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观念传统文化背景.doc 10页VIP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观念传统文化背景.doc 10页VIP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观念传统文化背景.doc 10页VIP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观念传统文化背景.doc,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观念传统文化背景 【摘 要】在人类文明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进程中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观念传统文化背景 【摘 要】在人类文明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我们发现当更高一层的人类文明代替落后文明时,其文明的形态所向往的是一种大融合、大聚居、大一统局面。在这种局面的背后,是人类文明对“和”的哲学形态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和谐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被古人所追求和向往,绵延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对国家、社会、家庭的理想状态的描绘。认真分写和谐观念的传统文化背景,我们会发现这其中会有很多优秀的知识和结构 【关键词】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背景 在人类文明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我们发现当更高一层的人类文明代替落后文明时,其文明的形态所向往的是一种大融合、大聚居、大一统局面。在这种局面的背后,是人类文明对“和”的哲学形态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横贯古今,纵览中西,对和谐的向往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之一,也是对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肯定和概括。 一、“和为贵”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演变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从未间断过。“和谐”一词最开始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和”的意思为从三孔定音编管内吹走出来的标准乐曲,以便调和各种音响。

另外,也指音声相合,韵律和韵。“谐”的意思是指和合众意。故“和”与“谐”都表示声音乐调协调入耳的意思。进而引申为人际关系、自然、社会等复杂的人际关系比较协调的意思。 在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孔子曾经说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i的说法,这里面孔子讲求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国家,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孟子在拜见梁惠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考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ii,意思是说,如果不违背农时,那么打下来的粮食就吃不完;如果密孔的鱼网不入池塘去捕鱼,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如果砍伐林木有一定的时间,那木材便用不尽。孟子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对于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学派在孔子、孟子的思想引导下,主要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当中,将和谐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价值观念。

在《中庸》中,儒家学派阐述的就是事物平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和谐的基础上万物才可以共荣,各得其所。道家学派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iii的观念,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此外,老子又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iv即老子提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矛盾运动的,通过相互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而互相转化,而达到阴阳平衡,和谐的状态。在老子、庄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家学派,崇尚自然,讲求顺应自然,达到自然和人的平衡发展,切莫破坏自然,而为人类一己私利而导致失衡,引发矛盾冲突。在先秦其他学派中例如墨家、法家都注重和谐观念的养成,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所提倡的民本、公正、法治的思想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出思想。 从秦汉到明清的封建时代是和谐的思想成熟形成的过程。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演变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不断涤荡和融合,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并不断强化,和谐思想从一个先秦的哲学思想逐渐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进而得到发扬光大,形成封建时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而追求的伟大思想和价值观。在汉代,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其所倡导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的德刑并用、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政治思想的保证。

政治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汉代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儒家政治文化是汉代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汉代和谐社会的发展为汉代的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提供了重要的保证。v 宋明理学的思想中对和谐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和谐具有普遍性,存在于自然之中,世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其规律,顺势而为,和合而生;在自然的基础上朱熹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是任何自然达到平衡的方式;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朱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是对和谐更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只有达到人际和谐即天下和谐、国家和谐、人际和谐的关系才能实现和谐的最高层次。在人的内化和谐方面朱熹提出要实现身心和谐,要通过严格的个人修养和能力锻炼达到对权力、利益、是非观念的正确认识,控制欲望,合乎天理,才能实现四个方面的和谐理念,实现儒家思想中和谐的深刻内涵。明代的理学家王阳明认为和谐思想建立在良知心学的哲学基础之上,提出为政以德的和谐治国论,实现大同理想和和谐社会状态。宋明理学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将彼此分离、各执一端的三大和谐论,整合成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整体,宋代儒学家朱熹编撰的《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内容,进而和谐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

