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社工考研 || 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考研概况

社工考研 || 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考研概况

社工考研 || 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考研概况一、学校简介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

硕士社会工作属于哪个大类_硕士社会工作专业_社会工作硕士

一、学校简介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

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西城校区占地 12.3万平方米,大兴校区占地 50.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 48.8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正按照“大兴校区建成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城校区建成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科技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的“两高”布局目标加快推进两校区建设。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52.9万册、电子图书185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52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高校。

学校坚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定位,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管、理、法、艺等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博士、硕士和学士多层次培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校。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科设置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理学和艺术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有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另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各类在校生1084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713人,硕士研究生2178人,博士研究生56人,成人教育学生766人,国际学生132人,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从全日制到国际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学校名师荟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060人,其中专任教师66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25人,教授140人,博士生导师46人。

二、学院简介

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5系、4所、5中心、5基地,即工程管理系、工商管理系、法律系、公共管理系、社会工作系;工程管理研究所、工程法律研究所、房地产法律研究所、经济管理与人居环境研究所;MBA教育中心、经管学院实验中心、经管学院培训中心、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创新创业课程中心;北京市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市大学生城市文化教育基地、法学实训基地、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和模拟法庭。

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社会学四个一级学科,涵盖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MEM)、工商管理(MBA)、社会工作(MSW)三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法学、社会工作、工商管理、城市管理6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工程管理专业2008、2013、2018年三次通过住建部评估,并获评优秀,工商管理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教育部评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中6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8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50%以上为双师型人才,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师德先锋1人,北京市青年名师1人,北京长城学者1人,北京科技新星1人。学院还聘请中国工程院肖绪文院士担任名誉院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和客座教授。

硕士社会工作属于哪个大类_硕士社会工作专业_社会工作硕士

三、专业简介

2014 年获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5 年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以来,本学科依托学校建筑工程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社工专业本色的同时,形成了社区营造、社区规划和社区建设的专业特色。就业去向主要为专业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因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实务工作能力强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社会工作既是一种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方法,又是一项有效的社会制度安排。本学科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乡村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领域对于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突出培养应用型高级实务社工人才。本专业大力创新培养模式,积极参与城市保护与更新,如北京西四北古都风貌整理与复兴、城市副中心通州南大街复兴规划等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通过理论探讨、课题研究、境内外实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体悟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提升专业技术和能力。本学科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社会工作学习和研究平台,曾获国家级挑战杯大赛北京市特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北京建筑大学优秀教学奖和北京市西城区社会工作奖励多项,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了一批专著和特色专业教材,发表了15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本学科投资200余万元建成现代化的专业个案、团体和社区实验室,同时完备了个案督导室、沙盘治疗室、家庭治疗室等配套设施。开发、建设了北京市丰台区睿达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市悦群社工事务所、北京市亲民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禁毒协会、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月坛街道办事处等多个校外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临床社工训练平台已经初具规模。

本学科(类别)共设置3个招生学科方向:(1)城市发展与社区营造;(2)临床社会工作;(3)社会服务机构管理,是有志于听从心灵呼唤、从事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或者实务工作、修养社工精神品质、提升职业素养、实现专业梦想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考生报考的理想选择。

四、考情分析

1. 初试科目: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

科目二:英语二(满分100分)

科目三:社会工作原理(满分150分)

科目四:社会工作实务 (满分 150分)

2. 复试内容:(1)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2)专业英语

(3)专业面试

3. 培养情况:(1)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

(2)学费标准 8000 元/学年。

4.2020年考试情况:

(1)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为:

硕士社会工作属于哪个大类_社会工作硕士_硕士社会工作专业

(2)招生及录取情况:

2020年共计招生19人,其中录取推免生0人;录取统考生19人,包括全日制考生15人,非全日制考生4人,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28分。

(3)考生须知2020年之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设置于文法学院,2021年开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该校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仅招收全日制考生。

5. 参考书籍

(1)初试专业课考试范围

原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

实务: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2)复试参考书

《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王思斌,高教出版社,2011。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年版。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年版。

五、学术队伍

本学科学术队伍由一批校内外较为知名的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通过选派社工系教师前往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南威尔士大学等境外高校学习深造、形成了注重本土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科研团队;同时,通过聘任校外的行(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充实师资力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外专家库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上一篇: 社工考研 || 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考研概况
下一篇: 2022年两会十大社会热点话题出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