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记者问张学良:这一辈子最佩服谁?张学良张口说出三个人的名字

记者问张学良:这一辈子最佩服谁?张学良张口说出三个人的名字

记者问张学良:这一辈子最佩服谁?张学良张口说出三个人的名字1990年,在一个破旧不堪的院子外聚集着大量的记者。突然,大门打开,从院子里走出一位步履蹒跚,满头银发的老人。而有位记者却问道张学良这辈子最敬佩

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张学良历史评价_历史对张学良评价

前言

1990年,在一个破旧不堪的院子外聚集着大量的记者。他们拿着相机话筒,都渴望收集最新的新闻资料。突然,大门打开,从院子里走出一位步履蹒跚,满头银发的老人。而这位老人就是被软禁54年之久的张学良

此时的张学良已经90岁高龄,走出大门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完全获得了自由之身。他看着眼前的记者一时百感交集,不禁感慨自嘲到:“五十多年,蹉跎半生真是虚度光阴。这难道就是命中注定吗?”

历史对张学良评价_张学良历史评价_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

当一大批的记者蜂拥而至时,有人问道张学良这几十年的感受,也有人问道几十年发生的事情。而有位记者却问道张学良这辈子最敬佩的人是谁?张学良听到这个声音顺势看了过去,然后不假思索的说到:“我最佩服的人有三个,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

张学良为什么会被软禁54年?而他口中所说的“三个人”到底是谁?

张学良被软禁的来龙去脉

1936年,此时的中国满目疮痍,到处弥漫着硝烟的味道。自从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东北地区建立伪满洲国,数千万东北人民怨声载道。此时的蒋介石面对日军的侵略行为置之不理,反而把枪口转向红军自相残杀。张学良,杨虎城看到国家在危难之际,便多次向蒋介石提出抗日想法。

历史对张学良评价_张学良历史评价_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

而蒋介石此时听不进任何劝谏,一味的坚持自己“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而对于张学良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更是表现出鄙夷的态度。对张学良提出的想法多次否定,虽说张学良是东北军的少帅,但在蒋介石的眼中,只要不是黄埔军校的嫡系,都被统称为杂牌部队。

对于张学良的话自然也是人微言轻,张学良看着蒋介石顽固不灵,内心十分焦急。而日军在占领东三省后,又把侵略的触手伸到了华北地区。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到处都是痛苦的哀嚎。原本在国家危难之际,团结起来抗日,而现在却造成这种局面。

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历史对张学良评价_张学良历史评价

张学良不能再让事态向着恶劣的方向发展,于是找到西北军的将领杨虎城商议此事。杨虎城和张学良商议了多种方案,“兵谏”是最后迫不得已才选择的。在西安事变爆发前,张学良和杨虎城找到过蒋介石,但最终的结果以失败告终。于是,两人打算实行“兵谏”这条路。

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奉张学良之命,前往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跳窗逃跑,稍不注意摔伤后背,躲在大石头后面,还是被活捉。与此同时,杨虎城也带着士兵把剩余人员抓捕。此刻,“西安事变”正式爆发。

历史对张学良评价_张学良历史评价_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

随后,张学良和杨虎城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共同救国的号召,并释放爱国人士,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与此同时,就联合抗日一事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在经过多方的努力下,蒋介石最终同意了联合抗日。而谈判完成后,张学良为表诚意亲自护送蒋介石到南京。然而,蒋介石的飞机抵达南京,就令人把张学良抓了起来。

殊不知,张学良将要面临长达近五十年的囚狱生活。在此期间,张学良被多次转移,当张学良得知蒋介石退守台湾之后,张学良感慨万分:“万般皆是命”。而张学良被释放后,记者问道最佩服的是谁?张学良说出三个人,其中两个都是我党重要的领导人。

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历史对张学良评价_张学良历史评价

平生最敬佩的三个人

张学良第一个敬佩的人则是他的父亲张作霖。张学良曾评价父亲:“有雄才,无大略”。张作霖起于草莽,一个人单枪匹马做到“东北王”的位置,靠的就是过人的胆识。作为“东北王”的儿子,张作霖自然对他严格要求。

在父亲的栽培下,张学良成功的考入东三省的陆军讲武堂,并在父亲的部队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作为长子的张学良被推到父亲的职位。而也就是在这一刻,张学良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理解父亲的言传身教。张学良之所以评价父亲有雄才无大略,是因为在处理事情太草莽了。

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历史对张学良评价_张学良历史评价

大家对张作霖这个人毁誉参半。众所周知,日本一直对东三省虎视眈眈,而张作霖作为东北王,日本有自然想要拉拢张作霖。对于日本给予的物资也是照单全收,还向日本大肆借钱,到期后却不归还。日军恼羞成怒,多次威胁张作霖,但张作霖丝毫不惧。气急败坏的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而一代枭雄张作霖被炸身亡。

