生在理解这三个理论内涵的同时,还要将阿尔德弗尔的理论结合马斯洛的理论来理解,另外要掌握需要的不同分类标准的类型。
本考点历年均有出题,以单选题为主,从出题方法来看,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是三个理论的理解,既有直接考理论内容的,也有考理论比较的,还有考理论应用的。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是考核频率最高的。
考点10: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大众传媒。其中,家庭的结构和家庭教养模式、同辈群体的特征、各要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复习的重点。
本考点一般是2—4分,主要考核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相关内容。历年题型一是以案例来考核题干中所涉及的社会环境,二是考核家庭的结构,三是考核家庭的教养模式。
考点1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包括: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本考点历年考试出题较少。考生在这里重点把握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此外,区分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标准也是考核的重点。
考点12:人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知识点涉及人出生后的婴幼儿、学龄前、学龄、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7个人生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社会特征以及主要面临的问题。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列表并结合身边的人群案例特征来记忆。
本考点几乎每年都会出题,或单选或多选。重点考核的知识是青少年阶段、中年及老年阶段的特征和问题,常以案例形式来考核。
考点13: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包括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危机介入模式是考试的重要知识点。
本考点每年均有出题,考核集中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较多考核反思性治疗技巧和治疗模式特点的三种诊断方式)和危机介入模式(包括危机的发生阶段、危机介入的特点)。
考点14:个案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个案工作的介入过程可以分为申请与接案、预估与问题分析、制订计划、开展服务、评估与结案5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需要处理的任务和工作重点,同时各阶段之间又相互连接、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本考点是历年考试出题重点,每年出题分值在4分以上。主要考核的是两种题型,一是以实际案例考核发生在某一阶段的内容,二是考核某一阶段应包括哪些任务。其中,接案任务、转介的内容、预估方法、计划中的面谈内的任务、开展服务的专业角色、资源的类型、结案的类型、结案形式、结案时负面情绪的处理方法、跟踪服务的任务是经常考核的内容。
考点15: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包括会谈、记录、收集资料、制订服务计划、评估五方面的技巧。
本考点每年必出考题。会谈的技巧和收集资料的技巧是常见的出题点。考生要重点厘清支持性技巧、引领性技巧和影响性技巧。高频考点是对焦、澄清、建议、忠告、对质,其次是专注、同理。收集资料的方法考核较多的是会谈和观察法。
考点16:小组工作的类型
小组工作包括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和治疗小组四种类型,在复习时要求考生从小组工作类型的目标、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四种小组工作类型进行理解并加以区分。
本考点每年均会出题,主要是以案例形式考核小组工作的类型。考生要重点理解不同小组的内涵,区分教育小组是帮组员更新或掌握知识、方法的;支持小组是协助组员分享经验;成长小组是帮助组员自我认识、探索并挖掘组员潜能;治疗小组是针对行为问题的治疗。
考点17: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本考点保持每年1题,考核互动模式的题目占绝大多数。针对互动模式和发展模式,考生复习时可从其概念、理论基础及实施原则入手理解模式,并懂得区分不同的模式。互动模式强调开放、平等、面对面的互动,互动模式下的小组是支持小组;发展模式强调积极参与、使能的原则,发展模式下是成长小组。
考点18: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小组工作各阶段包括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五阶段,考生一是要掌握每一阶段的组员特征、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和角色,二是掌握高频的考点,如准备阶段组员的招募方式,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组员的特征,中期转折阶段冲突的处理方法,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结束阶段的任务。
本考点是考试出题重点,主要考核小组工作各阶段的任务,特别是开始阶段的小组氛围营造、中期转折阶段的矛盾处理、后期成熟阶段的认知转化为行动、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内容。
考点19:小组工作技巧
包括沟通与互动技巧、小组讨论的技巧、小组活动的设计技巧及小组评估技巧。沟通与互动技巧、主持小组讨论的技巧是出题重点。与组员沟通的技巧中,积极回应、适当自我表露、对信息进行磋商、适当帮助梳理是高频考点;主持小组讨论的技巧中,提问、鼓励、限制、沉默、中立、引导的技巧是高频考点,也是考生容易混淆的。考生复习时要注重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对各种技巧进行理解性记忆并能加以区分。
本考点是历年必出题的知识点,保持在4分以上。
考点20:社区工作的目标
美国著名社区工作专家罗斯曼将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满足社区需要,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等。所谓过程目标,是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
本考点是高频考点,较多出现的考题是结合一定的情境或案例考查考生对过程目标的理解。
考点21: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包括地区发展、社会策划和社区照顾,考生重点掌握三大模式的特点、实施策略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并注意三者异同点的比较。
本考点主要是3种题型,一是区分三种模式的特点,用说法正确或者错误的方式来考核;二是考核某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如地区发展模式与社区照顾模式的共同点;三是考核某一种模式的具体内容,最常见的是社区照顾三种形式的具体案例。
考点22: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社区工作包括进入社区、认识社区、组织社区、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估六个阶段。进入社区的五种方式、认识社区的问题及需要分析、制订计划的策略分析、实施计划的不同阶段内容及评估的两种方式是复习重点。
本考点是历年考试出题重点,一般在4分以上。
考点23:社区工作的常用技巧
社区工作的常用技巧包括与居民开展工作的技巧、社区分析的技巧、活动策划与方案设计的技巧。其中,与居民接触的过程、进入社区的方式、主持会议的技巧、居民骨干的培养技巧、社区资料收集的方法是常见的出题重点。
本考点每年都会出题,且至少3分以上。
考点24: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
重点是社会服务策划的形式、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步骤和方法。社会服务策划的形式包括战略性策划、方案发展策划、问题解决策划、创新策划;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步骤包括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目标制定阶段、方案安排阶段、考虑服务的评估这四个阶段。
