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于东晋永嘉年间,避地到闽。
郑成功是太监吗(郑成功是太监吗怎么会有儿子)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收录的郑氏族谱中有一段文字,表明郑氏入闽,“或于三山,于莆漳,于潮,是不一处”。其中到达漳州的这一支,在宋末时安居在龙溪,也就是现在的龙海洋西村,在元朝又从洋西播迁到鄱山,也就是现在的福建龙海颜厝镇古县。随后,又从古县播迁到南安。晋江安平郑氏第十三代先祖珏峰的墓志铭由明朝三边总督洪承畴撰写,洪承畴在郑成功墓志铭阐述:“郑之入闽也初居仙游之枫亭,迁徙攀鳞故里,原有枫亭桥圾,今其名犹存焉始祖祖道公,数传而至珏号果斋生谥号后崖生思诲”。墓志铭还提到,因倭寇频频侵犯,被迫南迁晋江安平地区,也就是现如今的安海地区。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海商兼海上走私集团的头目,一生共有5位妻子,其中第二位妻子田川氏是日本人。当时日本当局很重视郑芝龙,平户藩主松浦也送宅邸给他居住。1623年(天启三年),郑芝龙到日本做贸易时,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为夫妻。1624年八月二十八日(天启四年七月十五),郑成功出生于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千里滨。
郑成功六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直到父亲郑芝龙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后,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原福建省晋江县安平镇,现安海镇)居住读书,该处现为安海成功小学校址。
1638年(崇祯十一年),郑成功考中秀才,又经考试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
1641年(崇祯十四年),迎娶福建泉州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
明朝自从嘉靖后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嘉靖皇帝二十年不理朝政。明穆宗到神宗时期,虽然有张居正等大臣推行财政和军事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明朝的颓势,但是终究是昙花一现。很快明神宗又开始长期怠政。同时,为争立皇太子,演成了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名目众多。就在明神宗晏处深宫,“万事不理”,导致从内廷到外廷闹得不可开交之际,辽东后金迅速崛起,不断出兵南犯,向明军发动进攻,辽东战事爆发。辽东边防空虚,军民困甚,供应艰难,加上明神宗用人不当,明军屡屡败北。明神宗为了应付这笔庞大的军费,自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九月起,先后三次下令加派全国田赋,时称“辽饷”,明末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加派开始。加派非但无济于事,反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纷纷投入到反对明朝的革命洪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更是标志着明朝在辽东的统治趋于瓦解。
就在辽东战事吃紧的时候,明神宗撒手人寰。即位的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一个月也死去,相继而发的“红丸案”和“移宫案”更是严重破坏了明廷的决策机制。新即位的明熹宗朱由校早期大量启用东林党人,加剧东林党争,因此对朝政失去耐心。宦官魏忠贤趁机干预政治,拉拢齐楚浙党,号为阉党。魏忠贤擅权跋扈,爪牙遍布全国,并大肆打击东林党。明朝的内部倾轧,导致关外的后金军队更加肆无忌惮。到了崇祯时期,崇祯用人多疑、刚愎自用、举棋不定导致局势愈加糜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