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东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2022年,东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各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立足“双万”新起点加快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一、综合

经广东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1200.32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0亿元,增长0.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0.2%;第二产业增加值6513.64亿元,增长0.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7.4%;第三产业增加值4650.18亿元,增长0.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2.4%。三次产业比例为0.3:58.2:4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680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879美元),增长0.8%。

图1 2017-2022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05.png

图2 2017-2022年三次产业结构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28.png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92.4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08万人,出生率为11.03‰;死亡人口1.26万人,死亡率为4.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43.7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62.81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92.25%。

全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6.04亿元,下降0.5%。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3.58亿元,下降1.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9.51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12.14亿元,教育支出219.0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42亿元。全年全市税收总额2164.81亿元,下降10.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2.9%,衣着类下降1.5%,居住类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0%,交通通信类上涨7.3%,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1.5%,医疗保健类下降0.1%,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5%。此外,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4.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4%。

图3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985.png

表1 2022年价格变动情况

1.png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50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农业产值40.71亿元,下降0.8%,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3.4%;林业产值0.69亿元,增长272.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2%;牧业产值1.18亿元,增长39.0%,占2.1%;渔业产值11.24亿元,增长0.6%,占20.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68亿元,增长0.1%,占3.0%。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57万亩,水果种植面积20.40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01万吨,增长5.9%;蔬菜产量41.09万吨,下降0.4%;水产品总产量5.01万吨,增长1.1%;生猪出栏1.65万头,增长22.6%;家禽出栏261.20万只,增长15.5%。

图4 2017-2022年粮食产量及增长速度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677.png

全年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8家、农业龙头企业55家(其中省级27家,国家级5家)、“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共45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3.6%,股份制企业增长0.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3.1%,重工业下降0.4%。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下降2.5%,中型企业增长1.5%,小微型企业下降1.8%。

图5 2017-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28.png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1%;工业四个特色产业增加值下降2.2%。

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4%。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1.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4.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下降3.7%,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9.0%,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0.2%。

全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3%。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下降6.3%,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3.5%,石油化工产业下降1.8%,先进轻纺制造业下降4.6%,新材料制造业下降5.8%,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5.8%。

全年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7%。其中,纺织服装业下降9.2%,食品饮料业增长1.3%,家具制造业下降4.6%,建筑材料业下降6.0%,金属制品业增长1.9%,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13.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870.76亿元,比上年下降23.5%。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3.6%,产品销售率95.9%,全员劳动生产率20.50万元/人。

表2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png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69.07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179个,增长7.7%;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60.85亿元,增长14.2%;实现利润总额16.38亿元,下降18.6%。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04.10亿元,比上年下降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34.27亿元,下降9.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2.45亿元,下降3.7%;金融业增加值749.81亿元,增长9.0%;房地产业增加值773.94亿元,下降8.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927.74亿元,增长0.7%。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3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利润总额396.76亿元,增长26.5%。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1.5%,教育业增长6.1%,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1.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3.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20.2%,房地产业下降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7%。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5114.74万吨,比上年下降13.4%。货物运输周转量459.27亿吨公里,下降9.4%。全年旅客运输总量703.70万人,下降21.7%。旅客运输周转量6.44亿人公里,下降32.1%。全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7020.70万吨,下降9.9%。

表3 2022年客(货)运量、周转量

3.png

全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266.22公里,公路密度214.07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民用)391.7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4%。其中汽车保有量390.80万辆,增长7.4%。

图6 2017-2022年移动电话用户数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857.png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41.7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330.69亿元,增长4.6%;快递业务量28.81亿件,增长7.3%;快递业务收入289.01亿元,增长2.8%;电信业务总量(按2021年不变价计算)211.06亿元,增长16.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1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44.7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34.5万户,增加36.8万户。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8%。按注册类型分,内资经济投资增长1.3%;外资经济投资下降4.4%。

从产业投向看,投资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9.7%;工业投资增长5.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1.0%。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4.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5.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3.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9.0%。

