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
近百年来,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各种研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解释了学习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它们列出了清晰的原则,教师可以使用这些原则来帮助学生学习。学习理论可用于支撑课程并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最常见的学习理论分类为:认知,行为,动机和精神分析等。
01
认知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专注于认知的发展,或“思维如何构建知识”。认知学习法通常认为,学习过程是通过经验、试错和对想法的思考来发展头脑中的理解和知识的。当一个人感到困惑时,他就处于一种认知失调的状态。当他们理解了一个话题,他们就达到了认知平衡。
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研究的特殊兴趣是出于将儿童的认知发展看作是沟通生物学与认识论的桥梁,他认为通过对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了解可以揭示整个人类认识发生的规律,从而建构起他的整个学说“发生认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信息是在大脑中被“建构”的。我们经常将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与行为主义学习过程进行对比。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需要通过尝试、错误和逻辑来发展真正的理解,而行为主义者则认为通过教育工作者向学生传递新信息来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使用先验知识。我们将考虑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以及我们的新信息如何有助于或挑战我们现有的知识。
如果一些新的信息挑战了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我们就需要修正对世界的现有理解以修复它们。如果一些新信息基于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新知识叠加到旧知识上。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知识通过经验进入我们的思维,我们对世界的运作方式越来越复杂。
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建构主义的概念。然而,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我们首先通过社会互动学习新信息,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这些新信息内在化。
最著名的社会建构主义者是列夫·维果茨基。维果茨基的学习理论认为,我们通过“外部语言”来学习,比如当我们大声说话来解决问题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我们发展出了“私下语言”,使我们在脑海中畅所欲言,从而使学习过程内在化。
维果茨基还认为,学生在与“知识渊博的人”互动时学习效果最好。知识渊博的人可以为语言使用和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建模。通过接触他人的解释和建模,学习者可以看到他人的观点和解释。这些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批判和改进我们自己的思维过程。
维果茨基的第三个贡献是“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这一理念强调,学生需要被教授一些很难让他们独自完成的东西,但在知识更渊博的人的支持下是可以实现的。
当我们在最近发展区学习时,最佳学习就发生了。
3、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但不认同社会建构主义关于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作用的观点。相反,认知建构主义者完全关注内心以及它是如何随着时间发展的。社会建构主义可能更相信学习的“培养”,认知建构主义则更相信学习的“天性”作用。
例如,让·皮亚杰等认知建构主义者将学习者称为“孤独的科学家”。他们可以走遍世界,通过反复试验来学习。通过探索周围的环境,学习者会有新的发现,可以帮助他们在诸如重力如何工作,树木如何生长以及如何使用精细运动技能等问题上达到连贯和合乎逻辑的立场。
让·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常涉及建立科学和发现学习实验,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例如,玛丽亚·蒙特梭利认为应该给予学生学习的技能和丰富的学习环境。然后,尽量不干涉学生做实验。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这只是学习经历的一部分,也能帮助他们了解为什么某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不通。
4、布鲁姆的学习领域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课程论专家本杰明·布鲁姆发展了他的学习领域理论,以解释低阶表面学习方法与高阶认知方法之间的差异。高阶学习倾向于使学生表现出对某个主题的更深入的了解,以及更强的将其应用于现实世界的能力。低阶学习包括以更简单、更缺乏创造性的方式复制已有知识的能力。
布鲁姆创建了他的“学习分类法”,以展示学生的工作中可以展示的不同层次的学习:
5、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是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于1988年首先提出来的,它以Miller等人早期的研究为基础。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大脑“认知架构”的认知理论。
通俗地说,这个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工作记忆一次只能储存一定数量的信息。如果我们一次给学生提供太多的信息,他们的大脑就会进入“认知超载”,学习就会放缓或停止。
这一理论的实际含义是,教师应该以小而易管理的“知识块”来教授信息。
有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
