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华政的一名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当然现在是武大历史系准研究生啦,我的初试成绩平平,366分,以第九名进入复试,最终复试取得第一名(1/10)的成绩,总成绩第五名(5/8)被拟录取。回眸长达一年零四个月的初复试备考历程,我想我还是有很多想说的可以跟大家分享。当然,我的很多内容称不上“经验”,倒不如说很多是运气,考研不仅仅是和对手的比拼,更多的是和自己的较量,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关注自身的特点和实际,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定位与实力,才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
初试、复试及总成绩
第一部分:为什么选择跨考/为什么选择【历史学】/为什么选择【武汉大学】
我觉得我做出这样的选择原因不胜枚举,也并非一蹴而就。历史学确实是我从初中开始心心念念的白月光,我还写过一篇文章说未来一定要拜倒在历史的红裙下,但是种种机缘之下,高考报志愿我选择了华政,学习法学,这其中有父母的期望,也有对时下热门专业的好奇,但最终这四年的学习我只取得了非常平庸的成绩,而且我自己确实因为不感兴趣而故意逃避读法学“大部头”,甚至没有翻开的欲望,肚子里的货太少,以致于我觉得即使成为法学研究生也是混日子,没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我觉得不应做这样的尝试——这也是我对研究生生活的期许,不要再过得和本科一样平庸,而要努力锻炼和实现自我。很巧的一件事,我在大一时成为了图书馆勤工的一员,整理书库、书籍的工作使我与这座图书馆“深深地”相遇了,在一个个周末和闲暇时光里,我充分接触了历史区和政治法律区的书籍,我校图书馆的k类(历史、地理类)几乎都被我走遍了,R.R.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王晴家李隆国的《外国史学史》成为我最初的挚爱,过去中学那种对历史的热爱一下子被重新唤醒。但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决定成为一名历史学研究生,我有些浑浑噩噩、甘于现状,也不知道前路在何。除了阅读历史、政治和哲学类书籍,我也时不时找一些图书馆的小说看看,王小波和村上的书成了我包里的常客。很显然,我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觉得做我喜欢的并且有能力尽力做得很好的工作比我做一份挣钱的热门的但是我却没有半点干劲的工作来得更令我感到踏实和满足。相比起需要悟性和技巧的经济学、财会(最主要是学数学)和法学,历史学看起来门槛低,但是需要的是扎实的积累和静心看书、研读文献的吃苦和本领。这是我选择跨考和选择历史学这门十足的“要坐十年冷板凳”的冷门专业。但是大家千万别因为一时兴趣就选择考历史学的研,这不是劝退,而是历史学研究和喜欢历史有本质区别,史学研究以阅读文献、研究史料为基础,而不是知道的知识越多越好。所以这是一个需要对自己未来做出相应的定位和判断的选择,是高度个性化的,而不是可以照搬的一个过程,希望有了一个清楚的未来去向的定位后再慎重地选择。
关于择校方面,我选择的是统考学校,因为像南大、南开、北师这些自命题学校,我怕收集资料不充分,不足以应对很细小的知识点,这些学校的历史学科,尤其是世界史是非常强的,我自然十分向往,但奈何我觉得自己的实力不足,且信息差的存在会让我不占优势,因而我选择了313统考的学校,相对来说资料好找一些,对于跨考来说更为善良一些,初试更强调基础史实的掌握,更加公平一些。在浙大和人大加入统考之前,武大和华东师大可以说是统考学校的顶峰了,但显然华东师大在学科实力上更强劲,世界史学科尤其是冷战史研究中心更是王牌。但是显然,华东师大报考人数众多,竞争激烈,为了求稳我选择了武汉大学历史系,武大在世界史方面算不上首师大、北大、南开、华东师大这样的顶尖水平,但是吴于廑先生作为国内世界史学科的开创者,想必还是底蕴深厚,有一定实力的,并且,武大世界史也是有强项在的,比如德国史、美国史、希腊史、加拿大史、法国史、国关史等等,中国史方面也是很强的,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也是老牌,不过中国史方面我不太了解,也就不过多叙述,大家可以多去官网上进行了解。
第二部分:初试准备
(一)公共课部分:政治英语
