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个人观点:史地所今年的题出的偏而不难。
所谓出的偏体现在两点:一是出现了画图题。二是论述不像之前出现一个具体的史地问题让考生分析,而是要求考生论述所看过的学术著作。
所谓不难是,因为画图题原文出自《水经注》雍水相关内容,从文本难度上看属于适中。另外画图题虽是在近几年硕士考试中头一次出现,但该题型却曾出现在考研复试和考博笔试中。而雍水的绘制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绘图题(如唐十五道分布图、黄河变迁图,汉长安城市布局图等)还是相对简单的。
而论述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学术热点的关心以及对学术著作的阅读积淀,此题也符合选拔研究性人才的目的。但对于备考时间短,只关注官方参考书目的考生是一次打击。这也反映出史地所的招生目标是前者而非后者。且此前史地所也曾出过写出谭先生的文章名称和内容、陈桥驿先生的史地成就等类似问题,也是更着重对学术性而非知识性的考察。
说出了我的总观点,下面我想从每个题目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1、句读,名解,划分层次
这个题也是这个问题下讨论比较热烈的一个题,对某学长的资料有人提出了质疑态度。且不论该学长已在史地所毕业多年,就算真的出现如某些人猜测的那样事,那就属于严重的研招事故,相关人员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当然造谣造成恶劣影响同样需要负法律责任)。
单就文本来说,《水经注》的序言是史地研究中的重要篇目,作为题目出现可在意料之中。21年考研文言文出现的是《太平寰宇记》自序,22年是《水经注》的序言也是对前一年出题形式的某种意义的延续。未来考生备考时可能根据规律要关注其他史地史书的开篇也无可厚非,但后续是否会按该规律继续出题,现阶段无人知晓(正如22年考生恐怕都会准备地名题吧,但并没有考)。
所以说某位学长资料里故意透露真题实是捕风捉影,若该学长临考前出一份什么十篇文言文押题密卷,里面恰巧有一篇比较偏的古文,而又恰巧又在真题里考到,这样还可以合理怀疑。而训练的《水经注序》出现在试卷上,无疑与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砸中考研政治选择考三大法宝是什么差不多。考到了是复习到位+运气好,考不到就当是提高自己古文阅读能力。
刚才说的是句读,下面说一说两个名词解释。《水经》和《职方》都是属于较早的史地相关文献,但其地位却是比较高的,应在复习范围内。即使没有专门复习,结合《水经注》、九州等相关内容也可以答个七七八八,拿个一半的分问题应该不大。(如果说《水经注》、九州这样的都没复习到,那实是复习不到位了)
划分层次这个题出的比较有新意,考察目的还是看考生对于古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句读做得好这个题问题也不会很大。只要能看懂文本,这个题基本就算送分了。
(太晚了有点困了,有时间继续更,这里先说一下后续对画图题的观点:该题核心考察的是古文阅读能力,古文能读懂,图基本就出来了,而古文阅读能力恰巧是史地研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2、画图题、历史卷文言文翻译
把这两个题放到一起说,是因为这两题与《水经注序》一起共同组成了本次考研初试的所有文言文阅读题。
首先说一下让考生们吐槽最多的画图题。诚然,该题目的出现几乎让所有考生措手不及,但正如前文说过,这个题型并非无迹可寻。画图本就是史地专业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对未来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另外该题的本质还是考察考生对文言文的阅读,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一点在之前招生宣讲会上也明确提到过。
其次是历史卷的文言文翻译。这个题基本上是送分题,不仅与今年史地卷的两篇文言文难度不在一个难度上,应该也是史地所近几年出的最简单的文言文阅读。没有很晦涩难懂的语句。应该是为了平衡考卷难度。
上述三题在选历史卷的考生的试卷上占到了160分,总分的一半以上。除去历史卷翻译题,剩下两题在选地理卷考生的试卷上也占到了120分,也有40%。可见史地所对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的重视。
3、简答题
可能是为了平衡整张试卷的难易程度,今年简答题十分基础。第一个著作题可视为对20年考察著作的延续,但难度远远小于当年。第二个高级政区沿革,第三题三次北人南迁属于基础知识中的基础了。只要认真复习的同学,这三十分应该不会失分过多。
4、论述题
开篇已做过简单评价,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只想说一点,现代历史地理学学术学人也是考纲内的内容。
(要做其他工作去了,先写到这里,有时间对地理卷、历史卷的其他内容进行分析。)
5、历史卷名词解释、论述
把这两个题放在一起说是因为,这两个题今年都出现了一个让众多考生不满的地方:未改考纲的前提下,加入了近代史的内容。
从考生的角度上看,史地所这题出的有些不地道。但史地所近代史题目数量把控的很好,即6个名解中2个近代史题目,2个论述中一个近代史题目。这样的设置从某一角度来讲,是取消了只复习古代史(这里视作至清亡)考生的题目选择权。名解四个古代史,论述一个古代史,只要都作答,也能在不空题的前提下得到相应分数。但考生没有了选择权,这无疑是提高了历史卷的难度。要求考生对古代史的内容复习更加全面。
单从近代史的三个题目来讲,名解中的北洋军阀、伪满洲国应该是属于较为基础的题目,平时对近代史相关内容有所关注的应该不会不知道其指的是什么,只是可能难以做到精确的解释该名词。而抗日战争更是周年纪念热点,今年不止复旦史地所出到了相关题目。抗日战争的内容,从中学历史课到大学政治中史纲的学习都有涉及,也属于基础题目了。
总的来说,史地所历史卷涉及到的近代史相关内容整体较为简单,但由于考生可能没对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复习,故在答案组织上是短板,不易得高分。古代史的4个名解和1个论述,可能只有蔡京算比较冷门的名词,其他题目中规中矩,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基础
不知23考研是否会在考纲中加入近现代史的内容。如果加入了就代表考生需要复习的内容更多了。
(地理卷由于我没选,不敢妄加评论,在询问过相关人员后会进行补充)
6、地理卷
该部分内容为询问本科院校地理专业老师后得出的结论。
总体上没有太难的题目。简答题相对容易,属于基础内容。名词解释除个别内容比较新颖:如气候模拟,这个是研究热门;盐水楔在以前老课本是没有的,可能是新课本新加的(老师原话)。其它都是中规中矩,没有特别难,应该是认真复习都能复习到的。论述题比较开放,且属于常见内容,可以结合历史和现在进行论述,也不算难。
总的来讲,本次试卷的难度适中,出题角度有些偏,但基本符合考纲要求。且从考察应试能力转向了考察学术能力。
个人感觉唯一的遗憾是史地卷对历史自然地理的考察较少(往年的热点黄河变迁没有考,气候变迁算在地理卷有部分体现)。另外就是未改考纲的情况下出现了近代史内容,虽然给考生留出了余地供选择,但不免被人吐槽不按考纲出题。但话说回来,复旦史地所作为全国顶尖的历史学尤其是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殿堂,出现这种情况也能理解,毕竟报名校的风险在报考前应该是要考虑到的。且古代史复习扎实的同学不去选近代史就好了,不会因为出了近代史内容,而让只复习古代史的考生无法作答而空题。
全文大概就这些内容,希望可以帮到以后备战史地所的同学。如分析有不当之处还请指出,我会在思考后进行修改。其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全文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