6、多模态学习理论
多模态学习理论(也称为CTML:“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关注的是我们如何在一个基于屏幕的技术时代学习。根据这一理论,人们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学习:听觉和视觉。
为了帮助学习者,必须确保我们的听觉和视觉输入是:
为了帮助教师,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国际多媒体学习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开拓者理查德·梅耶提出了10种理想的教学策略,用于使用技术进行教学:
7、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受到让·皮亚杰学习理论的启发,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了他的学习阶段理论来解释孩子的道德是如何随着时间发展的。和让·皮亚杰一样,科尔伯格认为,只有当孩子们的大脑发育到足以认知地处理这些问题时,他们才能学会某些任务和能力。
然而,科尔伯格专注于道德发展的各个阶段:
8、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理论假定学习者在他们所学习的事物中寻求结构和统一。为了更好地理解被分析的事物,我们希望能够看到“全貌”。当我们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时,我们就没有足够的整体理解来真正做出明智的决定或发展深刻的批判性洞察力。
这个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由于对事物的理解不完全,我们只能做出微小的、与环境相关的推论。有了完全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做出更灵活、更明智的决定。
对于教育者来说,格式塔理论提出了我们应该遵循的五个组织原则:
9、实用主义教育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了做事的重要性。实用主义理论家认为,任何被学习的知识都需要有一个目的。我们也称实用主义者为“功利主义者”,因为任何东西都需要有效用。
对于教师来说,实用主义的方法意味着我们创造具有实际效果的课程,并且最好能产生可以应用于学生校外生活的结果。
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实用主义教育者中非常流行。他们认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建立、创造和开发可以在课堂之外使用的实物产品。数学的,科学的,或其他方法在建设中应该有直接的联系到课程。
02
行为理论
行为理论并不关注在神经学或发育水平上大脑发生了什么。相反,它们只关注可观察到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者的方法,除非有可以看到、听到或衡量的切实的行为改变,否则什么也学不到。
10、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伊万·巴甫洛夫在20世纪早期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该理论表明,如果我们将两件事物视为通常是相互接近的,我们就会学会将它们联系起来。换句话说,如果一件事物通常成对出现,我们会将一件事物与另一事物关联起来。
巴甫洛夫在他的狗身上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证明他可以训练狗的大脑。在这个实验中,他在喂狗食物之前摇了摇铃。不久,他意识到狗会在铃响后因为期待食物而分泌唾液,而不管食物是否会到达。
这个实验表明,我们可以训练我们的大脑对刺激无意识地做出反应。狗的唾液分泌不是故意的。相反,这是一种潜意识的反应,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狗的大脑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做出反应。
约翰·沃森证明了经典条件作用也适用于人类。沃森通过将动物与巨大的噪音联系在一起,成功地让孩子们害怕动物;同样,通过慢慢地将恐惧与不好的事情分开,也让他们不那么害怕恐惧。
11、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典条件反射表明,有些东西是在潜意识中学习的,而操作性条件反射表明,同样的原则也可以用于有意识地学习东西。
最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家是B.F.斯金纳。他发明了一种叫做“斯金纳箱”的装置。
斯金纳箱是一种训练猫通过按压盒子旁边的杠杆来接触食物的装置。一开始,猫不知道怎么弄到食物。他们在箱子周围乱划,想找到进去的路。但最终,它们发现杠杆能让它们获得食物。最终,这些猫变得足够聪明,它们可以随意按下控制杆。这些食物被用作正强化来训练猫。
斯金纳的实验表明,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积极的强化或惩罚,我们就能学会以特定的方式行事。和巴甫洛夫一样,斯金纳在学习中表现出了联想、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力量。在斯金纳看来,正强化或惩罚与某一结果之间的联系将允许教师塑造孩子的行为。
03
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互动、交流和语言使用在学习发展中的重要性。社会和文化学习理论认为,你说话的方式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同样,你与同龄人和知识更渊博的人的定期交流可能会对智力发展产生因果影响。
12、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表明,学习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发生。他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班杜拉做了一系列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来证明他的理论。
在一个波波娃娃实验中,班杜拉设计了两组学生: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的孩子观看,而成年人则平静地玩洋娃娃。测试组观看了一名成年人与玩偶进行攻击性的游戏。
其结果是,当孩子们有机会玩洋娃娃的时候,看到大人玩得更有攻击性的那组孩子在轮到他们的时候玩得更有攻击性。
