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官员,是黎民百姓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他是集中体现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他入戏曲之深,被演绎成了无所不能的超人;他束庙阁之高,被供奉为庇佑苍生的神仙。直至今日,他依然是民间 最具号召力的代表公平与正义的化身,他的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在大宋王朝的第四十个年头即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个胖小子,这个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包拯既不是什么怪胎,也没有所谓的兄嫂,更不存在任何坎坷的身世。作为富贵人家的独生子,他的童年幸福像花儿一样。包拯从小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作为当时的一名有志青年, 他的上进与追求显然也在求取功名上。二十九岁那年,他中了进士甲科,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建昌县知县,等于如今江西永修县的“一把手”。
然而,恋家的包拯舍不得离开父母,便奏请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边上班,于是把他改任为和州监税,等于在合肥邻近的和州市政府管钱粮税收。回家报喜,结果爸妈既不愿意离开合肥的家业去适应新的生活,又舍不得宝贝儿子独立门户。包拯看二老年事已高,自己又是根独苗,索性把官给辞了,安心在家陪父母。
包拯甘当“宅男”,这一当就是十年有余,二老离世后,他守孝三年。守孝结束,他仍然没有工作的打算,不愿离开父母的灵地,又在家里呆了两年。就在这一年,名臣范仲淹入主开封府,他的《岳阳楼记》名贯天下,而此时,三十四岁的包拯还是个连官门都没进的“待业老青年”。
两年后,在乡亲邻居们苦口婆心地劝说鼓励下,包拯才决定离开家乡,正式踏上仕途之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差事 是当时的扬州天长(今属安徽)“一把手”,即知县。
包拯十几年呆在家里“虚度青春”,这在现代人眼中简直是匪夷所思,而在当时却是寻常之事。宋朝对孝道非常重视,上升到个人品德及社会名声的高度,如果谁因贪恋官位而置双亲于不顾,是要被世人唾弃的。
按照宋朝礼律,父母去世其子必须守丧三年,无论你官居何位,必须离职守孝,否则就是“夺情”,即大逆不道之人。所以,包拯的青年时代为了孝顺父母在家里度过,并未有任何惊世骇俗之处,符合当时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观。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一个身材矮小却面目清秀、古雅俊朗的白面书生在进京听命的途中写下了自己出仕的座右铭,他就是三十九岁的包拯。
如今记载反映包拯初进官场的事迹已不可考,只有他任天长县知县时,断过的一起“牛舌案”留存史书:有贼把别人牛舌割了,主人告状,包拯叫他回去把牛杀了。不久又有人来告状,说牛主人私杀耕牛。“私杀耕牛”在宋朝是违法的,包拯断喝道:“何为割人牛舌而又告之?”此贼被识破!
一件小案子,从中看出包拯断案的机智果断,也许他“善断狱讼”之名就是从这时流传开来。至今几乎所有的包公戏 都与他善断奇案,沉冤昭雪有关,而事实上,历史并没有记载包拯断案的事迹,他的政绩也非在断案上。
三年后,四十二岁的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即今广东省肇庆市的“一把手”。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向朝廷进贡。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所谓“打点”中央的关系,此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包拯一上任就高调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 ,违者重罚。并且表态,自己作为“一把手”,决不要一块端砚。此举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三年后,包拯任期满,被调至中央任职,果然“岁满不持一砚归”。《包公三掷砚》的小说也就是以这个故事为蓝本创作的。
不久,四十五岁的包拯因“端砚事件”被皇帝赏识,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正” 。虽然这个官职没有多少实权,但从此他可以直接参与朝政,对于刚直又不懂人情世故的包拯来说,无疑找到了自己的发声平台。
在官场崭露头角,包拯确实发出了不少声音,对国家的内政外交上提出过许多批评意见,比如要求从重处罚贩卖私盐 者,反对朝廷以进贡求和西夏,主张强国策略等等。其间,他还代表大宋出使契丹,并与对方使馆“二把手”舌战并成功赢回大宋面子。
这其中,他弹劾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揭露其歪曲中央政策,“折变”盘剥灾民的罪行的事迹,被后世再创作为家喻户晓的早期包公戏《陈州放粮》。民间加工成开封府尹、钦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赈,剧中涉及国舅们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护包公,包公怒铡皇亲国戚,成功放粮赈灾等等,演译了一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不畏强权且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事实上,作为官场新秀,当时包拯只是上了一个并不为人关注的批评性的奏章,是否被批准史料也无下文。此时,离他入主开封府尚有十二年。
包拯进入中央,正赶上范仲淹掀起“庆历新政”。范仲淹的吏治改革集中在改变官员冗滥作风,斥退冗员、举贤用能方面,自然要触及一些既得利益者,朝廷陷入“党争”,守旧派与革新派闹得不可开交。按理说包拯该站在守旧派阵营,因为把他从地方推荐到中央任职的是守旧派大臣王拱臣,但他却并不急于表态,也不参与其中纷争。同时守旧派也没把这个无名小卒看上眼,更没指望他能在打击改革派上有所作为。然而,包拯却突然上了一个抨击范仲淹新政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奏折,对其派出的监督地方官员的按察使权力过大提出置疑,此奏一出立即炸开了锅, 两派就新政是否加重官员腐败争论不休。保守派士气大振,为加入包拯这个生力军惊喜。
不久,变法失败,新政被废。正当保守派长吁一口气时,不料包拯突然上奏,建议皇帝保留范仲淹考试选拔人才等新政 。这可把保守派给打懵了,这个出其不意的老小子啥意思?其实,这正是包拯峭直的禀性,他不与人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一生不结派系,也不卷入党争,甚至没有一个走得近的朋友,以至于“故人、亲党皆绝之”。
(本篇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