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研究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研究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研究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构建知识体系,分析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连贯性、有序性。切不可孤立的罗列史实、割裂史实之间的联系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中考试题为例

蔡 静

内容摘要:近几年中考招生考试历史试题越来越注意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考查及学科素养的渗透,这就要求老师将中考的理念与平素的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备课的过程中细心琢磨,狠下功夫,注重能力和方法的培养,渗透学科素养。笔者在本文中以中考试题为例,旨在探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中考招生考试 学习方法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8B-0075-02

一、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五大方面:理论—唯物史观;思维—时空观念;方法—史料实证;能力—历史理解;价值观—家国情怀。什么是核心素养?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徐蓝做出解释:“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要具备比了解一般的历史知识更上位的东西。”对于此观点,笔者的理解是:教师在引领学生建构历史框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知;当学生结束在校的学习生涯后,面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时,以往的历史学习会形成怎样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使其受益终身。

二、以中考试题为例谈学习方法

案例一:

2018呼和浩特中考23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1950年和1978年进行调整的内容,简析二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用一句话总结你对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认识。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审题抓住关键词“1950年和1978年”,即可准确判断两大历史事件。简析二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想要顺利答出此问,首要分别找出两件大事的影响,其次找出关键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而判断出土地改革为城市工业化创造条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核心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这道题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这一版块的内容,是历年初三备考的重中之重,为了方便对比,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时期

内容或政策

目的

背景

影响

启示

过渡时期1950---1952

1953---1956

土地改革

解放农村生产力。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巩固新生政权;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农业合作化

解放农村生产力。

农业的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十年探索,曲折前进

1956年—1966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总路线提出之后。

严重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的不良后果。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这样复习做到了全面具体,可是忽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形成的也是碎片式的记忆。笔者在认真研读试题的基础上反复思考,做出调整,以便指导教学中对学生的培养。讲述四次生产关系的变革,首先要把握每个时期的阶段特征:过渡、探索、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应的时间在表格中就可找到每个时期的阶段特征不同,国家相应的政策措施也不同,教师从整体把握这些关键点,学生在复习中自主构建就有了方向。

针对本题考查的方向,涉及“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教师要提升到探讨农村改革带来的影响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高度上,格局决定未来,眼界决定高度。讲述殖民侵略,也要进行联系:谈到英国在亚洲的殖民侵略印度,必然涉及英国在北美建立广阔的殖民地并进行殖民侵略活动讲到后来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定要说说美国的独立战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讲述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大肆进行殖民活动,也要追根溯源谈谈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殖民活动,进而与英国对比有何不同。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构建知识体系,分析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连贯性、有序性。切不可孤立的罗列史实、割裂史实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理解历史史实的中的“变化与延续”、“局部与整体”,并且能够合理解释史实,否则会出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断裂,知识运用的断层,长远看来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案例二:

2017呼和浩特中考21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和进取毫不相关也!

﹣﹣《天工开物》

(1)材料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

(3)说明《天工开物》所反映出的时代特点。

本题综合考查明清文化中的科技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范围涉及《天工开物》的创作背景、著作内容以及形成的历史地位等。从题目的考查,联系平日的教学,学习明清科技成就这一内容时,可以有学生自主梳理内容并完成列表并完成列表:

名称

作者

内容

地位

特点

《本草纲目》

医药学著作

李时珍

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一万一千多个;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

总结性、图文并茂、传统科技处于领先地位。

《天工开物》

综合性科技著作

宋应星

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徐光启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关于表格中涉及的名称、作者、内容、地位,教材上表述明确,只需要认真阅读文字,仔细梳理脉络,通过归纳总结亦可得出。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思考什么?通过找出三位科学家身上的共同经历,概括科技著作的来源;通过概括三部著作的内容,归纳出明朝科技著作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总结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通过明朝科技著作的特点的概括,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入挖掘科技著作反映的时代特征和科技著作出现的原因。情况允许可以进行中西方科技的对比。

归纳如下:

来源:自身努力结合生产实践;著作特点:总结性、图文并茂传统科技、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总结性、实用性、来源于经验、缺少实验和对事物规律的探索、服务封建社会、没有推动社会转型、传统科技领先世界、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时代特征: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纵观呼和浩特两年三道考题,如果教学中做到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层层铺垫、并归纳总结,那么学生在考试中可以顺利解答,在2016年质量普查考试和2016年中考中,均有类似的题目出现。在授课中,教师可以将这三道考题归为同类题,引导学生找出相同与不同,并自主构建联系、探寻规律、归纳总结,并在联系知识的同时学会迁移知识。同样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中国古代其他历史时期的科技文化的复习。

历史的学习离不开阅读课本,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笔者每两周会抽出固定的时间,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阅读:

首先,通读教材,包括目录、课本正文、史料研读、图片解说、文下注释、知识拓展、历史大事年表等。整体上把握教材,做到心中有纲。其次,建立知识框架结构、理清脉络。历史知识十分丰富,如果总体上没有框架结构的支撑,就会陷入迷茫之中,正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三、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填充重要的内容,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影响、特点、性质等。同时类比对比,通过对历史史实、历史现象的把握归纳总结规律、探寻方法、得出启示。第四、建立必要的学科之间的联系。正所谓“文史政地不分家”,阅读是学习历史基础,悠久的历史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课中涉及的大量地图、地理概念、时空概念等。历史与物理也存在密切的联系,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引发的社会进步(三次科技革命),都源于科技这股强大力量的推动(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历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参考文献:张 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 [J].全球教育展望, 2016 (4)

上一篇: 劳动监察丨我市公布今年第二期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下一篇: 关于公布2023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暂行标准的通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