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他本是古代名人,和郭靖一样伟大,金庸笔下的他却成了郭靖的敌人

他本是古代名人,和郭靖一样伟大,金庸笔下的他却成了郭靖的敌人

他本是古代名人,和郭靖一样伟大,金庸笔下的他却成了郭靖的敌人然而要将历史元素运用得恰到好处是很难的,毕竟历史的严肃和武侠有些不搭,而某些历史人物早被定了性,金庸若是大刀阔斧的改动他们的形象,未免被扣上不尊重历史的帽子

武侠的故事讲究快意恩仇,所以读者读武侠故事追求的往往是一种爽快感,可如果每位武侠故事创作者都这么创作故事,久而久之也会让人觉得乏味,于是金庸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加入了时代背景的设定,甚至融入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于是武侠不再只是武林纷争,更有了几分天下大义在其中,读起来颇具史诗感。

郭靖剧照)

然而要将历史元素运用得恰到好处是很难的,毕竟历史的严肃和武侠有些不搭,而某些历史人物早被定了性,金庸若是大刀阔斧的改动他们的形象,未免被扣上不尊重历史的帽子,然而金庸笔下还真有这么一位和郭靖一样伟大的人,那人却被塑造成了郭靖的敌人。

一、金庸笔下的历史人物

可以说金庸对自己笔下的绝大多数历史人物都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他做的改动无非就是在不改变人物命运的前提下为角色身上添加一些武侠色彩罢了。

比如张三丰、王重阳这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宗师级人物,在金庸笔下依旧是宗师,但很明显,他们在武林中的影响力被放大了不少。

历代郭靖_历史中郭靖_历史上的郭靖

(张三丰剧照)

又比如《越女剑》中的越国击败吴国这事,历史上真实的“三千越甲可吞吴”自然是和越女阿青的剑法无关的,“西子捧心”的典故也是同理,西施心痛也绝非一位名为阿青的女子剑气所伤,这些都是武侠和历史结合得恰到好处的产物。

当然,金庸也是有对历史人物进行大的改动的,比如周伯通,历史上真实的他压根就没有太多存在感,可以说是个无关痛痒的角色,他只是个接济过王重阳及其弟子的善人,金庸却赐他一身神功,成了王重阳的师弟。

那如果是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金庸还会改写他的命运吗?还真有这么一位名人。

二、与郭靖一样伟大之人

郭靖为何会被称为“侠之大者”?那是因为他与金庸笔下其他的大侠有本质区别,其他人即便背负着大侠之名,他们所作所为也不过只是局限于武林之中而已,说白了,格局还是太小,郭靖则不同,他关心的是天下大义,他身上体现了家国情怀,所以他才成为侠之大者。

而郭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守卫襄阳多年,不仅如此,他一直奋战到最后一刻,即便襄阳城破他也没逃走,最终举家以身殉城,十分悲壮。

历史上的郭靖_历史中郭靖_历代郭靖

(蒙古大军剧照)

不过“守卫襄阳”这事是历史事件,而历史上守卫襄阳的人自然不可能是郭靖,因为他只是个虚构角色,而那位在背后指挥守卫襄阳的人就是贾似道

自咸淳七年起,贾似道就先后派遣范文虎、呼延德、孙虎臣、高世杰等人驰援襄阳,贾似道本人虽不在襄阳,但在守卫襄阳这件事上,他的功劳不亚于虚拟武侠小说中的郭靖,可以说他也是有功的,是足够伟大的,虽说贾似道是个忠奸难辨的人,但在这事上,他没什么黑点。

三、金庸笔下的奸贼

历史上真实的贾似道的确是被写进了《奸臣传》中,不过其中多数关于他的典故都出自野史,说白了,都是难以考证的事,所以贾似道究竟是忠是奸其实并没有一个定数。

而金庸笔下的贾似道却直接被归类为了奸贼,而且还是由郭靖说出来的,原著道:“忽必烈见郭靖气宇轩昂,不自禁的喜爱,心想若能将此人罗致麾下,胜于得了十座襄阳城,说道:‘郭叔父,赵宋无道,君昏民困,奸佞当朝,忠良含冤,我这话可不错罢!’郭靖道:‘不错,淳佑皇帝乃无道昏君,宰相贾似道是个大大的奸臣。’众人又都一怔,万料不到他竟会公然直言指斥宋朝君臣。忽必烈道:‘是啊,郭叔父是当世大大的英雄好汉,却又何苦为昏君奸臣卖命?’郭靖站起身来,朗声道:‘郭某纵然不肖,岂能为昏君奸臣所用?只是心愤蒙古残暴,侵我疆土,杀我同胞,郭某满腔热血,是为我神州千万老百姓而洒。’”

(金庸)

这贾似道虽然与郭靖同为宋人,却是完全不同的立场,郭靖要保卫大宋,而金庸笔下的贾似道却是乱权的奸臣,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就是郭靖的敌人。

至于真实的贾似道是个怎样的人咱们是无法知晓了,但真实的他至少不是金庸笔下这样只有奸的一面,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所以这个人物在金庸笔下的确是被黑得有点惨。

上一篇: 河南社保官网查询登录入口(官网登录网址)
下一篇: 历史赢考课—快速提分绝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