从清末到近代中国社会,和谐观念在中西方思想的激烈碰撞下继续发展。近代的思想家对于和观念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伦理方面,而进一步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中国古人的和谐思想观念,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取消私有财产,一切皆为公有,由政府进行支配。孙中山所追求的大同社会,通过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发动武装革命推翻封建统治,依据这三个原则建立大同社会,走向和谐。 二、和谐是传统社会的理想 在传统社会的发展演变的进程中,无论经历多少朝代的更迭,战争的洗礼抑或是民族的融合或者入侵。在上千年的社会变化过程中,我们发现古人追求的理想或者精神状态都未曾发生过变化,即追求和谐的一种生存状态。万物共生,各得其所,互为补充,实现每个人的成长,进而将每个人的能量凝聚成一股核心,促进社会的整体层面的大发展、大繁荣。和谐作为一种纽带,将每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和谐作为一种理想,流传千年不绝于此,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分布,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是一种喷薄而出的朝阳气息,是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交流,和谐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凝聚的有效纽带和可靠依据。

在综上看来,在中西方的哲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是大体一致的,在对待和谐社会的蓝图描绘上不尽相同, 但是在对社会形态以及人民生活状况和对经济、政治的要求上都主张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上由人们自发的共建和发展,在对待文化的发展上,主张淳朴和保有民族特色的使人们达成共识的文化氛围,进而才能维系和谐社会的稳定和持续。由此可见,和谐在古人们的理想是有迹可循的。 三、当“中庸之道”遭遇“丛林法则” 在国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世界多变的格局和国家利益的争夺,原本古人努力打造的和谐社会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支离破碎。从先秦时期,儒学兴起,到汉唐时期儒学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仁义礼智信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中庸之道在士子们的心中广为传播。中庸之道,按照传统的说法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平衡之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和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境界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vi,中庸之道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对人们的教化达到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圣的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vii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viii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ix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目标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了至仁、至善、至德、至圣的品德之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中庸之道中,亲亲有助于形成家庭美德、提倡尊贤有助于形成职业道德、提倡慎独有助于社会公德的建设。坚持中庸之道,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保持中庸的处事方法是我们内化为圣,外化为王的真理。在面对中庸之道的过程中,也要明辨其中的合理内核和腐朽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才是我们应用中庸之道的重要办法。 在近代的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在国人追求和谐的道路上被“丛林法则”横亘其间。在“中庸之道”和“丛林法则”的相互碰撞,使国人觉醒,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都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深切呐喊,建立一个和谐、平等、民主、自由的社会成为了近代中国人的渴望。在秉承着先哲对“和”的追求基础上,唤起千万同胞的热忱,抗击“丛林法则”中的种种压迫,建立属于国人自己的民主政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在这样的不断抗争下,中国共产党在时代的感召下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民主、富强、和谐、充满朝气的新中国。 在各种因素交叉影响作用下,和谐的因素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绵延于中国人血液的尽头。在当今社会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今已经深入人心。其中和谐的观念,扎根在人民群众的心目当中,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追求的理想境界,而这种理想境界离不开和谐观念的历史背景,离不开其存在的土壤即中华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正因为有中国古人的执着追求和孜孜不倦的探索才会有中华民族今天的辉煌灿烂。 注释: i杨伯峻.《孟子译注》.第八页. ii 杨伯峻.《孟子译注》.第四页. iii 老子.《道德经》. iv 老子.《道德经》. v 楚保玲.《汉代政治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南都论坛》. vi 邓球柏.《论中庸之道》.《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ii 取自《中庸》. viii 取自《中庸》. ix 取自《中庸》. 【参考文献】 [1]王易.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兰州学刊,2009(12). [2]李川国.中国和谐传统文化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建构[J].理论月刊,2006(12). [3]王宪昭,蒋卫霞.试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04). [4]王培培.“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J].社科纵横,2011(08). [5]邓球柏.论中庸之道[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6).

上一篇: 章一百三十三 玩弄于股掌之间
下一篇: 汉硕押题 |“鸿雁传书”出自哪个历史故事?超全成语知识大全来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