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作和战斗力的基饳。而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涉农村庄地域面积广,人口部分迁移,村级党组织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社会自治的需求与能力不相配,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服务与管理碎片化等问题,村庄治理模式有待创新。
党建引领,探索村庄治理创新模式。以基础党建工作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群众生活实践,精准把握社会需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实行支部项目化管理、核心价值观宣传、困难帮扶、文化宣传等工作,探索和形成能够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促进和谐村庄建设的自治举措。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满意的服务体系。强化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和手段,结合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打造集党建、就业、社保等诉求反映、政策咨询、民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网络平台。畅通双向反馈渠道,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升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扩大村庄事务参与和监督,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多方参与,凝聚社会治理的整体合力。在切实履行村里党总支主体责任的基础上,注重激发村庄资源与力量。引进社会组织,强调以民生为导向,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教育、培训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激发社会活力,提升民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发挥志愿者队伍、党员等多方作用,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弥补传统村庄服务供给不足,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