13、社会文化学习理论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建立在维果茨基关于社会学习的思想之上。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强调文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根据这一理论,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为了确保我们以“文化敏感的方式”进行教学,我们应该确保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方式:
著名社会文化理论家芭芭拉·罗格夫创造了“认知学徒”一词。罗格夫发现,危地马拉的一群土著居民的学习方式与西方人非常不同。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与父母和家人一对一的互动来学习。他们没有上正规的课程,而是在部落的日常工作中扮演“学徒”的角色。
这个例子说明了不同文化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作为教师,意识到这些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以确保我们的教学方法是适当的。
14、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当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时,学习效果最好。根据这一理论,学习者不应该在教室里学习,而应该在工作场所或现实生活环境中学习,在这些环境中,所学的新信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情境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莱夫和韦格纳认为,学习者在观察和吸收新信息的同时,应该从情境的外围开始学习。他们可能只是从观察或帮助开始。随着他们对新信息的自信,在如何完成任务,如何使用专业语言方面,他们慢慢成为任务的中心,直到他们在工作中成为平等的伙伴。
15、基于游戏的学习理论
基于游戏的学习理论认为,游戏是支持学习和幼儿发展的有效机制。最早认为游戏有助于学习的理论家是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福禄贝尔认为玩耍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新的信息和新的知识。他们通过游戏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信。
后来的当代教育理论家,包括施泰纳、蒙特梭利和雷吉欧·艾米利亚,都对玩耍的好处进行了论证。同样,森林学校运动强烈提倡户外活动对儿童发展的益处。
基于游戏的方法有很多好处,包括:
基于游戏的学习理论最近被应用到数字游戏领域,理论家认为,传统游戏的好处也可以通过在数字设备上玩来获得。
16、连接主义
连接主义是为互联网时代提出的一种理论。考虑到互联网是一种社会思维(也被称为分布式认知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当连接到互联网上时,他们可以使用论坛、维基和博客为在线的动态知识体系做出贡献,但也可以从中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
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其他人联系在一起(并参与在线知识交流),我们同时为自己的思想和在线社会知识添加了新的信息。
04
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潜在的心理驱动因素控制的。学生和老师可能不清楚或不知道心理问题,但仍然影响新的学习。因此,心理动力学方法认为学习受到潜意识而非意识因素的严重影响。
17、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认为儿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欲望和性欲望驱动的。他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一系列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孩子都需要克服挑战,否则就有可能在他们的余生中被困住或“固定”在该挑战上。
弗洛伊德理论的阶段是:
在教育方面,我们倾向于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评判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精神分析来理解为什么学生有控制问题、依赖问题或虚荣心问题。
18、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埃里克森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为基础,但对性的强调却少得多。埃里克森创立了一系列以心理-社会而不是心理-性发展为重点的阶段。
埃里克森的阶段是:
心理社会理论可用于教育中,以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年龄段应重点关注的主要挑战。例如,在学龄阶段,教师应该集中精力帮助孩子培养一种社交能力和学术能力,以避免产生自卑情结。
05
人文主义理论
人文主义是一种强调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哲学。它认为人类的繁荣和生活质量高于被认为是迷信的宗教或神的利益。它还认为所有人都有“能动”,也就是说我们都应该有选择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自由。
19、人文主义教育理论
人文主义应用于教育时,强调两大支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展了他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了当学生感到安全、有保障和受到良好照顾时,他们将会学习得最好。当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将成为更有创造力和自信的学习者。
层次结构如下所示:
另一位核心的人文主义理论家是卡尔·罗杰斯。罗杰斯认为,学生有一种天生的学习意愿。他称之为“实现倾向”。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让路,让孩子们学习。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提供给他们“学习的自由”。
此外,罗杰斯认为,当老师对学生的能力有很强的信心时,学生的表现会最好。罗杰斯声称,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换句话说,老师需要始终认为学生有能力自我提高,即使他们今天一整天都表现不好!比如可能是在一个学生艰难的一天结束时告诉他:“我相信你明天会做得更好。我期待着你明天向我展示最好的自己!”