政治英语部分其实我没有太多很突出的经验,大家也需要明确一点:公共课想拉开差距非常困难,需要做的事情是尽可能跟着大家普遍的节奏走,不要太依赖什么花里胡哨的技巧,拿到平均以上,不给总分以拖累,就行了,不要企图在这上面花大力气并且设定高目标,拿高分的偶然性很大,没有必要去占用学习专业课拉开差距的时间。我的政治拿了77分,在今年应该算是中规中矩,而且我第一道分析题原理记不太清了,只写了个大概,所以没上80我也接受。政治不需要太早开始,尤其是对于高中学文科的同学来说,想必是有一定基础的,没有相应的同学,可以稍微早一个月开始,学学马原。我是6月份开始的,按照的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的大课本】,到了10月份开始冲刺的时候,我选择了【腿姐强化班和冲刺班】,因为腿姐是讲时政开始比较早的一位,而且她讲时政有比较好的记忆方法,最重要的是她会时不时骂我们去学习哈哈哈。冲刺阶段可以选择的资料有【腿姐的背诵小册子+腿四+肖四肖八+徐涛/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选择题都是计时模拟的,大题我也至少模拟了3~4套完整的,其余的腿四和肖四肖八大题我也全都自己以写思路的形式过了一遍,这些相信大家在各种经验贴里都有看到,我也不再赘述。
英语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学硕来说、对于世界史专业来说,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这也是我选择考英语一而没有选择考日语一(203)的原因——为了督促自己认真扎实的学习英语,为以后研究生读外文文献的能力打下基础。(而且似乎从录取结果上来看,考小语种似乎的确不占优势,也未在初试取得过高分,相反,英语一高分的80+大有人在)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英语一考试的特点是在重阅读重写作,也就是读写能力,根本不考察听力和对话,所以四六级成绩不高的同学不需要非常担心,考研英语完全是逆袭的机会,我见过很多平时英语基础没我好的同学考到了80+,而我由于有点掉以轻心并且考试当天也没发挥好,英语只拿了77分,不过事后回想,我也接受这个结果,因为我翻译和写作部分确实没有发挥出我应有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四级610分,六级583分,可能完全没给我的考研英语增加优势)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在意自己英语过去取得的成绩,要着眼当下,脚踏实地。外语是最考验人的耐心和坚持的东西,背单词和阅读训练是基本功,我可以说从去年2月份一直到12月24号考试之前,除去我六月下旬的十五天备考日语N1的时间没有背单词,其余时间每天至少50个单词的背诵量(包括复习)我从未有一天落下,我可能离80分差点发挥和运气,但是70+我可以很不客气地说只有这样的努力才配,不管曾经高考也好、四六级也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在考研来说,起跑线是一样的。
另外我想说的是,考研英语重视学术文章、专业性文章的阅读,很明显的一点是经常考察法律英语,而其实法学生可能并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平常并未接触过法律英语的训练的话。我一开始就感受到这种文章的阻力,五个选择题常常错到三个,让我非常担忧,但是核心的可能就是单词的原因,法律英语单词与平常的意思有较大的差异,再加上英美法有自身的很浓重的“个性”,比如重视宪法与其他法的关系,联邦与州的关系,government与congress的关系,这些要多去体会它的特殊【语境】,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训练,多读英文文章,尤其是多做真题完全可以应付,其他类型的文章也是如出一辙。真题尤其要多做,反复做,不要怕第一遍做错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里面的单词和语法,多做几遍之后,知道哪些思路了,知道答案怎么来的了,自然考试就能水到渠成。英语翻译和作文,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买好作文书、翻译书,拿出白纸或者是答题卡(更好),到10月份左右两三天写一篇,实打实的写,然后再去和同学老师交流有哪些错误,该怎么写更好,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在练时限和练字,也是一样,坚持做好了这些工作,考试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专业课部分
