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1400万年。
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因现今考古学的发展,史前文明被逐步否定,考古学已经有大部分进化中的古人猿化石。
一般认为,我们人类是由3000万年前的古猿中的一支进化而来,总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南方古猿又被称为早期猿人,它们在380万年前至200万年前的非洲东部和南部,南方古猿和它们的祖先类似黑猩猩的生物一样个子矮小,手臂长,腿短,牙齿比人类的要大,生活在稀树大草原丽的树林中,它们分为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
大约在250万年前,由于气候以及环境的变化,很多南方古猿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灭亡了,只有少数的粗壮型南方古猿以及南方古猿的能人种适应环境,并且它们学会了直立行走以及使用自然形成的工具例如:天然形成的锋利的石头。它们就是人类最早期的形态。
能人
在这1400万年的漫长历史中,人类进化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在以很高的加速度往前演化着的。
最早的能人是由非洲东岸的南方古猿进化来的,它们生活在250万年至120万年前,它们虽然能够制造使用工具,但是与现在的人类相比,它们的脑容量很小,和南方古猿一样,它们身体矮小,只有144CM高,牙齿较大。有研究表面,它们甚至学会了建造简陋的住所以及会简单的语言。
但是尽管它们比它们的祖先南方古猿进步,但是在数十万年的演变中还是被后来的直立人取代了。
直立人
最早的直立人也是出现在非洲的200万年至20万年前,考古学家称它们为晚期猿人。
这些晚期猿人学会了使用天然火,但是不懂得怎样取火,能够制造工具,创造了独特的符号以及会说话。100万年前,它们中的一类壮人后来由于冰河时期向世界各地迁徒了,遍布亚洲,欧洲等地,这也是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
大约在20万年左右,分布在非洲以外的直立人被突如其来的新物种取代了,它们就是来自非洲的智人。
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以及晚期智人。
1、早期智人
生活在3万年智25万年的非洲,一般最被人们所知的就是尼安德特人,后来它们遍布欧亚洲,继直立人之后人类第二次走出了非洲。智人学会了制作更为精细的工具,用野兽的兽皮制作兽衣,并且与直立人只会使用天然火不同,它们学会了人工生火,而且在族群中女性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女尊男卑”。
2、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是5万年到1万年以前最接近现代人的物种,它们身体高,面部和现代人相近肤色也开始逐渐地向百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以及棕种人分化,拥有更加高水平的制作技术以及文化,相比早期智人,它们会更加先进的取火方式钻木取火。和现代人一样,它们也开始注意自己的仪表,戴起了骨制成的装饰品。
和早期智人群落相似,晚期智人的氏族中,女性至高无上,她们负责管理氏族,而男性只负责打猎,而且女性可以和多名男性结婚生子,可以说是一夫多妻制。
根据发掘出来的骨化石研究发现,它们大约分布在现今的世界各处,除了欧亚非洲以外,在美洲以及大洋洲都有发现它们的骨化石。最早发现的在法国克罗马农的山洞中。我国最早发现的是1922年内蒙古的河套人,后来在广西、四川、北京周口店等地区都有发现。
晚期智人是新人类,现在的我们就是由晚期智人分化来的,在接下来的几万年间开始形成了各个地区,各个种族不同特色的文化,渐渐地向现代人靠近。
人类的进化历程是漫长的,从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的进化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演变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我们人类极为适应现今的气候环境,但是物种的进化可能不会停止,没准,很久以后,我们将会继续的不断进化。就像电影《未来水世界》中的一样,进化到了能够适应生活在水中。
例如,从腊玛古猿进化到南方古猿足足用了1000多万年,而南方古猿进化到能人却只用了300多万年,依次类推。
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每完成一个飞跃的时间大约正好等于前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1/3,而等于后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3倍。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大脑愈来愈发达。
二是随着实践的积累,人类的知识愈来愈丰富。
由此可见,人类今天所享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不是在短期内创造出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人类进化: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出土的化石数量有限,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不连续的,所以到2013年8月1日为止,我们对人类进化过程的了解,还只是初步的,相当概括性的。然而,即使从这个相当粗略的轮廓当中,已经足可以得出一些令人惊叹不已、相当确切的结论和认识。
首先,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主流的观点是人类是由类人猿、原始人和现代人类这样一步步的进化而来的。为什么会有一部分猿类能从动物群体中分化出来,最终进化成人呢?这完全是由于气候变化所致。也就是说,气候的变化是人类进化,当然也是其他生物进化的原动力之一。或者说,气候变化正是人类进化的催化剂。在猿和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巨大的分化,正是因为它们的祖先宁肯跟着热带森林迁移,而我们的祖先却勇敢地从茂密的森林走向了空旷的草地。而另一些科学家则提出了“水生说”,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同,其认为人类可能来源于水体,支持的证据有来自古化石,裸露的皮肤,脂肪层的分布及身体构型等方面。
另外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是,人和动物都在进化之中,为什么人类进化得如此之快,而动物进化得却如此之慢呢?其根本的区别在于,动物在接近10亿年的漫长时期中,仅仅是通过突变和自然淘汰来进化的。而人类在这短短的1400万年的时间里却发展和演化出了非遗传性的继承和演变系统,即通过独一无二的文化媒介,把知识和传统留给了后代。这完全是由于人类的大脑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要发达得多,因而能有日益增强的对环境的控制力量,例如利用兽皮(穿)、火(驱赶猛兽、取暖、照明)、住山洞来制造小气候以利于自己的生存等。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日益发达的文化,从而使遗传进化退居于次要的位置。由此可见,人类在控制本身进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仅次于生命的起源。
然而,有其利也必有其弊,大概正因为人类有了文化媒介可以把信息传递给后代,所以通过本身遗传系统所传递的信息也就愈来愈少,例如人生下来不会盖房子,必须要靠后天去学习。总之,动物有许多生存的本领是通过遗传系统直接传递给后代的,而人除了吃喝哭叫之外,绝大部分生存本领却只有靠后天去学习。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值得人们去深思。在这1400万年的漫长历史中,人类进化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在以很高的加速度往前演化着的。例如,从腊玛古猿进化到南方古猿足足用了1000多万年,而南方古猿进化到能人却只用了300多万年,依次类推。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每完成一个飞跃的时间大约正好等于前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1/3,而等于后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3倍。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大脑愈来愈发达;二是随着实践的积累,人类的知识愈来愈丰富。由此可见,人类今天所享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不是在短期内创造出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我”是人类的一部分,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有生命,自然有本身。人类在人生活动中变化,自然在物质运动中守恒。人类有能力,自然也有实力。人类在生存,自然在存在。人类有追求,自然有永远被满足的利益。自然中,每个人都有祖先,每一物质都有运动轨迹。人有死,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