20、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这是让·保罗·萨特那本概述存在主义主要思想的著作的书名。对存在主义者来说,没有比人更高的神。因此,人类必须面对生活中的两个事实:
1、生活的意义在于我们如何创造它。如果没有上帝赋予生命意义,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的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找到生活的意义是我们的职责。教育的目的是用技能和知识武装学生,让他们走向世界,为自己创造有意义的生活。
2、我们注定要做出选择。存在主义者强烈相信选择的自由。没有人能控制我们的选择。没有更高的力量指导世界和我们的行动。所以,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选择。这样做的结果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教给学生基于基本原则做出道德决定的技能,如“不伤害”和“以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
06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教育理论关注教育在构建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大多数社会学方法倾向于关注权力、权力在谁手中以及权力在社会中如何分配。因此,社会学理论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是如何以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公平的世界的方式教学。
21、后结构主义理论
后结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权力结构分布在我们的课堂中。后结构主义者希望确保课堂上的语言是包容性的,以确保教育是社会公正的。
放眼望去,权力无处不在。例如,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我们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
对于一个后结构主义教育者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反思我们课堂上的语言,人工制品和文本并确保它们是包容性的。
当课堂的语言和图像是包容性的,来自少数族裔背景的学生将会感到更多地被纳入课堂,产生归属感,因此更容易学习,提高他们的声音,并成为我们未来需要的强大而公正的社会成员。
22、教育批判理论
教育的批判理论方法类似于后结构主义方法。这种学习理论认为,批判权力如何在课堂上运作,边缘化和伤害少数族裔学生非常重要。
然而,批判理论方法的关注点略有不同。
教育的批判理论方法侧重于倡导工薪阶层的少数民族。换句话说,当后结构主义者关注包容性语言时,批判理论家关注的是推动被压迫人民的信仰体系。
例如,一个批判理论家可能:
23、进步民主理论
进步民主理论认为,应该创建一个民主的、赋予学生权力的课堂。这是对教育系统的一种反应,这种教育系统狭隘地把教学视为为学生提供知识,使他们成为经济中的工人的一种手段。
最著名的进步民主教育家约翰·杜威同时也是一位建构主义者。所以,你会在这个理论中看到很多建构主义的价值观。鼓励学生通过发现方法学习,并完成基于项目的任务。
然而,这一理论也非常关注学生赋权。所以,一个进步民主的教育家可能会:
07
循环学习理论
循环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以循环的方式发生。在每一个循环中,学习者都有一个积极的体验,并对这种体验进行反思,从而使下一个循环变得更好。
24、科尔布的经验学习理论
科尔布的经验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一种循环的模式。通过每一个周期,学习者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在科尔布的经验学习周期中可以发现一些直接来自建构主义的术语:比如“同化”和“适应”知识。
以下是他的体验式学习周期中的步骤:
具体的经验:学生通过具有具体的经验开始学习,他们可以吸收新的经验来学习; 反思性观察:学生反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内容。他们思考这种经验如何教给他们一些东西; 抽象概念化:学生提出关于他们所观察到的假设。为了检验他们的假设,他们提出了一个游戏计划来检验他们,以试图证明或反驳他们的新假设。 主动实验:学生在新情况下尝试他们的假设,以了解他们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基于这些经验,循环再次开始:新的经验,导致反思,导致抽象,然后尝试新的经验。该循环无限期地继续。
科尔布的经验学习理论根据他对学生的观察提出了学习方式。科尔布认为,不同的人更喜欢体验学习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喜好,可以拥有以下学习方式:
发散:发散学习型的人喜欢有具体的经验,然后对它们进行反思(周期的前两个步骤)。 吸收:吸收学习者喜欢花时间观察和发展假设(周期的第2步和第3步) 融合:融合的学习者喜欢创建抽象的想法,然后对其进行测试(周期的第3步和第4步)。 包容:包容者喜欢做事。他们是那种学习者,他们花费所有的时间进行实验并跳入现实生活中。他们专注于学习周期的第4步和第1步。
25、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
螺旋式课程模型是由杰罗姆·布鲁纳提出的。这个模型是建构主义的,这个模型是建构主义的,但由于它非常强调学习的“循环”。
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提出,主题应该在整个工作单元、学年,或者无论学习情况如何,都要反复学习。每次重新学习内容时,学习到的信息就会更详细,老师也会给场景增加更多的复杂性。
这种方法的一些中心思想包括:
08
学习风格理论
