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驼铃相闻到班列飞驰,从立柱架梁到联通万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是中西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见证,亲历了千年来东西方贸易与文化的交流。在这座历史遗存异常丰厚的古都,至今还有哪些“一带一路”的印记?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丝路珍宝,是怎样跨越万里来到这里,又是怎样在地下深藏千年之后重见天日的?相信很多市民读者都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打卡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丝路珍宝”。特邀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带领读者朋友,一起去探秘、发现博物馆里与丝绸之路主题密切相关的代表性文物珍宝,一起感受和赏析其中的艺术魅力,深度解读其背后丰富精彩的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历程。
01
让珍宝惠及民生
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170余万件(组)藏品,上起远古人类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当代社会生活的各类见证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清晰记录了华夏大地的文明脉络,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记者: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哪些经典、具有代表性的丝路文博珍宝呢?
侯宁彬:陕西历史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藏品中,商周青铜器、唐代艺术与色彩的巅峰之作唐三彩、何家村精美绝伦的金银器以及唐墓壁画,无不代表着璀璨的中华文明。
千年前的长安,在历史上留下了太多值得书写的文字,而丝路文物和遗址作为历史信息的直接载体,既是当时经济、文化、生活的表现,也是丝路精神的体现。“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丝绸之路的开通,长安城成为无数人所追慕,往来奔赴间成就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也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物,最能体现丝绸之路主题的文物主要集中在汉唐时期。其中,比较著名、有代表性的展品有:见证汉代丝绸之路历史的“鎏金铜蚕”,唐三彩巅峰之作“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何家村精美绝伦的大唐金银器以及唐代墓(葬)壁画等等。
02
见证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
记者: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千年‘鎏金铜蚕’见证了这段历史”。请您谈一下,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铜蚕有什么艺术特色,其背后又有什么深刻的文化历史内涵?
侯宁彬:作为和平使者,神奇的蚕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前4世纪,希腊文献中第一次将中国叫作“赛里斯”,意即“蚕丝之国”,而那时中国丝绸已传入欧洲很长时间了。
“鎏金铜蚕”的重见天日,成为丝绸之路上交流融合的见证。这件小巧的器物可以说是汉代丝绸业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象征和实物见证,历经两千年风雨,仍带给我们关于丝绸之路的种种珍贵历史信息。
“鎏金铜蚕”是汉代铜器,国家一级文物,于1984年在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出土,高5.6厘米,腹围1.9厘米。这件圆雕作品细部刻画写实具象,首尾9个腹节,腹足、尾足做得非常精细,连腹部凹痕都清晰可见,那头部上扬的姿态凝固了春蚕即将吐丝成茧的生动神态。质地为铜,鎏金有少许脱落,蚕体饱满,形象逼真,说明当时人们通过蚕桑生产已熟悉蚕的生理结构。铜蚕不大,其艺术水准和制作工艺却极佳。鎏金铜蚕体现着中国先辈的智慧,鎏金是一种给金属表面涂金的加工工艺,这一技术在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成熟,在汉代使用普遍。将金箔融化于汞,再涂之于器物表面,经过加热之后汞会蒸发掉,金就贴于器物之上。
鎏金铜蚕为何会在河床的沙石中出现?这样一件与真蚕几乎一模一样的文物,在2000多年前有怎样的功用?尽管专家对此进行了多方考证,但对这件鎏金铜蚕的身世仍无定论。在中国历史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金蚕的记载,比如晋代陆翙的《邺中记》就曾提到,永嘉末年,在春秋霸主齐桓公墓中所发现“金蚕数十箔……”。北宋李昉编纂的《太平御览》中,也提到秦始皇陵里“以明珠为日月,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此外,从“春蚕到死丝方尽”到“辛勤得茧不盈筐”,小小春蚕食叶而吐丝,丝尽而化蛹成蛾,这一唯美伤感的意象也使蚕一直为古今诗人们所吟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蚕是丰盈润物、执着奉献的象征,也是羽化重生的象征。
据考证,西汉时期,陕西地区的养蚕活动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丝绸产业兴盛和丝绸之路繁荣的重要体现。发现鎏金铜蚕的陕西石泉县兴桑养蚕的历史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至秦汉时期,石泉所在的汉河谷地已经是“桑柁遍地”,自古就是中国蚕桑丝绸生产的重要产区。鎏金铜蚕可能是陪葬品,象征墓主人死后获得重生;也可能作为蚕种代表,鼓励蚕桑生产的奖品。
2018年5月19日,中国邮政发行《丝绸之路文物》邮票,第一枚邮票的图案就是汉代鎏金铜蚕。如今,在发现鎏金铜蚕的地方——陕西安康石泉县池河镇,借助“一带一路”的春风打造“金蚕小镇”。而未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发展,这件汉代鎏金铜蚕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03
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代壁画珍品馆不仅是我国第一座唐墓壁画馆,也是国内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唐代壁画专题陈列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安及附近地区约20座唐代墓葬里揭取下来的640幅、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包括李寿墓、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唐代贵族墓葬中出土的壁画,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保存现状之好,且具有完整的序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绝无仅有。其中5件(组)18幅被国家定为国宝级,69件(组)82幅被定为一级品。
请问:在这么浩大的唐代墓室珍宝中,与丝路主题密切相关的代表性墓室壁画有哪些?主要有什么艺术价值,其背后又蕴藏着哪些文化意义呢?