首先我想澄清一个问题:到底存不存在歧视?(包括对地区、非本校、跨专业、本科就读院校等)我想说的是,除了某些学校的专硕(如学科历史)确实存在限制本科专业的情况以及一些极端特殊的情况,歧视的从来都不是身份(本科来自哪里、是什么专业),歧视的是你的能力,能力足够达到要求,歧视自然消解,只能说能力不足,其余问题都会因此而显眼起来。而且越好的学校,越不存在歧视,可能会有些冒犯,我认为所谓压分等问题也可以这样解释。一开始备考时我也曾非常担心这个问题,多次询问师兄师姐们,即使他们给出的都是“不会歧视”的答复,我还是放心不下。但是后来我释怀了,与其浪费时间在这上面,不如多把基础打扎实,不如真正把复习工作做好,跨考生更应如此,在考研面前,没有什么“出身”优势,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有没有补上差距的计划,有没有真正地按照计划开始。
那么,理解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规划、如何复习的具体问题了。
武汉大学采取的是313统考,翻阅历年真题不难知道,初试重视对11本的基础知识的把握,对学术观点的要求并不很高(这点将在后文重点说)。专业课我是从2月份开始复习的,一开始我本是想考学科历史,但是学到后面四五月份发现我中国古代史都没完全看完,教育学的四本书根本没开始,而且感觉教育学极其无聊,而我这个时候发现对一些学术问题反而很感兴趣,而且学科历史报考人数众多(虽然也招的多),题目较学硕易,而且主要是考察知识背诵(没有贬低这个专业的意思,学科历史仍是寻找中学历史教职的性价比最高的选择),遂决定放弃跨考学科历史,改考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感兴趣的世界史。
其实最开始的几个月我都在看阎步克、邓小南的《中国古代史》视频,看的很慢,记得比较细,同时在看翦伯赞先生的《中国史纲要》,过完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已经五月份了……当时很慌,而且其实我一开始把课本丢一边了。所以这样的方法实际不太可取,并且北大这个视频偏重学术性,包括了很多阎老师、邓老师的学术问题,比如:“东西异制”问题、南朝士族与皇权的关系、北朝历史出口说、北宋的“祖宗之法”等等,对于基础知识反而涉及的不多,如果完全按照这个视频掌握而完全不看课本,就会本末倒置。
所以我觉得现在来反思,最为重要的经验是:重视课本!这里指的是统考11本(当然用北师大九本也行),课本至少阅读三遍以上,最好是从头到尾无死角地看过,不需要边看边记,也不需要大段大段地背课本(因为你会发现做这两件事情根本时间不够),需要的是静下心来看。我看到很多经验说把长孙博、范无聊背了多少多少遍,其实在我的理解上,这也是本末倒置。长、范是教辅资料,对很多东西只是框架性的梳理,可以配合着课本看,但是代替课本万万不可,更何况很多细枝末节的知识辅导书上甚至没有摘录。就比如21考研大家熟知的“三线建设”的论述,西方古代史学史的论述(框定了时间范围,考的是希腊罗马的史学史),其实都在11本里白纸黑字写着,很多人吹要单独看看史学史(这当然没错),但实际上吴齐本古希腊古罗马部分其实已经写了这部分的史学成就,我想说的不是让大家不要看史学史的部分,而是课本上本来就有的更应好好掌握。
除此之外,大家也能观察到统考的一些特点,中国史多考察小切口问题,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比如多次考察的魏晋士族发展问题、九品中正制问题,再如22所考察的唐玄宗军事政策的转变,问题是很常见的且切口小的,对于基础知识的充分掌握毋庸置疑(看课本,背诵默写咯),但同时应注意积累这些常见问题的学术观点,如田余庆、阎步克先生关于士族、魏晋南北朝制度史、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论述,能写上陈寅恪先生的观点当然更好了,但是我粗浅的认为陈先生的文章是十分难度的,实际上并不好把握。还可以多看看周一良、唐长孺先生的观点,这些都是魏晋史大家了,也可以关注新近的学术热点,比如仇鹿鸣老师的观点。对于学术观点,只是锦上添花的,万不可与基础知识本末倒置,而且由于时间的问题,我觉得重点掌握一至两位该领域的学者的核心观点即可,到了考试时就完全可以应付,不会觉得这种小切口问题写完基础知识没什么可写。
制度史可以这样总结(不知道为什么图片倒过来了还没法调……)
近现代史部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的图片)
