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金庸和古龙这一代武侠作家之前的武侠小说世界是怎样的?

金庸和古龙这一代武侠作家之前的武侠小说世界是怎样的?

金庸和古龙这一代武侠作家之前的武侠小说世界是怎样的?今日谈武侠小说,我都会为其加上国粹的定义。既是国粹,那便要从历史谈起,因而推荐的武侠小说,我认为但凡能在历史上留名的武侠小说都是值得一读的。横向对比世界,西方有骑士文学

今日谈武侠小说,我都会为其加上国粹的定义。既是国粹,那便要从历史谈起,因而推荐的武侠小说,我认为但凡能在历史上留名的武侠小说都是值得一读的。

横向对比世界,西方有骑士文学,日本有武士道文化,而中国则有独具特色的武侠文化。

武侠小说发展至今已经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衰落,尽然如此,武侠小说也不是到了金古就完结,因而后续虽然式微,但还是决定从头到尾谈一谈武侠小说。

古典武侠

中国武侠小说源远流长,最早的武侠小说可以追溯到《史记》。《史记》中有“游侠”和“刺客”两个列传。上面提到的人物故事,大可当做武侠小说来看待,不乏趣味。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东汉末年的《燕丹子》,故事说的是荆轲刺秦。里面提供了两个重要的武侠要素,分别是“报恩”和“复仇”,为后世武侠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套路。

往前推进,便到唐传奇,中间便有很多武侠故事开始出现。如《聂隐娘》,这部比较知名,如今已经被改编成电影,这部小说写的比较神乎其神,大可看做是中国武侠玄幻的开始。

然后便是《昆仑奴》,写的一个忠仆的形象。主人公背着主人疯狂的奔跑,最后为主人而死。金庸《飞狐》系列中的平阿四,有借鉴这个角色的意思。陈凯歌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啊不,是《无极》中就有昆仑奴这个角色(就是张东健扮演的那个)。

在往前就是《虬髯客传》,写的是“风尘三侠”,李靖、红拂、虬髯客的故事,大家比较熟悉了。

《水浒传》也可以算做是武侠小说,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武侠的最高峰。产生的影响非常的深远。从那以后,中国的武侠人物找到一个正当的理由,可以杀人放火,可以到处抢掠,什么理由?就是替天行道。然后《水浒》为结局提供了一个规范,要么归顺朝廷,要么归隐。

金庸就很聪明,很多故事的最后,主人公都选择了归隐。如张无忌、杨过、令狐冲、狄云、韦小宝等。武侠人物不能在真实的芸芸众生中来表现。

还有一点就是把中华武功美化了。中华武术第一次进入小说就是水浒传,如武松醉八仙,林冲的枪,杨志的刀。

到了清代末年,武侠有了多样化的发展。当武侠和言情结合起来以后,便有了《儿女英雄传》。当武侠与公案结合起来,便有了包公、施公、彭公等。当武侠与鬼怪结合,就有了《聊斋志异》、《种梨》、《崂山道士》等。

以上说的都是传统武侠的历史。武侠小说进入了近现代才是大家所真正熟知的武侠小说。

民国武侠

武侠到了1923年是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年上海出了一部重要著作,向恺然(笔名:平江不肖生)写了《江湖奇侠传》。而河北的赵焕亭则写《奇侠精忠传》。两人并称“南向北赵”。在当年都是国民级的作品。

《江湖奇侠传》拉开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大幕。它有一个大胆的革新,与与古典小说不同,第一次将武侠人物独立开来,将武侠人物请进了“江湖“里。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才有我们后世看到的少林、武当、天山、崆峒、王屋等。武侠人物有了自己区别于真实世界的活动空间。就这一点而言,就是现在充满想象力的架空玄幻故事也没有跳出这个框框。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影响是,它的其中一个章节改编成了电影《火烧红莲寺》。这算是武侠小说/网络小说IP孵化的鼻祖,大大的增加了武侠小说的商业化之路。

民国武侠小说的另一座武侠大家就是李寿民,就是大名鼎鼎的还珠楼主,他的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巅峰——《蜀山剑侠传》(共三十多部)。

这部作品有多牛逼?大可以说,迄今为止,中国武侠小说里,想象力最高的一部作品。据说,就是大师金庸写武侠小说的时候,旁边都会放着一本《蜀山剑侠传》,翻烂了。

其想象力的丰富,打斗描述的精彩,在武侠小说中难有出其右者,对中国后世的武侠和玄幻影响都很大。就是今天的网络小说,都有很多借鉴其打斗的描述。

30年代,武侠小说创作出现了一波高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与还珠楼主一起的还有四个人,他们代表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创作最高成就,也就是所谓的“北派五大家”,即李寿民(还珠楼主)、宫白羽、王度庐、郑证因、朱贞木五位作家