侯宁彬:唐墓壁画不仅从各个角度反映出唐代社会生活,是学习中华传统艺术,研究古代绘画的宝贵资料,还能帮助观众穿越千年、梦回大唐,感受唐代壁画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进一步领会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1971年,在陕西乾县乾陵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发掘的《客使图》,是目前我国保存的唯一一幅反映外交题材的唐墓壁画,受到学术界长久关注,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乾陵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高宗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的墓葬作为乾陵三大陪葬墓,是已发掘规格最高的唐代墓葬。三大墓葬中100多幅绚丽多彩的唐代壁画,是唐代宫廷生活的全方位写照。章怀太子墓经过两位皇帝的加修,规格不断提高。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展厅的《客使图》高1.85米、长2.47米,画中人物有真人大小,整个画面似乎有一种庄重的神秘感。画面中共有6人,从样貌、服饰上看,左边三位应为唐代官员,他们穿着初唐时的朝服,头戴介帻,外加漆纱笼冠,身穿阔袖大红袍,白色长裙曳地,腰悬绶带,足蹬岐头履,气度威严沉稳,神情肃穆,雍容自若。手中执有笏板,正面对面伫立,似乎正在商谈事宜,这三人很有可能是鸿胪寺官员。据记载,唐王朝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互相交往。长安城内设有鸿胪寺、典客署、礼宾院等机构,专门管理和接待外国宾客和少数民族使节。
画面中另外三个人为异域使者,他们脸现温顺,拱手躬身,恭而敬之。这三位外邦使者究竟来自何方?专家学者将其容貌、服饰与文献记载对照,推断认为:那位秃顶,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束带,足穿黑靴的,似为东罗马人。中间那位身穿宽袖红领白短袍,下穿宽口裤、黄皮靴。面庞圆润,须眉清晰,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并且帽子上还插着两根羽毛。据《旧唐书》中记载:“(高丽)官之贵者,则青罗为冠,次以绯罗,插二鸟羽,及金银为饰,衫筒袖,袴大口,白韦带,黄韦履。”而新罗“衣服,与高丽、百济略同,而朝服尚白”。在韩国庆州博物馆,有很多这样服饰的文物,学者们认为这位可能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使节。最后一位,头戴翻耳皮帽,圆脸,身着圆领黄袍,腰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色毛皮窄裤、黄皮靴。学者们则推测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室韦族或靺鞨族的酋长或使者。
《客使图》这幅作品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独特鲜明的绘画风格,如三位外邦使者的神态,左边一位叉手躬腰,目现焦虑、忐忑不安神情;中间一位双手拢于袖中,毕恭毕敬;最后那位站在三步之外,低眉敛目,流露出谦卑神情。而三位唐朝官员,气定神闲。在赋色用彩上,取色简单、朴素,仅着红、黑、黄和淡蓝,薄施微染却达到华美绚丽的效果。不管《客使图》是在何种背景下产生,透过它大家可以看到在距今1200多年的盛世唐朝。“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在这个外交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中国人就靠着自己的文化影响了整个东亚文明圈。而坚定文化自信,彰显大国风范,无论古今,都是非常重要的。
04
架鹰抱犬 异域宠物
狩猎、乐舞、宠物嬉戏是唐人重要的休闲活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唐代墓室壁画中,很多观众都对壁画中的狩猎出行以及异域动物引发广泛兴趣。架鹰放鹞、带豹驮犬的《狩猎出行图》,是唐代贵族酒足饭饱之余逐兽山林、射飞苑中的真实写照,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唐代的繁荣昌盛与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就,无疑是当时民族融合和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结晶。
请问:陕历博珍藏的墓室壁画中,丝路主题的代表性壁画有哪些,中西合璧的艺术元素又是怎样呈现的呢?
