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历史上的宋江起义● 丁永林宋江起义,为北宋末年发生在梁山一带的一次农民起义。北宋,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其一,北宋立国的政治架构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十分严重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

● 丁永林

宋江起义,为北宋末年发生在梁山一带的一次农民起义。

北宋,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其一,北宋立国的政治架构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十分严重,而“三冗”又直接造成国家长期处于“积贫、积弱”的局面;其二是对下层民众的残酷剥削和上层统治集团的奢侈腐朽,导致自北宋建国起社会矛盾就异常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强于一火”。

导致宋江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徽宗朝“括公田”政策的实行。

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为增加朝廷岁收,徽宗皇帝赵佶任用杨戬“设置括田所(西城所)”,京东地区百姓倍受其害,或赋税额巨增,或田产被括为公田,不服上诉则惨遭酷刑,冤死者数以千万计。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方圆数百里的梁山泊也被西城所括占,对湖上渔户依保甲法进行编制,并于渔船上刻立标志,禁止其他船只进入梁山泊。凡渔民入泊捕鱼、采摘莲藕等,一律定立赋税,按船只大小交纳税收。更有甚者,杨戬还令州县于常赋之外,再增租钱10余万贯,遇天灾常赋可减免,而租钱不减。梁山泊渔民无以谋生,“相聚为盗”,奋起反抗。这就是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新二十五史)

时梁山泊乃是黄河下游的一个自然滞洪区,有多条黄河泄洪泛道东来,鲁中山区西坡来洪也聚集与此,并且,绕鲁中群山南北分流入海皆有水路,宋江起义军得以“保据于此”逐步形成“三十六人”(头领)阵容并四处出击,官不能捕讨,进而出现朝廷于“宣和元年十二月诏招抚”事。

关于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对宋江起义军“诏招抚”,典籍没有记载具体执行者,也没有下文,原因不得而知。从散在的资料看,朝廷似乎低估了宋江的阵容而没有形成统一的“戡乱”行动,宋江“其势已张甚”,没有就范。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两浙路方腊雄起割据称帝。由于朝廷将大量的兵力投入江南,给宋江“分兵”四处出击提供了有利时机,或“横行齐、魏”,或“出入青、齐、单、濮间”,“转掠十军,官军莫敢撄其锋”、“官军数万无敢抗者”,被所到之处的官府分别称为“河北剧贼”、“山东盗”、“京东贼”、“淮南贼”等。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中书郎侯蒙认为宋江“才必过人”,上书“今青溪盗起,不如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治今山东省东平县州城镇),未赴而卒(《宋史》卷三五一《侯蒙列传》)。此事说明,朝廷至此已明白宋江的大本营仍在梁山,因为,东平府属京东西路,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由郓州所改,辖须城、寿张、东阿、平阴、阳谷、中都六县。时梁山泊正在东平府辖区,所以皇帝才让侯蒙知东平府,以便对宋江予以招抚。

关于宋江在海州投降给张叔夜史料,学术界一直仍耿耿于怀,现已弄清当为“以讹传讹”,这里钩沉一下。

叔夜……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加直学士,徙济南府。山东群盗猝至,叔夜度力不敌,谓僚吏曰:“若束手以俟援兵,民无噍类,当以计缓之。使延三日,吾事济矣。”乃取旧赦贼文,俾邮卒传至郡,盗闻,果小懈。叔夜会饮谯门,示以闲暇,遣吏谕以恩旨。盗狐疑相持,至暮未决。叔夜发卒五千人,乘其惰击之,盗奔溃,追斩数千级。以功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

这是《宋史·张叔夜传》的记载,其中,至“江乃降”以前的部分,来源出自《东都事略·张叔夜传》,原文为:

张叔夜……以徽猷阁待制出知海州。会剧贼宋江剽掠至海,趋海岸,劫巨舟十数。叔夜募死士千人,距十余里,大张旗帜,诱之使战。密伏海旁,约候兵合即焚其舟;舟既焚,贼大恐,无复斗志,伏兵乘之,江乃降。

而《东都事略·张叔夜传》出自《张叔夜家传》中的《以病乞致仕官观箚子》,其中,他讲自己“出守海壖”时说的原文是:

逮出守海壖,会剧贼猝至,偶遣兵斩捕,贼势挫创,相与出降。

这就是了。张叔夜自己并没有讲“剧贼”是宋江,如“相与出降”的是宋江,如此大功,决不会仅“加直学士,徙济南府”了事!

由此也不难看出,和主政海州时招降的“贼”一样,张叔夜在济南府任上所斩之“贼”或可就是四面出击的宋江起义军之一部,进而其“以功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也可能是用其所长而剿匪,因为,当时宋江的活动范围就在“青、齐、单、濮间”。

宋江尽管在起事和分兵四处出击的前一阶段所向披靡,但并非官军无能,一旦所到之处的官府有所准备,宋江的各路兵马则每每失利,所以,有限的史料记载多为宋江的败绩——除了前述分别受挫于海州和济南外,还有:

南宋张守《毗陵集》卷十三《左中奉大夫充秘阁修撰蒋公墓志铭》:

……徙之沂州。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吏多避匿,公独修战守之,备以兵,扼其冲,贼不得逞”

汪应辰《文定集》卷二十三《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

公讳师心……授迪功郎,海州沭阳尉。时承平久,郡县无备。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既转掠京东,径趋沭阳。公独引兵要击于境上,败之,贼遁去。

随着各路出击的节节失利和官军征剿方腊的势如破竹,宋江最终选择了接受招安。

宣和四年三月,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进京面圣,谁知竟是“政治诱降”——时正值折可存彻底消灭了方腊起义军回朝复命,皇帝遂亲书诏书,令其“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

宋江起义军遭到镇压后,留守梁山泊之余部仍在固守梁山,继续进行反抗斗争,直到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受到东平府知府蔡居厚的诱骗,“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第六《蔡侍郎》)。其流播他处继续“作乱”的漏网“之党”如史斌者,后来亦被“斩之”(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关于宋江起义,有三个问题值得一提:

1、参加起义的36位头领有谁?

典籍有确切记载者,除了宋江,还有史斌: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贼史斌据兴州,僭号称帝。斌本宋江之党,至是作乱。”“建炎元年秋七月,史斌据兴州,偕帝号。斌本宋江之党,至是作乱”。“建炎二年(公元1128)十一月,泾原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吴玠袭叛贼史斌,斩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

2、宋江是否参与征方腊?

《宋史》问世前的史料中,在朝廷打方腊的队伍中的确有宋江的名字,但在元代编写《宋史》时已经弄清,宋江起义中的宋江没有否参与征方腊。宋史专家宫崎市定(日)说,北宋末有两个宋江,一个是征方腊的宋江,一个“宋江起义”首领的宋江。

3、宋江籍贯

根据目前浮出的资料,记载宋江籍贯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元郑镇的《宋家僭乱诸寇》:“宋江,梁山人。”当然,山东省梁山县是当代新中国的政区,这里的“梁山”,只能从地理概念上来理解——宋江,可能为梁山泊渔民,也可能是住在梁山泊岸边不远的地方。

上一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合集
下一篇: 读历史记(外二首).doc 4页VIP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