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但在不同历史时期,饮茶方式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一夜之间完成,而是持续不断进行的。如果剔除细枝末节,从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角度,我把饮茶方式的变化归结为几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简单说就是唐、宋、元、明、清,各自特点可以概括为:唐煎宋点元过渡,明代散泡清工夫。
图片来自网络
一、唐
唐代是中国饮茶方式变化的第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从煮饮转向煎饮。
在唐以前,饮茶基本是煮饮。那时,人们对食、药、茶区分的并不十分清楚,在制茶煮茶的过程中加入淀粉类食物或调味料似乎是一种传统,其中包括姜、薄荷、茱萸等。东晋《尔雅注》有记载,“(茶)叶可煮作羹饮”,唐代的《膳夫经手录》也有记载,“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如果简单理解,那时煮茶就像煮八宝粥,把茶叶混着米粒、花生、绿豆、姜片什么的一起下到锅里煮,然后像喝粥一样一起吃掉。其实一直到宋代,人们饮茶并不区分茶汤和茶末,都是混着一起咽入腹中,所以在古代小说或古装剧中常常会出现“吃茶”的说法。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局部
萌芽于晋代的煎茶方式到中唐时期发展成熟,其标志是陆羽《茶经》的问世。《茶经》当中对备器、择水、取水、候汤、炙茶、碾罗、煎茶、酌茶、品茶等一整套煎茶流程进行了规范,并赋予了文人精神意趣。简单讲,唐代煎茶的基本操作方法就是在一种叫“鍑”的煮水器(可以理解为锅)中烧水,水初沸时下盐,水二沸时从中取出一瓢水,并用竹夹子在锅中搅出水涡,顺势下入适量茶叶末,继续等水沸腾后把先前取出的一瓢水倒回去,再继续加热等水沸腾,称之为“三沸”,煎茶要三沸即止。
茶煎好以后,要趁热喝,就像《茶经》里讲的“乘热连饮之”。唐代煎茶一般每次煮茶一升,以杓酌分五碗,碗的容积约为半升,每碗装到五分之二。唐代饮茶已经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饮茶人的品德修养,陆羽就强调饮茶人应当是有俭德的人,这对后世尤其是明代文人影响很大。
二、宋
唐代的煎茶法无论是器具还是流程都比较复杂,在日常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大概至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点茶法,到宋代达到兴盛,当时也有泼茶、试茶、斗茶等不同称呼。
宋代点茶所用的茶叶跟唐代煎茶一样,基本都是蒸青团茶,方法大致包括研茶熁盏、调膏点注、击拂候汤等一系列流程。用现代通俗的话简要概括一下,就是先把茶盏温热(至关重要,极大影响后面点茶效果),然后把经过炙烤研磨筛细而来的茶粉加入茶盏中,少量加水调成糊状,再用执壶往茶盏中注入特定量的水,用茶筅击打搅动,掀起阵阵白沫,然后在饮用过程中观其纹路、闻其香气、品其味道。宋代点茶对茶盏的要求很高,首选建州产的黑瓷盏,并以兔毫为上。宋代点茶传到日本,对日本茶道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日本的抹茶道中,还能看到非常多宋代点茶的印记。
宋代点茶深得上流社会青睐,这跟当时的社会文化心理是相对应的。宋代相比前朝,时代精神早已不在马背之上,而在心境之内,点茶的功能也远远超脱了茶饮本身,而是更多承载了文人士大夫的情趣意境。宋徽宗亲自钻研点茶技术,在其专著《大观茶论》中专门论述对点茶的见解;书法家蔡襄在担任福建路转运使期间,调研总结制茶、点茶经验,著成《茶录》一书,极力推介点茶技艺。另外像苏轼、黄庭坚、梅尧臣、陆游、杨万里、米芾等人也都是点茶高手,留下了大量关于点茶的诗篇。
点茶(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社会发展的变迁,点茶由于费时费力,到南宋时期主要就在文人之中沿用,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其它一些更简便的饮茶方式。
三、元
元朝在中原存续的时间并不长,却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多个方面具有典型的转折过渡意义。这种过渡在饮茶方式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揉捻工艺发明。这是制茶工艺的巨大进步,也是中国茶饮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制茶过程中的揉捻,通过破坏茶叶的生物细胞组织,使茶叶中的成分更容易在水中浸泡析出,而不必通过长时间热煮或磨粉才能出味儿,为茶叶瀹泡法的诞生奠定了条件,也为后世乌龙茶、红茶等各类茶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同时,茶叶经过揉捻成条索状,极大缩小了散茶的存储和运输体积,使得压饼团茶不再必要。
二是饮茶方式分化。皇室和贵族仍然沿用宋代的点茶法,但又有所变化。蒙古人喜欢在点茶过程中加入奶酪或酥油,同时点茶使用的也不仅是团茶,还有碾碎的芽茶,对茶器的选择也没有宋代严格,多了粗犷、少了精致。汉族文人则保留了宋时的点茶清饮,民间也有简易的散泡,相对而言饮茶方式比较多而少统一。
三是开始追求茶之真味。制茶工艺中的炒青法虽然唐代就已经诞生,但是在宋以前,主流用的还是蒸青法。元代时,文人喝茶开始追求茶的天然味道和自然香气,时有人讲“铜瓶雪滚伤真味,石硙尘飞泄嫩香”,认为唐宋的饮茶方式破坏了茶的真味。于是为了提高茶的香气,炒青法开始受到青睐,应用越来越广泛。