侯宁彬:1971年,发掘于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的《狩猎出行图》非常著名和精彩。这幅墓室壁画仿佛带领人们穿越时空,真切感受绚丽多姿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内涵,品味唐代文化的丰盈之美,重新认识和感受大唐盛大包容的气象以及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与精彩。
《狩猎出行图》高100~200厘米,长890厘米,是极为壮观的鸿篇巨制,也是唐代壁画中的精品。在墓中的画面高约2米,长近9米,在揭取时被分成四幅。画面中现存46个鞍马人物,浩浩荡荡地奔驰在长安郊外的大道上。人物排列有序,最前方为探路随从,两侧为执旗卫士,最后为两匹辎重骆驼和殿后随从,中间大队人马佩带弓箭,架鹰抱犬、前呼后拥。画中行走在大队人马最前列的是一位身着紫袍、雍容端庄的官员。他身上没有佩带武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坐骑是一匹白马,唐代为了避免队伍中马匹互相干扰,均剪鬃扎尾,而这匹白马则颈披长鬃,马尾垂散,与其他人所乘之马截然不同。据此分析,骑白马的人可能是章怀太子李贤。
狩猎的大队人马中可见多人架鹰携犬,这是当时社会上层的一种时尚。唐代宫廷中常豢养各种飞禽,鹰、鹘更是深受喜爱的玩赏对象。《太平广记》中记载:唐太宗曾养一白鹘,取名飞将军……常架于手臂玩赏。鹰鹞嘴尖爪利,是对付狐兔的好手。大队人马中,还可见两骑手身后蹲伏着猎豹和猞猁,这也是两种用于助猎的动物。据史书记载,在唐代由于帝王喜好狩猎,西域各国纷纷向唐廷进贡猎鹰、猎犬、猎豹。猎豹和猞猁据说是印度孔雀王朝首先驯养成功的。猎豹比普通的豹子小,身长约140厘米,重50~60公斤,但奔跑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100公里以上,一般猎物很难逃脱它的利爪。猞猁是一种猫科的小猛兽,体长约95~105厘米,经过驯养,也可以成为助猎的好手。这不仅在文献中有记载,在出土文物中也已有发现。1991年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新筑乡唐金乡县主墓出土了一组彩绘狩猎俑,其中二人架鹰,一人携犬,还有两匹马在鞍后铺圆垫,一匹马的垫子上立一猞猁,另一匹马的垫子上蹲伏猎豹,一如壁画中所见。而在与章怀太子墓几乎同时发掘的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的壁画中也有牵豹、架鹰、戏犬的场景。说明以各种动物助猎在唐宫廷中是极为常见的。
整幅壁画用苍劲的枯笔画出了五棵挺拔的大树,显示出林荫山道古木森森,和鞍马人物、骆驼等殿后轻骑,形成了有藏有露及起、承、转、合的关系,使画面深幽空灵。同时,巧妙运用斜坡墓道,使这支出猎的众多人马,像从古木参天的大道呼啸而出,奔向山坡。全画犹如一曲优美的交响曲,由序曲引向主题与高潮,呈现出大唐达官贵族出猎的壮观景象。
05
一面铜镜映千秋
记者: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唐代瑞兽葡萄镜,镜背纹饰为形态各异的瑞兽穿梭嬉戏在葡萄藤间,高浮雕、充满生气。瑞兽葡萄镜流行于唐高宗、武则天及唐玄宗时期。这面铜镜将西方葡萄瑞兽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是唐代新出现并最有影响的镜类之一。
请问:这面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的唐代铜镜,代表性特征有哪些?唐代铜镜有哪些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这些文化艺术元素又是怎样呈现的呢?