归根结底,张作霖是张学良的父亲。对于儿子张作霖也是尽可能的培养,即使是父亲的言传身教,张学良在国家危难之际,还是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张学良手中的几十万东北军发挥不了作用,害怕自己与日军发生冲突,孤立无援没有能力抵抗日军。但张学良这种顾虑只会造成白白丢了东三省结局,削弱自己的军事实力。

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张学良历史评价_历史对张学良评价

然而,张学良虽然能力不足,但有一颗炙热的爱国心。张学良生逢乱世,年少的张学良又担此重任。无奈之下,张学良才制造“西安事变”联合抗日。张学良曾自责说到,自己的能力确实不如父亲张作霖。在张学良的内心,张作霖不止是父亲,更是一位良师。

令张学良敬佩的人,还有周总理。两人虽然只见了两次面,但张学良就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和谈吐风骨所吸引。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1936年的一个教堂中,周总理奉命坐镇陕北地区,建立民族统一抗日战线。而张学良此时也一心抗日,于是,两人决定见面详谈。

历史对张学良评价_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张学良历史评价

两人推心置腹,商谈数小时。这数小时内,周总理心存民族大义,一心救国的思想深入张学良心中。周总理的一番话,打开了张学良矛盾迷茫的内心,坚定了张学良抗日的决心。这一次见面虽然时间短,但足以影响张学良的一生。后面,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发动“兵谏”,也是周总理出面解决了问题。

张学良囚禁蒋介石,后面的事情不知如何处理。而此时周总理知道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张学良住所。周总理肯出面解决问题,张学良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于是双方展开了长达13天的和平谈判。在当所有人都主张杀了蒋介石的时候,只有周总理站在国家的角度,主张放了蒋介石。

张学良历史评价_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历史对张学良评价

周总理的原因很简单,目前的中国已经四分五裂,杀了蒋介石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扩大。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蒋介石同意联合抗日,然后再放了蒋介石。周总理的话深入民心,并主动的和蒋介石以及国民党进行谈判。其中心思缜密的周总理还将“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虽有一字之差,但却天差地别。

在经过谈判后,蒋介石最终同意了停止内战,国共合作。而此时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释放蒋介石,当时张学良执意要亲自送蒋介石到南京,然而周总理却说出了此行凶多吉少。但张学良还是决定送蒋介石,但在上飞机前周总理为张学良做好了兵力部署,并目送张学良离开。殊不知,这次则是两人最后一次相见。

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张学良历史评价_历史对张学良评价

结果可想而知,张学良被囚禁了。在囚禁期间,周恩来还多次找机会释放张学良,然而每次都是石沉大海。直到蒋家父子去世后,张学良才恢复自由之身。张学良曾懊悔说到:“如果当初不是自己的固执己见,或许半生也不会在囚笼中虚度光阴。”

最令张学良佩服的还是毛主席。张学良虽然没有和毛主席见过,但他囚禁期间多次听到关于毛主席的事情。张学良对毛主席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我不如他”,尤其是在谈到长征的时候,张学良说到:“如果是我带领队伍进行长征,根本走不到终点,在中途的时候人都逃跑了”。

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张学良历史评价_历史对张学良评价

张学良对毛主席的评价极高,不仅如此,当得知蒋介石退守台湾时,张学良只是轻描淡写说了一句:“蒋家王朝失败是早晚的事情”。张学良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蒋介石失败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心胸问题。蒋介石心胸狭隘,只会重用蒋介石的嫡系,而武器装备也是嫡系首先使用。

蒋介石的嫡系几乎武装到牙齿,而被蒋介石视为杂牌军的部队,装备则相当落后。第二点就是蒋介石的能力问题,蒋介石背靠财团,多次对我党进行大围剿。而毛主席面临这种情况,进行长征,一路深得民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的部队在慢慢消耗,而毛主席的队伍在慢慢壮大。

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历史对张学良评价_张学良历史评价

蒋介石家族之所以被称为“蒋家王朝”,就是因为蒋介石封建思想严重。而在用人上面更是错上加错,蒋介石重用黄埔人员,对其他有能力的人才忽视。而反观毛主席,无论出身如何,能力如何都一视同仁。这就意味着毛主席心胸宽广,有很多军事人才加入毛主席的队伍中。

张学良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和毛主席坐下促膝长谈。但从张学良的一字一句中,都透露着对毛主席的敬佩。

历史对张学良评价_评价历史张学良的话_张学良历史评价

结语

1990年起,张学良全面恢复人身自由。五年后,张学良带着家人定居美国,直到逝世。历史上对张学良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周总理曾说过:“不论张学良将军死活,我们共产党评张学良将军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上一篇: 历史之痛:张学良民族英雄还是民族罪人的争论何时休?
下一篇: 孕妇还可以吃小龙虾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