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服务国家和社会 建设民族学中国学派

服务国家和社会 建设民族学中国学派

服务国家和社会 建设民族学中国学派中国西藏网创办于2000年5月25日,是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也是全球受众最多、影响最大、报道最权威的涉藏新闻综合网站。

“我们既要不断借鉴学习国际民族学界的思想成果,也要努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优秀思想,在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研究实践中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派。”日前,在中国民族学学会2019年高层论坛“文化自信与民族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协同发展创新中心主任杨圣敏说道。

此次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主办,大连民族大学、大连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50多家院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言献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民族学学会执行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不仅建立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从中央到基层完全实行现代社会管理制度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且确保了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公民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享有共有的精神家园、平等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中华民族每个成员都要为实现“两个共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宁夏大学原副校长李伟认为,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内容,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大公约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

探索建设民族学中国学派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学?杨圣敏认为,民族学是从西方传来的学科,但我们不能一直做学生,民族学也有责任为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只有走民族学中国学派的道路,才能走到世界民族学研究舞台的中央,走到国际民族学界的前列。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曾长期处于断裂的状态,如何前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走一条既借鉴西方又继承传统的道路。民族学的发展也应如此。我们既要不断借鉴学习国际民族学界的思想成果,也要努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优秀思想,在为国家、社会服务的研究实践中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派。

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苏发祥按照时间轴梳理了中国民族学学科的产生与转型过程,认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民族学学科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型期,如今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但当前中国民族学学科也面临着研究主题模糊、研究对象单一、研究范式缺失等挑战,只有把这些问题厘清,中国民族学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秘书长、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田阡指出,中国的流域人类学研究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与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尝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域人类学研究找寻学科归属和理论通路,为全球视野中的流域治理摸索可资借鉴的经验,也为“人与水的关系”这一重要命题探寻人类学角度的解答。

聚焦乡村振兴与当代民族文化发展

中国民族学学会成立于1934年,80多年来,中国民族学界坚持把学术强国、学术为社会进步服务作为自己的目标。在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秉承学会精神,围绕“当代民族文化发展与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乡村振兴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等议题深入研讨,切实发挥智库智囊作用。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杨福泉认为,无论乡村旅游走哪种发展路径,留住村民居住在其间是关键。要确保村民参与,让全体村民共同推进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大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应注重事先做好规划,注重以村民参与讨论的方式来决定村寨旅游采取哪些具体形式。实现乡村振兴要注重延续乡村文脉,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实现乡村振兴既需要国家、集体和个人齐心协力,也要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吉首大学教授罗康隆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自信和文化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不同参与者的对话是必然选择,乡村振兴主体的参与是必由之路。乡村主体通过自觉的对话来参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

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东北大学中国满学研究院教授何晓芳通过对满族民俗文化的发展、变迁、重构的研究指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处理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对于具有当代传承价值的满族文学、民俗、手工刺绣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积极抢救、发扬光大,并将其合理转化为经济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大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铸表示,大连民族大学一直将民族学作为优先发展学科摆在重要位置,建校初期就将其列为重点建设学科,组建了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目前,学校设有中国民族学学会东北亚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国家民委、辽宁省和大连市相关研究基地4个。学校发展建设特别是民族学学科建设得到了中国民族学学会的大力支持,希望以承办此次论坛为契机,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 中国民俗学的书评 · · · · · ·
下一篇: 王晨出席中国法学会举办的《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交流会并讲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