本考点是历年出题重点,主要考核考生对社会服务策划形式的甄别和社会服务方案策划中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
考点25: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有明确、清晰的使命,提供福利服务,从业人员以社会工作者为主。我国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类型包括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三类。本考点出题极少。
考点26: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结构
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结构包括一般结构类型和团队式结构。直线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和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是一般结构类型;多功能团队、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是团队式结构。
本考点出题频率不高。
考点27: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主要是指机构内部的动态机制,即通过授权、协调、沟通、控制等过程,推动机构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运作。授权内容包括:一是授权任务,二是授予权力,三是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社会服务机构的协调可分为程序性协调和工作性协调。沟通包括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与同事协调、向公众交代等。
本考点出题频率不高,考核授权、协调较多。
考点28:社会服务机构志愿者管理
包括志愿者为什么需要管理、如何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三部分知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机、志愿者的4个身份要素、有效志愿管理的8个步骤。
本考点是每年出题的重点,主要出题点在志愿服务动机、志愿者管理上。
考点29: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式
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和商业交易。个人的捐款动机包括个人需要、外界影响、利他动机;企业捐款动机包括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自我利益、税法策略和社会联谊(俱乐部)。社会服务机构筹资方法包括项目申请、私人恳请与电话劝募及特别事件筹资活动。
本考点每年均有出题但分值不高。主要出题点在个人、企业捐赠动机和筹资方法上,特别事件筹资是高频考点。
考点30: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及内容
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是机构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社会工作者、实习学生及志愿者,主要内容包括行政性督导、教育性督导和支持性
督导。师徒式督导、训练式督导、管理式督导、咨询式督导是常见的四种督导类型。
本考点出题频率一般。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四种督导形式的区分、督导的具体内容是常见的考核知识点。
考点3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主要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研究和理论的关系、研究策略、资料特性、结果范围五个方面进行比较。
本考点是历年考试出题重点,考题常见的是对于定量研究的特点或定性研究的特点说法正确的判断,考核定性研究的特点的频率稍高一些。
考点32:问卷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方法的内容主要涉及问卷类型,问卷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步骤,问卷调查的障碍因素及问卷调查方法的评价。问卷结构包括标题、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编码及其他。
本考点是历年出题重点,平均在5分左右。考核较多的知识点是:问卷的类型及结构,如自填问卷与访问问卷的使用、指导语、说明信的内容;问题的排列顺序;问卷设计的方法,如设计原则;问卷调查的优缺点。
考点33:个案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方法是对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区、学校或部落等)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本考点每年均有出题,但分值不高。出题点主要集中在以说法正确作为题干考核个案研究的特点和评价上。
考点34:我国特定人群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
我国特定人群合法权益包括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群益的主要内容。本考点今年有较大改动,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内容,考生需要多加留意。
本考点历年至少有1道题。其中,老年人有关法律法规是每年必出的考题。考生在这里要熟悉记忆相关法律条文。
考点35:我国特定领域的社会政策法规
我国特定领域的社会政策法规包括婚姻家庭、社会救助、劳动就业、医疗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其中社会救助和劳动就业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是重点,今年关于离婚和社会救助有修改,考生多加注意。
本考点是出题重点,至少在5分以上。其中结婚、离婚的条件,领取失业保险的条件,社会救助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延长工时方面的限制、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失业保险金领取的期限、因工伤残的待遇、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等是高频考点,考生要留意一些条件和数字,尽量采用列表对比的形式来记忆。
考点36:加强社区治理与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加强社区治理的政策法规、人民调解的政策法规和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
这部分内容涉及法律条文较多,教材中没有相应内容,建议考生根据大纲的要求,熟悉政策原文。
六、考试提示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是以能力为本的专业考试,要求考生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素养。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跟其他考试有一点不一样,就是考试选择答案要求是最符合题意的。如何才是最符合题意的?这需要考生有社会工作专业素养,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内化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才能站在专业服务的视角去审视问题,理解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利他主义”价值观、“助人自助”原则以及以“服务对象为本”的出发点,找寻符合专业要求(题意)的答案。
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素养,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升专业实务能力,了解出题动态、熟悉考试题型和掌握应试技巧,积累真题实战的经验,方能顺利通过考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