元代人崇尚自然、粗犷豪放的生活态度,把饮茶方式从宋代的过度重视仪式和炫耀比斗中解脱出来,为后续明代茶文化的形成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明
明代饮茶方式在元代的基础上,产生几个重要改变:
一是茶叶废团改散,茶种开始丰富。明朝建立之初,贡茶制作仍然沿袭宋元时的团茶,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四年以团茶成本高昂、“重劳民力”的缘故,要求“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从此团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被散茶取而代之。废团改散结合揉捻工艺的推广普及,促进了明代各类茶种的丰富发展,红茶、白茶、乌龙茶诞生,黑茶、花茶技艺趋向成熟,绿茶品类丰富、名品迭出。
二是撮泡与壶泡成为主要泡茶方式。明代初期,散茶虽然取代了团茶,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于散茶煮饮或者散茶碾碎点茶。直到明代中期,直接用沸水冲泡散茶的撮泡和壶泡逐渐成为主流。所谓撮泡,就是在茶钟或瓯盏(可以理解为茶碗)中下入散茶再注入沸水泡茶。这种方式到清代发展成了盖碗泡茶。所谓壶泡,就是在茶壶中泡茶,万历年间也写过《茶录》的张源,就特别推崇这种泡茶方式,并且对壶泡法的各个步骤,包括浴壶、投茶、注汤、涤盏、酾茶、品茶等,已经总结的十分完善了。到明代末期,泡茶器具日益小型化,在南方出现了工夫茶的雏形。
三是异乎寻常的讲究。到了明代,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文人已经将饮茶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端重视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视其为清高和风雅的重要标榜,设置了很多苛刻的条件和规矩,用现在的话讲,已经有些过于矫情了。
例如,饮茶环境最好选在“精舍、云林、幽境、松月下、花鸟间,清流白云、竹里飘烟”;对茶器格外重视,明末才子张岱曾记述其拜见当时茶届名人闵汶水时,见其茶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瓷瓯十余种,皆精绝”;对人数要有控制,最好在三人以内,张源在《茶录》里提出,“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他还为不同人数的饮茶定了名字,一个独饮可称“幽”,两人对饮可称“胜”,三四人得称“趣”,五六人称“泛”,七八人只能称“施”,人数再多就不适宜共同品茶了。不仅如此,不少明代文人因为“茶性俭”、“(茶)性洁不可污”,要求品茶人的人品要与茶品相称,好茶是不能跟俗人共饮的,甚至有人提出只有清瘦有韵的人才能烧水泡茶,肥头大耳的人是没资格泡茶的。
不论明代文人是如何矫揉造作,明代饮茶的方式已经非常接近今天人们所熟悉的样子了。
明文征明《惠山茶会图》
五、清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清代茶叶种类进一步丰富,饮茶方式在明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标志是工夫茶和盖碗泡茶的成熟。
清代茶叶种类极大丰富,绿茶种类繁多,红茶遍地开花,黄茶趋于成熟,乌龙茶开始诞生,白茶、黑茶、花茶产量增加。原来一些不入流的茶叶品种开始登上大雅之堂。满族等少数民族长期有煮饮粗茶的习惯,这为清代普洱茶的登堂入室提供了机会,并在雍正年间成为贡茶。红茶在诞生之初入不了传统文人的法眼,正山小种诞生以后,到清代中期被广泛认可并步入辉煌,带动了各地红茶的诞生。
茶叶品类的丰富促进了饮茶方式的发展,代表性的就是武夷岩茶对工夫茶诞生传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康熙后期,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成熟,茶味厚重、香韵悠长,最适宜用小壶、小杯品饮。乾隆时的袁枚初次在武夷山体验了工夫茶,开始还觉得“如饮鸟”的小杯十分搞笑,体验之后方觉小杯细品好于大盏粗饮,并专门写诗称赞:“采之有时焙有决,烹之有方饮有节。杯中已竭香未消,舌上徐停甘果至。”在清代时便有了“(工夫茶)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的说法。工夫茶不仅要求茶、水、火、器有要求,关键还需要主人亲自精心烹制,不能轻易让别人代劳,这跟明代正好相反,明代文人虽然要求高,但煮水泡茶从不亲自上手,都要有人伺候。
清代武夷茶主要通过漳州和泉州贸易,而漳州自古与潮州一体,两地语言风俗极为相似,“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直接推动了乌龙茶制茶工艺和工夫茶饮用方式快速向潮州传播,再加上潮州自古文风鼎盛、商业发达,为今天广负盛名的潮州工夫茶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潮州工夫茶具(图片来自网络)
清代除了南方的工夫茶,从康熙时期开始,在明代撮泡基础上发展来的盖碗喝茶开始盛行,到清晚期已经流行于北京、天津、四川一带,尤其在茶馆、戏院等处,备受欢迎。近代以来,盖碗又从主要的品茶器,转变为单纯的泡茶器,为避免烫手,盖碗的碗口由直口变为了撇口,且撇口逐渐变大。
纵观中国古代饮茶方式的变迁史,不同时代茶叶的种类、形态以及人们饮茶的方式和使用的器具都在不断变化,但是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参考文献:
1.静清和 著 《茶与茶器》 九州出版社
2.耿宝昌 涂华 主编《中国古代名窑系列丛书》江西美术出版社
3.徐馨雅 编著 《茶艺从入门到精通:识茶、鉴茶、品茶一本通》 中国华侨出版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