《蜀山剑侠传》开启了剑仙派。王度庐有鹤铁五部曲,即《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铁骑银瓶》,其中最著名的是《卧虎藏龙》,由李安改编成电影,火爆好莱坞。宫白羽有大名鼎鼎的《十二金钱镖》。郑证因有《鹰爪王》。朱贞木则把江山和武侠结合,推出了历史流,比如《七杀碑》。历史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梁羽生和金庸都或多或小属于这个流派。

民国的武侠小说大概就到这里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当时的武侠小说家以及所谓的“鸳鸯蝴蝶派”等为代表的通俗小说赢得了市场,却一直难得到正名,为文学派所不容。一度为当时的新文学人物,也就是在文学史都有极高地位的“鲁郭茅巴老曹”等作家批评的对象。

民国后,武侠小说在大陆就断了层,转而在港台得到了更加繁荣的发展,进入了武侠小说的最高峰时期。

新派武侠

按时间顺序大概可以分梁羽生、金庸、倪匡、古龙、温瑞安、黄易等。相信我不说,这些作家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他们各具特色。

梁羽生号称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虽写武侠,却“以侠胜武”,他的武侠小说有最正宗的武侠观念和侠义理念。特点是汉族中心国家为上,道德至上,宁愿无武,不可无德,有传统儒家文人,“文以载道”的品质。同时又有厚重的历史感,他写了大半个中国历史。他的文风正,非常有书卷感。代表作品是《龙虎斗京华》、《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侠影萍踪》、《白发魔女传》,是一个IP孵化较多的作家之一。

金庸自不必多说,毫无争议的武林掌门人,是武侠小说无法翻越过的大山。就算放诸于通俗小说范畴,也是排在最前面的几位之一。被同为“香江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称作“天下第一小说家”。“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影响了数代中国人,至今仍在延续。

把倪匡归为武侠小说有点不妥,因为他更以科幻或奇幻小说见长。倪匡之名大家可能不熟,但他的《卫斯理系列》却是鼎鼎有名。他也写过不小武侠小说,比如《独臂刀》、《六指琴魔》,也颇具名气。顺带一提的是,他还代写过金庸的《天龙八部》,就是这个家伙将阿紫写瞎了的。

来到古龙时代,武侠小说开始转型。当时金庸开创的武侠高峰已再难有人突破,古龙于是大胆求新求变。所以我们看古龙小说,都充满了极具个性的特点。他的作品充满了当代人的人性和伤感气息,充满孤独与凄凉感。同时,他又吸收了当时世界流行小说的影响,一是硬汉派小说,二是日本的侦探派小说。因而,古龙笔下的男主多多少少都给人一种大男人主义感觉,他的小说总是充满悬疑。再有是古龙的文字,文字非常快,短促,颇具散文气息和满满的逼格。这个世界真的再难找到如古龙这般独特的作家了。代表作太多,主要有《多情剑客无情剑》、《欢乐英雄》、《陆小凤传奇》、《天涯明月刀》等。

温瑞安最具名气的作品便是《四大名铺》。冷血无情、铁手追命,这四位主角的名字,大家都朗朗上口了。温的特色是大侠的平民化,或者说世俗化了。需要说明的是,影视改编作品一般都把冷血排在最前面,其实原著小说中四大名铺的排位是无情、铁手、追命、冷血。

黄易的作品主要的特点其实已经融入了他的名字之中,就是“黄易”二字。没错,“黄”就是色色的那个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搞不定问题的时候,金庸是掉山崖捡秘宝,古龙仅需一把飞刀,黄易只需睡妹子……

黄易作品的第二特点就是“易”字,是把玄学融入武侠的大家,有道教精神,对中国当代玄幻小说有开创之功,对后面的网络小说影响非常大。绝对的玄幻、穿越以及后官/种马类型小说的爸爸级别人物。代表作《大唐双龙传》、《寻秦记》、《破碎虚空》、《边荒传说》、《翻云覆雨》等。

最后,台湾还有一部非常有名的作品,所谓“金庸封笔古龙逝,金湖唯有英雄志”。《英雄志》以武犯禁为命题,具有苍凉浓郁的大时代感,在近二十年的华文创作圈里称得上异数。

大陆新武侠

说完港台回大陆。前面说过,建国后武侠小说就出现了断层,直到新世纪才开始复兴。其实也不能说是复兴,顶多算是落日前的余晖吧。

不得不说的是,大陆新武侠,是由女性作家撑起来的。代表作家有沧月、步非烟、小椴、凤歌等。

代表作品有沧月的《东风破》,步非烟的《修罗道》,小椴的《杯雪》,凤歌的《昆仑》等不一而足。

上一篇: 《集体智慧》注释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 2020版北大核心哲学期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