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五:学生口头作文,教师现场用语音软件转化文字。
以上任务设计,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学生认知经验和认知困惑。任务一是出示真实情境,满足学生对社会现象本身的好奇心;任务二是设计完全对立的立场,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情境探讨中逐步明晰自己的观点;任务三是借助全面、深度、抽象的材料,以深入完善学生的观点;任务四是梳理社会现象评论文写作思路,从自然表述转化到专业表述;任务五是让学生用合乎逻辑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思考成果。这些任务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结构化的言语实践活动,以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和写作是相对独立却又紧密相关的两种活动。读写深度融合的关键是教师设计任务时把听说读写能力打通,读写双线设计任务,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活动,使学生进入感受、体悟、编码、创造的层面,指向核心素养的提升。由此,《陪读》任务设计中蕴含了“三读三写”。
一是读“音像”、写“具体现象”。为什么一开始要让学生读音像?信息时代中学生信息获取的方式多元,音像比文字更具有亲和力,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更能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陪读”社会现象的具体样态。观看视频后,不急于让学生分享感悟,而是就核心问题写下自己的立场并阐明理由。学生从自身或身边“陪读”经历入手,自然而然地进入社会现象评论文创作的状态。辩论活动中,学生对“陪读”现象及原因展开头脑风暴,逐渐清晰自己的观点,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是读“文字”、写“过程观点”。学生在充分阐述理由之后,进入词穷却又难以说服对方立场的状态,需要教师提供能让他在辩论中站稳脚跟,并使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明确、抽象、更富有逻辑性的素材。教师让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充分交流,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将现象进行梳理、提炼,得出相对抽象的过程性观点和理由,促进每一位学生进入专业写作的状态。
三是读“概念”、写“抽象提炼”。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深化观点,有了呼之欲出的表达欲望,却往往会出现难以成文的困境。教师提供社会现象评论文“现象——影响(危害)——原因——措施”的思考路径,借助表格工具让学生用合乎逻辑的方式呈现自己的理性思考,自然习得专业写作评论文的方法路径。
整个任务设计均以学习者的认知需求为中心,教师不仅要思考提炼社会现象评论文思考路径和加工转化素材的方法,更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我要给学生提供什么学习支架?让学生提升什么能力?双线设计的学习任务,呈现读写深度融合下的社会现象评论文写作指导和阅读内化迁移的能力。课上教师说得很少,背后却有着教师专业的设计和细致的思考:读什么材料?用和不用是否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什么时候呈现?如何系统化、逻辑化?如何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最终让学生从低阶思维的现象阐述走向高阶思维的专业表达。
(二)情境设计:发展读写认知能力的重要保障
有研究表明,专家的知识是围绕着核心概念或“大概念”组织起来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新手的知识极少按大概念来组织,往往通过自己的日常直觉寻求对问题的理解。为此,写作情境的设计是让学生从新手走向专家的思维模式。但这不是靠教师告诉学生采用哪些概念或者方法,而是提供学生多元的、多样化的、综合的、自然的读写融合任务情境,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知。
《陪读》话题起源于刘邦威同学的一则摘抄,就2017年9月7日第5版《人民日报》的《“陪读大军”:优质教育资源不均是根本原因》写的一段感悟。这个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有话好说,要写好却不容易。写作的过程中分析现象,剖析问题,探究本质,阐明事理,可以使文章更有理,更有思维的张力。如何让每一位学生获得高品质思维?显然不是靠老师灌输、解说一些概念方法所解决的,而是在读写深度融合中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为此,笔者设计提供多样化任务学习情境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让学生面临“陪读”典型环境。笔者截取《陪读》纪录片中安徽毛坦厂中学陪读家长高考送考、到校门口送饭、记者采访爷爷陪读情况的场景,总共时长为5分钟。同时,又提供学生其他相类似的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陪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师:刚才播放的是安徽毛坦厂一万多考生家长陪读的现象。“陪读”这个词语已经进入大众视野。中国科学院相关统计显示:我国36.8%的家庭都存在陪读现象,覆盖面涉及小学到博士阶段。近日微信朋友圈一篇文章疯转,标题是《老娘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迎来众多“一线爸妈”的集体吐槽:“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心梗住院,做了两个支架……”“每次写作业整个小区都是我的咆哮……”更有抱怨“除做饭洗衣抹地,还要精通语数英史地政……”
方法二:在学生面对具体情境后,提供认知冲突的核心探讨问题,让学生快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想法。这个设计是让学生置身问题情境,将倾向于解决问题的相似性表层特征一一呈现,并尝试进行归类,直到发现自己对于问题的认识浅层、单薄,从认知需求上产生学习专家解决问题路径的急切心理。
