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制度:指一个国家的宪法、法律规定的关于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形式等方面的制度的总称。国家制度大致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关于国家的性质即国体;二是关于国家的形式即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
狭义讲:指有关国家本质的制度即通常所说的国体。国家制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历史上产生的国家制度:奴隶制国家制度、封建制国家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四种类型。
广义讲:指国体与政体的制度,即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治理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的管理形式、结构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官吏制度等。
2.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等。
从政治方面分析: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国家制度的核心),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
(2)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政体,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从经济方面分析:
(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国家根本制度)
(2)国家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概念:
1.国家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性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比如奴隶制政治制度、封建制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现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根本政治制度: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的有关制度,而且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基本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国家政权的本质直接联系在一起,二是中国国家政权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3.基本政治制度: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简述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1.国家性质即国体,亦称国家的阶级本质。具体的说,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二是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美国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会导致社会生产方式改变,国体随之改变。例如资产阶级革命使封建主阶级专政转变为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革命使资产阶级专政转变为无产阶级专政等。
在同一类型的国家里,由于阶级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不尽相同,也可能出现多种模式的国体。例如资产阶级国家,有的可能是大资产阶级专政,有的可能是中产阶级专政,有的可能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等等。例如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的政权,有的是无产阶级专政,有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有的是工农民主专政等。
2.政权组织形式有:现代(君主制、共和制),古代(封建制,半封建制)
君主制包括: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共和制包括:总统制,半总统制,议会制和人民代表制;
3.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复合制;
复合制:联邦制,邦联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