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社会性必先言社会。社会不一定指人类社会,社会不是人类所专用。社会是指按一定的方式和关系组织起来的个体总和。在社会里,单个个体的生存是以群体的生存为依归,脱离群体的个体无以生存机会,个体以某种系统结构形成有组织的群体。
2. 生物界大量存在社会现象,为大家所熟知的如蚂蚁,蚂蚁是过着社会性生活的群居昆虫。大象、非洲狮子、狒狒、鬣狗、海豚等等,大洋里的乌贼可能也是。随对生物研究的深入,应该还有大量的生物将被发现是过着社会生活的社会性生物。
3. 社会性是对本体存在的属性解读,也是对本体运动属性的解读,我们还需要回归运动的哲学观上来。运动是台阶性的结构,运动的基础是体现运动的自然属性,运动的上层是体现该运动的本质属性,基础属性和本质属性构成台阶式。在本体世界的5大基本运动形式里,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内部都有自身的台阶式结构,且生物运动与社会运动又组合成台阶式结构。
3.1社会性在生物界也存在,但生物界的本质是生物性,社会性是总体上的附属属性。生物运动的台阶性是有机性与生物性的结合,有机性是基础属性,生物性是本质属性。人的社会称之为社会运动,其因为社会性是人的群体关系的根本属性。社会运动的台阶性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结合,生物性是基础属性,社会性是本质属性。
3.2生物界的社会性既不是基础属性又不是本质属性,但生物界有属于社会性生物,存在着社会性现象。社会性起源于生物界,发端于生物界。我们在这里探讨社会性如何发端如何起源于生物界。
4. 按以上的社会性生物,蚂蚁属昆虫类动物,是生物演化链条上的低端,其社会性也必然是已知最早的存在之一。
4.1按进化论思想,生物的生存都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蚂蚁以数量来应对生存环境,大量的工蚁以社会性分工来体现适应性生存。
4.2这里,还有一个技术性问题。社会性在生物界是发端于生物界的基础属性上环视发端于上层属性上。根据运动的台阶性,生物的有机性作为基础属性是有机分子的本质属性,是代表运动的基础环节,而社会性在生物界是新兴的属性是社会运动本质属性的萌芽环节,不可能依附于生物运动的底层基础上,应该是生物本质属性里发端的异化环节,且因为缺乏强大的根基又是萌芽才处于依附的状态。
4.2.1社会性是自然性的异化。蚂蚁的社会性是适应自然环境才演化出来的且依附于自然性之上的社会性。暂且认为昆虫类的社会性是社会性的发端阶段,至少能说明社会性是源生于自然性之上。社会性是自然性的部分质变,表现以异化,社会性是自然性的部分异化。
4.3生物界的社会性也是一个演化的过程。蚂蚁的社会性是萌芽的社会性。然后再演化出大象、狮子、鬣狗、狒狒等等的社会性,这些是哺乳动物的社会性。哺乳动物的社会性不再是社会性性状的萌芽,而是演化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大象、鬣狗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代表,狒狒、狮子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代表。从社会性性状到社会性母系氏族社会和社会性父系氏族社会,就是社会性自我的演化。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不再仅表示性状而是演化为制度,是一种先进的体制。生物界氏族社会体制的存在揭示人的社会演化再体制上也有继承性。
5. 从发生学角度来说,人的诞生和人类社会的诞生,都不是仅仅是机能的形成那么简单。从原点论和发生学的结合上来说,它们也是一分为三的。一是生物性的起源,二是社会本质的形成。三是社会体制的形成。脱离社会体制谈人类的诞生和人类社会的诞生是幼稚的。这个思路好像是说先有人的诞生,再萌生出社会的体制,社会的体制的形成没有任何生物进化的传承。目前的学术界基本上就是如此想法,简单化了!逻辑上演化是三位一体的,历史上演化会因为数量上的分化而分化。
6. 社会性的内化。再回到哺乳动物的社会性,它们的社会性不但是依附于自然性本质属性上的社会性,社会性在生物界长期的运动再运动中已经沉淀。社会性不但是自然性的部分质变和异化,而且内化、沉淀为生物的行为上,生物的机能上,从上层的属性内化、沉淀为机能的属性,生物自然所包含的一部分。少数动物会制造工具,会使用工具,会识别植物药效,都是表现,这些都不再是人属独有的社会秉性。模仿、学习也不是人所独有,是高等动物所共有现象,体现运动和进化的传承性。
7. 猿人的社会性。猿人的的社会性包括机能的社会性和本质的社会性形成。猿人的生存是建立在自然的生物属性基础上的,但即使是猿人的生命生存和种系的繁衍在生物性基础上都带有社会性特征,不再是纯粹的生物性,它继承了高等生物社会性内化的成果,它从一开始就是在生物性基础上先天的带有社会性,这是生命基础的社会性。
7.1猿人进化出劳动,使用打制石器,标志着社会本质属性的诞生。自然进化了人和劳动创造了人是统一的,并且人的演化必然带有社会形式的演化,社会体制的演化,人的诞生和社会的诞生也就是氏族形式的诞生。生物属性、本质属性和本质形式也是三位一体的。这才是进化和演化的共同真谛!
8. 社会性转化为社会关系。这是人的社会的社会性再次内化和向外物化的体现。社会性转化为社会关系,确立人与人的血缘关系、财产关系、生产关系、交往关系认知关系、规范关系等等,同时又物化为村落,物化为工具、驯化物、象征物等等,建立起图腾,社会出现祭司、酋长等级等等。最终社会演化出人、物、体制制度的综合体,从群体社会过渡到氏族社会,从氏族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
9. 最后,谈谈哲学教材的社会关系与本人的社会关系的区别。教材的社会关系是一切可能、或然的关系综合,它不能理解所谓的上层建筑就是社会关系的物化。本人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底层概念基础上的绝大部分是明确的社会关系,并通过塔式结构来揭示社会关系的结构,明确指出上层建筑就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包括交往和规范内涵。把一切关系清晰指出并使得社会关系明确化是社会形态论的工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