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365网友整理的历年邓论单选

365网友整理的历年邓论单选

365网友整理的历年邓论单选365网友整理的历年邓论单选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A)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B.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C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A)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B.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C.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D.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2.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B)

A.提出实事求是 B.强调解放思想C.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B)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B)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D.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5.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依法治国C.保证社会公平 D.保持社会稳定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C)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B.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

7.邓小平指出,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不是鼓虚劲。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所谓鼓实劲,不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B)

A.真正调动人民的积极性B.按客观规律办事C.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创造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条件

8.我们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因为我国(C)

A.是社会主义国家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9.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一般采取(C)

A.合作制B.合伙制C.公司制D.个人业主制

10.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A)

A.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B.有国家宏观调控的C.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的

D.把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的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宏观调控下使(A)

A.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B.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

C.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辅助作用D.计划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C)

A.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所有收入

C.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D.劳动者的所有个人收入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属于(A)

A.集体经济B.股份制经济 C.国有经济D.民营经济

14.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科学地阐明了(C)

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殊性B.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C.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D.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5.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我国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C)

A.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B.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基本框架

C.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

16.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C)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C.科学技术现代化D.国防现代化

17.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D)

A.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B.思想保证的重要标志C.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D.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8.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C)

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B.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19.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C)

A.九条方针B.六点构想C.八项主张D.三个立场

20.我国外贸易中的出口战略是(A)

A.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B.以量取胜和市场多元化C.出口企业放开经营和自由竞争

D.以深加工产品和技术产品为主

21.在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中,我们要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D)

A.特别优惠B.严格监管C.减税让利D.国民待遇

2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B)

A.党的宗旨决定的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纲党章规定的

2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2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25.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B)

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科技与创新 D 纷争与*

2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D)

A 形成阶段 B 发展阶段 C 成熟阶段 D 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7.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B)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同 C 政治体制不同 D 资源配置方式不同

28.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D)

A 以公有制为主体 B 按劳分配 C 人民民主专政 D 生产力高度发达

29.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C)

A 科技 B 文化 C 经济 D 民主

30.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

A 改革 B 道义上和政治的一致 C 阶级斗争 D 个人利益

3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A)

A 前提 B 目的 C 动力 D 手段

3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D)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实现四个现代化 C 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D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A)

A 公有制经济 B 国有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 D 股份经济

34.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A)

A 资本或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B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 C 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

D 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

35.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D)

A 放权让利,政企分开 B 实行承包制 C 进行企业改制,全面实行私有制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6.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B)

A 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B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C 改革和开放的关系D 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7.市场机制的核心是(C)

A 供求机制 B 竞争机制 C 价格机制 D 风险机制

38.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B)

A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B 政企职责分开 C 处理好党政关系D 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9.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A)

A 按生产要素分配 B 按资本分配 C 按能力分配 D 按技术分配

4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C)

A 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 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所有收入C 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D 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41.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B)

A 合理化、制度化 B 制度化、法律化C 法律化、现代化D 有序化、制度化

4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

A 国务院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3.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D)

A 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B 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C “一国两制”,统一祖国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其中关键是(C)

A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45.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式是(D)

A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B 真正的不结盟 C 通过联合国调解 D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6.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B)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 长期的基本国策C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D 当前的权宜之计

47.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A 思想建设 B 组织建设 C 作风建设 D 制度建设

48.在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中,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C)

A 民族发展 B 民族自治 C 民族平等 D 民族独立

49.东欧巨变和苏联在解体的直接原因是(4)

①苏东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着缺陷②苏东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种种端

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④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

50.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B)

A把国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同中国现代化的实际相结合

B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同中国革命的全体实践相结合C彻底批判经验主义D彻底批斗主观主义

5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要领是在中共(C)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52.在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对失的标准中,最基本的是否有利于(A)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

53.检验真理的标准是(D)

A中央文件B宪法C生产力D实践

54.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D)

A惩治腐败B实现四个现代化C发展生产力D改革开放

5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A)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6.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

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D基本原则

5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目标是(C)

A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8.股份合作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D)

A私有制经济实现形式B民营经济实现形式C国有经济实现形式D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5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B)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国有企业改革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D调整经济结构

60.从根本上说,避免两极分化的条件和基础是(D)

A社会保障制度B国家宏观经济调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

6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C)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62.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经济总量平衡是指(A)

A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B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的平衡C国民经济总体结构平衡D积累和消费的平衡

6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大原则是(D)

A按劳分配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C社会公平D共同富裕

64.我国的政体(B)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5.法律是依法治国的(B)

A表现和形式B前提和基础C内容和本质D手段和目的

6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C)

A爱国主义B马克思主义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

6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A)

A本质上是统一的B内容一致,形式上不同C内容不相同,本质上有差别D内容形式上有差别,本质上也不相关

68.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C)

A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

C建立经济特区D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69.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C维护国家主权和平共国家利益放在首位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70.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

A一个中国原则B两岸实现“三通”C两岸关系良好D“一国两制”方针

71.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即(D)

A分而治之B共同治理C和平共处D共同开发

7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C)

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C工作路线D思想路线

7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D)

A、改革开放B、发展才是硬道理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解放思想,事实求是

74.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

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A)

A、本质B、优越性C、目标D、基本特征

75.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B)

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7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B)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D、建立经济特区

78.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D)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C、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79.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D)

A、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B、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C、实行规模经营 D、发展科技和教育

8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D)

A、实行公司制 B、实行股份制 C、抓大放小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D)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C)

A、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B、改革与发展的关系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83.健全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的价格形成机制是(A)

A、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B、国家制定价格为主C、计划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 D、供方自由定价

84.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C)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化生产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85.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3万元,他的收入属于(B)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技术这一要素进行分配

86.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

A、基本方针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略 D、指导思想

8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B)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民主专政

88.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D)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89.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B)

A、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B、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C、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 D、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90.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A)

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外交关系

91.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D)

A、一极独霸世界 B、两极格局对峙 C、三足鼎立 D、多极化

92.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D)

A、行政管理权、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C、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 D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93.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B)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 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

94.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B)

A、讲学习、讲党性、讲纪律 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C、讲学习、讲纪律、讲团结 D、讲政治、讲纪律、讲党性

95.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社会稳定

96.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C)

A、萌芽、酝酿阶段B、初步形成阶段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D、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相关试题推荐=

=相关文档推荐=

上一篇: ​人不吃,饭到底能活多久?史上最长382天!
下一篇: 社工奖学金申请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