方法三:提供阅读情境,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引领和同伴信息交流中,找寻剖析并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方法。笔者把“陪读”这个话题当作研究课题,锁定三份材料:人民日报的评论文《“陪读大军”:优质教育资源不均是根本原因》;百度百科上节选的文字,包括“陪读”概念的界定,“陪读”主要存在形态,即生活陪读、监督陪读、攀比陪读和盲从陪读的解读,给陪读家长的建议等;学术论文《中国式陪读迁移现象与高考移民现象的渊源关系——教育公平问题的启示》,节选剖析陪读迁移背后的原因部分内容。最终笔者选定了后两份材料。原因是人民日报的评论文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学生很容易被说服,进而陷入模仿的状态,难以激发学生对材料的思考、质疑、思辨、研究。后两篇文章笔者都按照教学需要进行了删改,希望通过阅读材料,达到帮助学习者超越具体情境和例证,在抽象层面上表征经验、建构知识的目的。
方法四:借助社会现象评论文思考路径表格,整合学生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所得,帮助学生创造出一种不单能分析“陪读”社会问题,更能分析一般社会问题的思考路径方案。
以上四种创设写作情境的方法,让学生从新手走向专家创作。实践证明,专家的阅读和写作知识技能所显示出来的优势,不是从机械的、简单的读写训练中产生,而是在读写深度融合的多样化自然任务情境中自主建构。
(三)活动设计: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
新课标背景下的写作活动设计并不是孤立的听、说、读、写活动,而是整合了各个方面并延展到社会生活的综合言语实践活动。在《陪读》学习任务的统领下,笔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活动实践。
活动一:自主思考核心问题并开展辩论活动。请赞同方、不赞同方5位代表上台自由发表,交替阐述支撑观点的理由。
具有认知冲突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表达欲望。学生抢着上台,现场气氛活跃。以下是双方现场实录概括:
(赞同方)生1: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陪读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不赞同方)生1:陪读将孩子禁锢在温室里,没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赞同方)生2:高中学业压力大,家长陪读缓解生活压力,给孩子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赞同方)生2:家长陪读,不仅使家长压力增大,更不利于学校教育。
(赞同方)生3:家长给孩子送饭式陪读,对孩子学习不会产生影响,反而减轻家长焦虑。
(不赞同方)生3:家长陪读与否,关键在于学生的心理需求。我认为家长陪读会增加孩子压力。
(赞同方)生4:家长陪读可以疏导孩子心理。
(不赞同方)生4:通讯技术发达,家长完全不需要采用面对面方式疏导孩子心理。
(赞同方)生5:学校不一定能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需要家长陪读。
(不赞同方)生5:陪读不一定都能“成龙”、“成凤”,家长付出并不一定能有收获。
赞同方、不赞同方都从家长、学生的角度来摆明自己观点的理由。辩论活动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谈论陪读现象,比如送饭、家长帮忙做家务等,少部分时间在探讨家长陪读的心理,但都没有跳出家庭的小圈子。笔者让不参加辩论活动的学生补充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依然在家长、学生层面打转,互相说服不了谁。这和笔者对学生的认知需求预设一致,学生的关注点在陪读现象本身以及陪读的主体上。
活动二:当堂下发阅读材料。确保四人小组内拿到两份不同的材料。学生当堂阅读材。
师:阅读材料后,你的观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坚持/修正/无法判断)如果坚持原有观点请补充支撑理由;如果修正观点,请阐述理由。请快速写下自己思考的答案。读完材料后,请小组内两人分享,再四人交流。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小组协同交流并在全班公共发表。以下是一位学生的发言:
朱子鸣:我阅读材料后,对陪读现象原因有了深入思考。第一是教育观念的问题。第二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比如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以及教育制度的影响,这两者造成中国教育资源倒金字塔结构。第三是人才观,“一纸文凭”观念长期积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家长举家搬迁,让孩子得到更好教育机会,这是陪读的最根本原因。第四是家长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心理,想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多种原因造成了陪读的迁移现象,而且贫穷落后农村地区更加突出。
学生陆续提到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选拔考试制度”、“成才观”、“用人观”、“教育制度”等专业术语,也出现了家长陪读是“道德式的自我感动”、陪读凸显的“剧场效应”、“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等深层原因剖析。也有学生对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批判性思考,感受到对社会现象深入思考之后的无奈。