学习风格理论强调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一概念要求教育工作者反思区分的重要性:用不同的方式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教授相同的内容。
然而,学习风格理论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反对,比如弗兰克·科菲德。这些反对学习风格的学者强调,学习风格理论的科学依据非常少。
例如,科菲德认为,我们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学习风格,但最多是学习偏好。个人偏好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生活而产生,而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使我们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人学习得更好。
换句话说,我们都有能力以任何方式学习,但我们中的一些人出于某种原因,更喜欢以某种方式学习。
26、成人教育学
成人学的学习理论认为成人学与儿童学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出不同于儿童学的成人学的独特方法。
这一理论认为,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与儿童截然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学习环境。
该理论的提出者马尔科姆·诺尔斯提出了他所谓的成人学习者的五个“假设”:
在这五个假设的基础上,诺尔斯提出了成人教育学的四个“原则”:
27、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我们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些人通过一种学习方式学得最好,而另一些人通过另一种学习方式学得最好。
根据加德纳的观点,“智能”有七种类型。所以,如果你不擅长读书,也许你仍然很聪明,只是需要用另一种方式学习。
这是加德纳提出的七种学习方式:
加德纳的理论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挑战,他们无法根据以上的学习风格,真正识别出学习能力中内在的、可测试的差异。
28、数字移民/数字原住民
马克·普伦斯基的“数字原生代”理论认为,在现代科技环境下长大的人,其大脑的固有结构与老一辈人不同。这将对21世纪的教与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深刻的区别是,数字原生代并不以线性方式学习。虽然我们都是通过阅读书籍和从头到尾遵循既定课程来学习,但数字一代的学习方式不同。他们通过“超文本”学习,他们将遵循不同的思路以非线性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跳跃。
同样,由于数字原生代的学习模式是偶发的、非线性的,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可能比数字移民短得多。数字原生代会扫描并寻找关键信息,而不是自上而下地阅读。
多模式文本的普及也意味着数字原生代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视觉和动画学习,而不仅仅是文本。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原生代”的概念被批评为缺乏科学依据,甚至连普伦斯基都已经不再使用它了。然而,这是一个常用的概念,用来描述老一代和年轻一代之间明显的学习风格差异。
09
学习动机理论
29、成长心态
德韦克提出,学生可以有两种学习心态:成长心态和固定心态。
成长心态是一种学生认为进步和成功是在他们的控制之下的心态,只要他们付出努力。
固定心态是指学生认为进步和成功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他们相信自己的智力是固定的,即使付出一些努力,他们也不可能变得更聪明。
德韦克认为,学生需要被教导培养成长型思维,才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学生不需要苛求完美,只要循序渐进的自我提升,经过时间的积累,才能实现较大的长期成长。
30、自决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由德西和瑞安创立,旨在扩展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概念。他们确定了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执行任务的动机:
自决理论表明,满足自己能力、自主性和社交关联性的孩子自我感觉会更良好,从而获得发展、成长和成功的动机。
3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运用“沉浸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教学水平与成效。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学习与沉浸体验的关系,寻求利用沉浸理论提高教学的新途径。
人们在运动和玩视频游戏时经常会遇到这种状态。为了达到这种状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结语
教育中的学习理论有助于教师提高实践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你认为拥有最扎实的研究基础的学习理论,并研究它们可以为改善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来源 | helpfulprofessor、百度百科
美编 | 嘉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