侯宁彬:唐代铜镜是中国古代铜镜史上的第三个高峰,海兽葡萄纹镜是最早将高浮雕艺术使用在铜镜上,具有开创性,体现了这一鼎盛时期的高超铸造技艺。海兽葡萄纹镜是唐代铜镜最引人注目的镜类,它的纹饰图案充满了神秘色彩,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多谜之镜”。唐代海兽葡萄纹镜也是中国铜镜艺术皇冠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是中国古代铜镜制作的最后一个高峰,是中国4000多年铜镜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镜种之一。
陕历博的唐瑞兽葡萄纹铜镜,镜背面图案由高浮雕式的若干瑞兽和葡萄枝蔓组成,形态各异的瑞兽嬉戏在葡萄藤间,充满了生气。瑞兽是以狮子为原形,经过艺术再创作的特别形象。
海兽葡萄纹铜镜的一圈轮脊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中心以伏兽做钮,腹下穿孔。伏兽形体较为丰腴,身披繁密华丽的鬃毛,背脊高耸,肢体结构明显,肢爪劲健,显得矫健、灵敏,造型巧致工艺精湛,风格富丽华美。内区八只海兽姿态各异,或驻足或匍匐或就地打滚仰面朝上或戏耍打闹、瑞兽皆浮雕感很强,刻画细腻,四肢矫健,鬃毛纤毫毕现,神态刻画细腻传神,目光炯炯有神,构图变化多端,极富动感。外区隐约一圈细轮脊,周围葡萄果实叶蔓缠绕,表现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园风光情景;数只走兽和飞鸟掩映在葡萄枝蔓叶实之中,瑞兽丰满灵动,雀鸟翎羽飘逸,翱翔盘旋,姿态娴雅,更显婀娜多姿,果实堆砌,枝条漫卷,花叶铺陈,充满生命力的葡萄枝蔓叶实显示出优雅秀巧之美,契合了盛世时期的审美风格。
那边葡萄经丝绸之路传入长安,它茂密的果实象征着“多子和富贵”。葡萄和狮子都是域外的生物,将葡萄、瑞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这枚铜镜又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
关于瑞兽葡萄镜的图案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这里的“海兽”并非“海中之兽”。秦汉时期,人们把自己的国土称为“海内”,国土之外的地方统称为“四海”。由于葡萄、狮子等动植物都是从西域传进来的,为了表示它们不是本土产物,所以古代人就在其前面加个“海”字,例如海棠、海石榴、海枣等。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宋人周密在《云烟过眼录》中的记载,西域贡狮很可能是海兽葡萄镜中“海兽”的真正原形。狮子原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在东汉时期,作为礼物进贡给汉章帝刘炟,并被奉为辟邪神兽,伫立在各大宅院府门前。
这面铜镜上的葡萄籽粒每颗不过1至2毫米那么大,但是清晰可辨,惟妙惟肖。据考证,葡萄原产于西亚一带。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才把它带到中国。关于瑞兽与葡萄组合纹饰的来源与寓意,学者研究,现在一般认为这种葡萄镜的纹饰配置,是把六朝末年在中国已经流行的葡萄纹样与四神十二辰镜或四兽镜、五兽镜、六兽镜等纹样结合起来,并将它们自由变化的产物。因为文献证明从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我国就开始了葡萄的种植。唐代葡萄种植及以葡萄为纹样已经比较流行,在当时的丝织品上也有了葡萄纹饰。而瑞兽纹饰则在中国自有传统,六朝、隋唐铜镜上颇为盛行。这两种纹样在大唐宽松的文化氛围下交融为一体,成为最具唐代特征的铜镜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考证,海兽葡萄纹镜一般最小的有几厘米的,最大的有三十多厘米,不过十五厘米以上的,已经是比较少见而高档的了。形制主要为圆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主体纹饰由四五个瑞兽和葡萄蔓枝组成。而这面海兽葡萄纹镜为圆形,直径达21.3厘米,可见其珍贵性。
从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