陆安诚:我依然不赞同陪读的现象。陪读的确有助于家长陪伴孩子成长,但是陪读让孩子成才的情况,在当前是很难实现的。阅读材料上的三个解决路径,就目前来说,最多停留理论阶段。为什么?首先不说这些家长能否读到这些文字,也许这只是教育专家的设想,没有被家长广泛认识到。就算家长看到这些文字。那么,改变又有多少困难呢?在座各位都是学生,都有和家长沟通的经历。我们经常需要面对家长那些顽固的想法。可以设想,我们作为当事者,他们的子女,还需要大费口舌争论,更别提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建议了。生活陪读、监督陪读、攀比陪读、盲目陪读等有各自前因后果,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这三点解决方法只是理论,既没有被实践,也没有被证明,更没有传播途径。如果我们想把目前不合理的陪读方式转变成所谓的合理方式,需要漫长的不容易被人们接受的过程。从家长感性角度来说,更是难以实现的过程。因此,这三点听起来有道理,但实践可能性为零。
活动三:思维导图形式呈现社会现象评论文思考路径的基础上,小组学生共同完成口头作文。
以下是蔡龙昊小组的5分钟口头作文:
陪读之我见
陪读从广义上讲是家长从生活到学习全程陪伴孩子的行为,狭义讲是家长陪同孩子作业并给予指导的行为。陪读已成为社会现象,有几点原因:从社会方面来看,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成才教育观念,还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从家长方面来看,是家长固有的成才观和焦虑心理,还有盲目攀比和盲从心理,本质上是家长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生活。家长为了孩子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要选择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此看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陪读现象产生的根源。
但是,如果从教育方式,也就是学习方式转变方面来说,任重道远。最根本、最基础、也最理性的方式是改变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也就是孩子学的方式所带来的家长陪的方式改变。其中,孩子学的方式改变是根本。理由有两点,首先教育者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学习,并能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其次是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陪或不陪读都由孩子自主决定,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家长陪读的方式转变也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家长是陪读的执行者,改变家长陪读心理是我们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改变家长攀比盲从的心态,只有教育资源分配均衡才能保证家长理性看待自己的孩子;其二是家长要理解与支持孩子,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家长用静等花开的心态陪伴学生成长。第三是家长对自己能力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识,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成龙”、“成凤”。当然,让每位家长都做到理想的陪读方式是困难的。但是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增强亲子沟通,在了解孩子学习需求,尤其是了解孩子成长需求的同时,不断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最终找到陪伴孩子学习的最佳生长点。
综上,需不需要陪读?怎样陪读?这应该由每一个家庭自己来确定。教育要让每个孩子看到美好未来,社会要给每一个家庭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态。这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谢谢大家。
《陪读》课堂上设计了三个综合性、实践性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通过辩论,对陪读现象和双方争论点进行分析,双方从家长的焦虑到学生心理的影响,过程中有情境、有争议,但缺乏现象理性深入的思考;第二个活动补充阅读材料,让学生修整观点,学生使用专业术语进行理性思考,随之发现道理上讲得通的未必适用于现实生活,从形式逻辑转向非形式逻辑。第三个活动5分钟口头作文,现场录音转成文字,展示学习成果,创新课堂表达交流的方式。
《陪读》课上教师的角色为倾听者、组织者、引导者。有评课专家点评教师的话语呈现三个目的。一是引导,引导学生倾听他人;二是串联,把学生独特的观点串联起来并不断深入;三是要求,明确每一个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教师看似说的很少,学生收获却很大,这得益于课前专业的读写深度融合设计。整堂课给学生难忘的写作实践体验,促发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在思辨性阅读和表达中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当然,我们在写作课堂转型的过程中,也不否认有些阅读文本需要教师精讲,有些写作技巧需要教师传授。讲解、传授、活动设计等都只是外在形式,关键是教师要具有基于学生认知需求的读写深度融合的意识,以及把读写深度融合的言语实践活动所要提升的语文学科素养在课堂上落实的专业设计能力。
新课标核心素养取向,致力于将原有碎片化状态的阅读、写作能力训练转变成一个综合的整体,力促其呈现共生的、并进的、交融的形态。学生在读写深度融合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自主创新,最终形成客观评价、深度思考、自主表达、实践创新的能力。
注:本文发表于《新课程评论》2020年9月号,系201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教育生态重构”(课题批准号:DHA190381)的阶段性成果。
更多内容请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文章索引”
扫码保存,“学习共同体在线研修中心”小程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