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宜宾#上期说到了黄庭坚与流杯池的的故事,在流杯池邻近,还有一个与黄庭坚有关的古迹景点,它就是丞相祠。
丞相祠大门
周洪谟(周洪谟是什么人)
上期说到了黄庭坚与流杯池的的故事,在流杯池邻近,还有一个与黄庭坚有关的古迹景点,它就是丞相祠。
走进丞相祠里,就能看见一块写着“山谷祠(丞相祠)及砚台石”的宜宾市文物保护碑。在这稍长的名称里面,有着一段历史演变的故事。
“山谷祠(丞相祠)及砚台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
北宋政和元年(1111),黄庭坚离开了谪居了三年的戎州。在北宋末年,人们更在黄庭坚创建的流杯池附近修建了山谷祠(黄庭坚号山谷、涪翁),又称涪翁祠,以纪念他提升宜宾文风的成就。
据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时任礼部侍郎周洪谟(叙州府长宁县人)所撰《重修涪翁祠记》记载,涪翁祠在元朝末年已经朽坏,明朝初年重修,在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再次朽坏,到了景泰年间(1450-1457),叙州知府杨德衍第二次重建涪翁祠,中塑黄庭坚之像,并新修了涪翁亭。
到了成化年间(1465-1487),叙州知府陆克深第三次重建。再后来,涪翁祠(山谷祠)里塑起三国蜀汉丞相、武乡侯(简称武侯)诸葛亮的塑像,增加了祭祀诸葛亮的内容。
到了明朝嘉靖九年(1530),涪翁祠第四次重修时,叙州府知府赵远以“武侯涪翁,人品不伦,时代又异,强之比礼,嫌于逼贰”为由,将武侯祠与涪翁祠(山谷祠)分开,并撰写了《武侯涪翁分祠记》立碑于祠中。
进入清朝后,雍正皇帝特旨以诸葛亮从祀孔庙,加上宜宾纪念黄庭坚的还有吊黄楼、流杯池、涪翁亭等地点,于是这里就成了专门祭祀诸葛亮的丞相祠。
“武侯涪翁分祠记”碑
清末光绪二十七年(1901),叙州知府文焕重修了丞相祠,并书写了“丞相祠堂”匾额和对联。
此外,文焕还以诸葛亮南征时曾到宜宾调兵点将的传说,在丞相祠边的一块巨石上竖起了点将碑,同时在碑下的巨石中刻画了一个巨型的太极图。后来,人们就将此处叫做点将台。
点将台中的点将碑和太极图
如今的丞相祠是改革开放后复原修建的,其正殿里有诸葛亮及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的塑像,右廊的塑像为关羽、张飞、黄忠、马忠,左廊的塑像为赵云、马超、姜维、李恢。
祠内立有诸葛亮的《隆中对》《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书法作品及历代赞扬、推崇诸葛亮的对联、匾额,并陈列有宋朝武士浮雕、明朝“武侯涪翁分祠记碑”、清初三国浮雕石刻(内容有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单刀会)等。
如今,丞相祠和点将台一道成为了宜宾三国文化的重要景点。
丞相祠中的诸葛亮塑像
令人称奇的是,丞相祠堂的大门外有一原生圆形巨石,该石底部直径为4.3米、高0.5米,巨石顶部中间凹下能盛水,形似一砚,于是人们便称其为“砚台石”,后来人们在巨石边上刻了二龙抢宝、年年(莲莲)有鱼(余)等吉祥图案。
在昔日晴空万里无云之时,砚中盛水,东山白塔、南岸七星山的黑塔、岷江边的旧州塔三座塔影入砚,犹如一支毛笔蘸墨于砚中,这就是宜宾有名的“笔点丹池”景观。
砚台石
宜宾史迹,下期继续,欢迎关注!
作者:温涛来源:宜宾史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