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易经文化影响现代社会 和谐社会源出于此!

易经文化影响现代社会 和谐社会源出于此!

易经文化影响现代社会 和谐社会源出于此!《易经》文化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下易经文化的核心内容。一、易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中华文化的源头是《易经》,和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易经》文化现代社会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下易经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易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

中华文化的源头是《易经》,和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易经》讲:“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和”、“和谐”,《易经》中的《易传》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重视“合”与“和”的价值,认为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因此在先秦时期,“和合” 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

和谐社会的含义_和谐社会包含_含义和谐社会的名言

二、和谐文化的特征

天人合一又叫“天人和谐”“天人相应” ,主要是认为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是个统一体,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和谐世界理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思想可以综合概括为:以开放包容的思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话与合作谋求共存互信、共享共赢。

三、大同世界是先人对和谐世界的美好追求

“大同世界”是古今中外的人类先哲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道家把天下大同看作天道精神的体现;

儒家提倡“人人为公”的理想大同社会。孔子认为“大同”是“仁”的最终归宿。他说:“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含义和谐社会的名言_和谐社会包含_和谐社会的含义

近代康有为《大同书》也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康有为的《大同书》诠释和发展了《礼记.礼运》中孔子的“大同”思想和西方的乌托邦思想。他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欧洲的新思潮杂糅在一起,为人们勾画了一幅人类“万年乐土”的“大同之世”美景;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把“天下为公”、“大同”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其中他对黄埔军官学校的训词则是:“三民主义, 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由此可见,在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中,“天下为公”与“世界大同”是紧密联系的,有时甚至可以理解为同义词语。(裁剪掉有错字)

四、弘扬易文化,建设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无疑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景。通过历史的车轮证明,人类为利益的争夺只能带来暴力和战争,只能毁坏、浪费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只能阻滞社会的发展。经过几千年的争斗,人类都没有实现让自己过上永久幸福美满生活的愿望。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土看清楚了:只有通过走合作、联合、共赢的道路,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国家间和谐相处,才能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为此,要复兴并大力弘扬以“和合”为核心内容的和谐文化,并把它逐步确立为全世界人们的共同文化认同。把以和谐文化为基础的个人利益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价值观确立为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观。今天我们要建设和谐世界,也必须以先进的世界共同 文化为主导。

这种文化肯定不能以强调个人利益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冲突关系的现代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为基础,而应是以能兼顾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协调、“和合”的和谐文化和价值观为基础。

世界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西方个人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了,不能解决他们愈来愈尖锐的社会矛盾了。时代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适应时代变革有一个全新的变化、 发展。于是他们开始研究中国发展模式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思维方式,向东方、向世界上凝聚力最强的中国寻求解决的办法。这就是当今世界掀起学习汉语热、道学热、儒学热的深层次原因。

上一篇: 丝绸之路的起点到底是西安还是洛阳呢 ?
下一篇: 美国历史上10个最伟大的时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