图72017-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322.png

表4 2022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4.png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7.9%。商品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61.89万平方米,下降4.3%;竣工面积287.80万平方米,下降8.5%。新建商品房网上签约销售面积500.27万平方米,下降25.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35.44万平方米,下降33.8 %。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0.4%。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840.49亿元,增长0.3%;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14.38亿元,增长1.3%。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3909.92亿元,增长0.3%;餐费收入344.95亿元,增长0.6%。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8.1%,饮料类下降22.2%,烟酒类下降5.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0.8%,日用品类下降1.3%,汽车类增长3.2%,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4%。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518.14亿元,增长0.2%,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8.3%。

图8 2017-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190.png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926.63 亿元,比上年下降8.7%。其中进口4686.50 亿元,下降17.6%;出口9240.13 亿元,下降3.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3528.06亿元,增长1.9%。

图9 2017-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334.png

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4761.56亿元,比上年下降5.7%;加工贸易出口2911.14亿元,下降12.1%;保税物流出口838.62亿元,增长33.6%。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818.6亿元,增长11.3%。市场采购贸易725.1亿元,增长29.2%。

表5 2022年进出口情况表

5.png

按出口的地区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2640.6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对亚洲出口4736.19亿元,下降1.0%;对北美洲出口1951.72亿元,下降6.2%;对欧洲出口1715.61亿元,下降9.0%;对拉丁美洲出口460.39亿元,增长6.8%;对大洋洲出口213.63亿元,增长20.3%。

表6 2022年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情况表

6.png

全年机电产品出口6269.67亿元,比上年下降7.5%,占出口总额比重67.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097.84亿元,下降13.0%,占出口总额比重33.5%。

表7 2022年主要商品出口情况

7.png

全年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04宗,合同外资金额105.72亿元,比上年下降53.2%。实际利用外资78.87亿元,下降17.3%。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43.96亿元,下降14.5%,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55.7%。

表8 2022年分行业利用外资情况

8.png

八、金融

全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49.81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年末全市各类金融机构168家,其中银行类机构49家(含1家代表处,7家信用卡中心和1家平安汽车消费金融中心),保险类机构66家,证券期货类机构53家。上市公司78家,后备上市公司420家。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23514.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071.89亿元,增长18.5%。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6780.23亿元,增长12.4%。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9.0%、30.9%。

图10 2017-2022年各项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334.png

表9 2022年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9.png

全年股票总成交额37896.8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年末保证金余额201.9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4%;开户数达178.31万户,增长10.7%。

全年全市各类保险保费收入556.02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3.62亿元,同比增长10.9%;人身险保费收入382.39亿元,同比增长3.7%。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61.34亿元。其中,机动车保险赔付74.2亿元;非车财产险赔付20.16亿元;人身险赔款支出7.02亿元;满期给付35.63亿元;死亡医疗给付14.28亿元;年金给付10.05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东莞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年东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33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06元,增长2.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36元,增长4.5%,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图11 2017-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9016.png

从收入构成上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418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9.2%,是居民收入的首要来源;其次是人均财产净收入,达13406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0%。

生活消费支出来看,全年东莞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432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131元,增长0.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125元,增长1.8%。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0%,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为32.8%,农村常住居民为36.4%。

图12 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2022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9293.png

八大类支出呈现“四升四降”态势。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增长2.3%,居住支出增长2.9%,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4.5%,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3.5%,衣着支出下降2.2%,交通通信支出下降2.0%,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下降2.7%,医疗保健支出下降0.5%。

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2698.82万人次,其中基本医疗保险675.84万人,生育保险462.5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613.90万人,失业保险461.87万人,工伤保险484.70万人。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39.52亿元,保险基金支出1039.94亿元;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累计余额2348.08亿元,上年保险基金结余2348.50亿元。

年末全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49个,其中社会福利院1个,社会福利中心1个,敬老院27个,敬老院供养老人987人。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751人,全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救助3413人。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9225.61万元,慈善基金结余42948.59万元。全市纳入“特困人员”对象有835人,“特困人员供养金”费用支出1508.75万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2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超过9000家。全市国内专利授权量95581件,比上年增长1.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0700件,下降8.5%,数量排全省第3位;全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4224件,下降4.2%,数量排全省第2位。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数量32家,其中省级25家。全市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总数113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97家,市级639家;各级重点实验室累计总数18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3家,市级17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11家,其中国家级26家,省级20家,市级48家;众创空间48家,其中国家级22家,省级7家,市级10家。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52.4%。技术合同成交397项,合同成交额96.37亿元。引进省级创新创业团队总数40个。大力推进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工作,为我市4169家企业发放贷款6494笔,贷款金额257.72亿元,拟发放保费补贴共计1800万元。