对于世界史部分而言,更多的是大切口问题,比如:“对比希腊与罗马的扩张及其结果”“20世纪初的欧洲优势与对一战的影响”(这甚至是六卷本上的原标题)“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这些东西更多要求你尽可能地构建起世界史的一个框架,尤其是近现代部分,要梳理清楚发展演变的大脉络,小细节反而可以不用记那么多,这和自命题是有很大区别的,可能也是统考善待大家的地方?(但是不敢很肯定的说明年还会继续这样,所以还是要做好完全的准备)而且,曾经也考过比较小切口的问题,比如波斯帝国在地中海文明史地位的问题,可能对于研究古代史的同学来说甚至算个大切口,但是如此具体地在古代史考察一个国家,应该算是挺具体的了。同时,大家也不要觉得常规重点就可以忽略,而去准备一些没考过的,21、22年的趋势大家都看到了,魏晋史的士族和选官、反复考查;世界史的希腊罗马,反复考查,尽管具体的问题内容不同,不论是在材料题还是论述题。
世界古代史,尤其是上古史,由于涉及的政权名称、人名繁多而线索较为混乱,所以梳理清楚时间线和发展、灭亡的脉络就足矣,因为它们的经济、文化方面都很碎,其实很难出的了论述题,比如亚述帝国、乌尔第三王朝这种,六卷本上很多都是什么时候开始,用铁器还是别的,什么时候被谁灭掉的叙述,很难说去单独命一个小切口的问题。但是,上古史最明显的重点,相信大家都看得出来,那就是希腊罗马,这必须一丝不苟的掌握,还有就是波斯帝国(尤其是大流士改革)应当是非常著名的了。由此,大家可以类推出世界古代史的看书复习的侧重方面。中古史以后,其实就可以按国别进行梳理了,最起码西欧和东欧这时已经开始产生了很大的差距,欧洲与亚洲那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一条最重要的线,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应当予以关注,而且这也是学术上的难点,具体大家可以看侯树栋老师的那个视频(b站北师大世界史系列)。同时,可以梳理9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国家,英国、法国、德意志地区、东欧诸国(最重要的梳理俄罗斯)、日本、朝鲜、阿拉伯、印度等等。
近现代以后呢,其实线索就多了,对于思想文化、国际关系这种古代不强调的线更要关注,尤其是此时更应该在单独梳理国别的同时,关注各国的互动,因为单纯看六卷本会觉得一会儿讲这个国家一会儿讲那个地区,比较乱,可以自己手动国别整理一下,但是也别忽略六卷本本身的体系——包含了各国之间的联系(这是吴于廑和齐世荣先生最初写这套书的出发点,在序言部分有)。同时,这一部分的考题也确确实实没有什么规律,需要大家自己去梳理一些重点国家,同时又要关注一些比较小众的考点,比如英法德美当然是常规重点,但也不能忽略比如墨西哥胡亚雷斯改革呀,埃及华夫脱运动啊,印度的一些点等等,这些你仔细梳理发现其实也会是能串起线的重点。当做好这些工作的时候,框架其实就建立的差不多了,也就准备的差不多了。
可以这样梳理
我的大概的准备时间安排是这样:①2—6月(最迟8月之前),要过完三遍课本(地毯式扫盲),“长”的大纲解析要完全看过一遍,补充上课本上有的而辅导书上没有的部分,可以适当阅读一些学术书籍,1-2本,但不要太多,不能挤占看课本的时间,可以梳理时间线索,但不要大段摘抄课本,没有意义。把重点放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上。(这两部分偏理解,尽可能去了解学术观点)
②7-8月,以更快地速度再看课本和大纲解析,重点地看第①时期不熟的部分,可以采取一些替代性的课本缓解疲劳,比如用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替代朱绍侯,用章开沅、朱英《中国近代史》代替李侃、王桧林本,也可以选择精读十一本,看个人习惯。把重点放在中国近代史上。(这部分偏记忆)
③9-10月,开始看范无聊或长孙博论述题,同时开始记忆世界古代史的碎片知识(这部分偏重记忆)对于论述题,可以重点看看学术观点,其实知识部分已经在上两个阶段照顾的差不多了,所以论述题只不过又是再重复了一遍,而学术观点是新学的,可以为这段时间的复习带来一丝新意。
④11-12月,这一阶段主要是把前面所做的工作成果进行复盘,进行背诵记忆,而且大多是重复性的工作,并且这段时间时间紧张,要尽可能去捡重点和不熟的点,不要企图全盘复盘,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且这段时间重点应该放在政治和英语的复习上,尤其是对于时政,所以要注意平衡。
此外,我也列一些可以在初试阅读的书单给大家,以便大家掌握一些主要的学术观点,同时大家注意选择,不要占用主要的课本知识复习的时间,因为学术观点在初试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这是我自己在tape写的回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