年末全市幼儿园1269所,比上年末增加25所;其中省、市一级幼儿园693所。全市小学341所,在校学生83.27万人;本市户籍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全市初中211所(不含完全中学),在校学生28.31万人;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100%。全市普通高中56所,在校生12.10万人;中职学校27所(含技师、技工学校7所),在校生8.63万人。全市普通高等院校8所(含校区),在校学生15.29万人;全年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本科、专科学生5.41万人,毕业生3.67万人。

表10 教育情况

10.png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33个,公共图书馆658个,公共电子阅览室582个,公办博物馆18个,民办博物馆35个,文化广场756个,电影放映单位135个。全市公共广播节目43套,公共电视节目30套。全年共发行报纸4051.69万份,其中《东莞日报》3923.75万份。电影放映118.65万场次,观众860.4万人次。

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696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7个(不含妇幼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3554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6.46万人,医疗机构实有病床3.51万张。全市门诊量6084.3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7.0%;住院量113.48万人次,增长2.4%。

全年全市运动员共获得144枚金牌、128枚银牌、128枚铜牌。其中夺得国际赛事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1枚;全国赛金牌19枚、银牌21枚、铜牌24枚;广东省赛金牌120枚、银牌102枚、铜牌103枚。全年举办全市全民健身活动1116次,参加人数126万人次。全市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20002个(座),其中足球场747个,篮球馆460座,室外篮球场(灯光)6458个,健身路径1378条,室外游泳池577个,室内游泳池(馆)194个,室外羽毛球场1728个。全市有体育彩票发行网点1775个,销售总额27.08亿元,体彩公益金6.48亿元,其中市级公益金1.89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约21.0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9%。日供水能力662.50万立方米/日。我市共有7个国考地表水监测断面:旗岭、樟村(家乐福)、沙田泗盛、共和村、黄大仙、石龙南河、大墩,2个省考地表水监测断面:石龙北河、角尾村。全年国省考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状况:水质优良率(达到或者优于Ⅲ类)66.7%以上,无劣Ⅴ类断面。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19.7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2.26%。全社会用电量967.01亿千瓦时,下降3.4%;其中,工业用电666.47亿千瓦时,下降4.3%。

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2天,优良天数占比为80%,除O3外,其他主要大气污染物年评价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至20微克/立方米。

全年雨日天数136天,日照时数1848.6小时,平均气温23.1摄氏度,相对湿度75.9%,降水量1755.9毫米。

全市共有13个镇街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有8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共有市级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达9055公顷;森林公园21个,面积达33921公顷;湿地公园达24个,面积2424公顷。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4起,比上年下降38%;死亡135人,下降32.2%; 受伤101人,下降50.7%;直接经济损失3687.47万元,增长70.4%。全年发生道路和水上交通事故2923起,比上年下降23.6%;死亡306人,下降26.8%;受伤2431人,下降23.4%;直接经济损失528.11万元,下降29.8%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0.78人。

注:

1.本公报中2022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后统计数据以各部门年报及《东莞统计年鉴-2023》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

可比价格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3.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

4.五大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包括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包括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包括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四个特色产业包括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包装印刷业。

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5.阅读本公报时,请注意统计指标的时间、口径和计算方法等。

6.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及“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数来自市农业农村局;进出口、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通车里程、交通运输、公路、水路相关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电业务收入、邮政发送信函、电话用户等数据来自市邮政、电信、移动等相关运营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博物馆、文化广场、公共广播节目、运动员获得奖牌、健身活动、体育彩票发行情况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电影放映情况来自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年末各类金融机构数据来自市金融工作局;本外币和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来自市人民银行;股票总成交额及年末保证金余额数据来自证券期货业协会;保险、保费及赔款与给付来自市银保监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数以及科研成果奖等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专利授权量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医疗机构、出生和死亡人口等相关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福利单位、敬老院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森林小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数据来自市林业局;生产安全事故相关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道路交通事故等相关数据来自市公安局、海事局。

上一篇: 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 中华民族历史沿革的历史启迪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