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郡
周敬王卒(周敬王卒是什么意思)
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雒阳户五万二千八百三十九。莽曰保忠信乡,属司隶也。
户二十七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口一百七十四万二百七十九。有铁官、工官。敖仓在荥阳。
县二十二:
雒阳周公迁殷民,是为成周。《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晋合诸侯于狄泉,以其地大成周之城,居敬王。莽曰宜阳。
荥阳卞水、冯池皆在西南。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
偃师尸乡,殷汤所都。莽曰师成。
京
平阴
中牟圃田泽在西,豫州薮。有管叔邑,赵献侯自耿徙此。
平莽曰治平。
阳武有博浪沙。莽曰阳桓。
河南故郏鄏地。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
缑氏刘聚,周大夫刘子邑。有延寿城仙人祠。莽曰中亭。
卷
原武莽曰原桓。
巩东周所居。
穀成《禹贡》瀍水出替亭北,东南入雒。
故市
密故国,有大騩山,潠水所出,南至临颍入颍。
新成惠帝四年置。蛮中,故戎蛮子国。
开封逢池在东北,或曰宋之逢泽也。
成皋故虎牢。或曰制。
苑陵莽曰左亭。
梁狐聚,秦灭西周徙其君于此。阳人聚,秦灭东周徙其君于此。
新郑《诗》郑国,郑桓公之子武公所国,后为韩所灭,韩自平阳徙都之。
“河南”即“黄河之南”的意思。西汉设立的河南郡,源头是战国时期韩宣王设立的三川郡,以境内有河、洛、伊三川而得名。秦朝夺取此地后,仍置三川郡。楚汉之际,项羽分封诸侯,将此地封给张耳的部将申阳,建立了河南国。后来,申阳投降刘邦,河南国被改为河南郡。
河南郡的中心地带就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一带。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极为悠久,上古时河图洛书出于此,伏羲氏据以制八卦和九畴;黄帝之“密都”(见《山海经》)、帝喾建都的亳邑、夏太康迁都的斟鄩、商汤定都的西亳、西周平王东迁的王城,都位于此地。汉代之后的魏晋、北魏、隋唐(隋炀帝和武则天)、五代之后梁后唐后晋,也都定都于此。在西汉时,虽然出于“扼亢拊背”的战略考虑而定都关中,但是洛阳仍是天下经济文化最繁荣、人口也最密集的地区。
因此,西汉王朝对河南郡非常重视,将河南郡与河东郡、河内郡并称为“三河”,都列入京畿范围之内。河南郡属于司隶的管区,是其所辖的七郡(河南、河内、河东、弘农、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王莽建立新朝后,将河南郡改名为保忠信乡,列为“六队郡”(河东、河内、弘农、河南、颍川、南阳)之一。东汉定都洛阳,为突出河南郡作为京畿之地的地位,将之改称为“河南尹”。曹魏仍称河南尹,西晋后复称河南郡,北魏、隋、唐都沿用过河南郡之名。
西汉司隶的地域范围
河南郡在司隶七郡中的相对位置
西汉末的河南郡下辖22个县:
1.雒阳县(洛阳县)。本为周公迁殷民所建的成周。周敬王时晋国曾召集诸侯扩建此城。秦置县,为三川郡治。汉为河南郡治。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
2.荥[xíng]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古荥镇。荥阳是古代军事重镇,历代兵家必争之所。秦汉时著名的粮仓“敖仓”就位于此地。
3.偃师县。因周武王伐纣时在此地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该县之尸乡有商汤建都的西亳城。治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五里老城。
4.京县。本为春秋郑国之京邑。即“郑伯克段于鄢”故事中“京城太叔”的封地。楚汉战争中双方“战于荥阳南京、索间”的“京”即此地。治所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南二十四里京襄城。
5.平阴县。春秋时阴戎之地,后属晋国。治所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
6.中牟县。春秋时属郑国,战国时为魏国之中牟邑。治所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
7.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老城东黄河南岸。
8.阳武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二十八里。县有博浪沙,即张良刺秦始皇之地。
9.河南县。地本名郏鄏,西周初周公在此修筑了王城(与成周相对),周平王东迁后定都于此。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涧河东岸。
10.缑[gōu]氏县。因县有缑氏山得名。本春秋时周之侯氏邑,秦置缑氏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
11.卷县。本战国魏邑。治所在河南省原阳县西圈城。
12.原武县。治所即今河南省原阳县。
13.巩县。春秋时为巩伯国。战国时为东周公国(与洛阳王城的西周公国相对并称)。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
14.穀成县(谷成县)。因城西临穀水(今涧河)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东汉改为谷城县。
15.故市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三十五里。
16.密县。《尔雅》:“山如堂者曰密”,因以为名。县有大隗山,是上古魁隗氏族群的发源地,黄帝曾在此访大隗。帝喾时为祝融氏之墟。西周时有郐国、密国。春秋时郑国在此设新密邑。秦置密县。治所在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三十里大隗镇。
17.新成县。治所在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东汉改为新城县。该县有蛮中聚,春秋时为“戎蛮子国”,后为楚所灭。
18.开封县。春秋时郑庄公在此地筑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更名开封。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县(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古城村。
19.成皋县。西周初为东虢国,因周穆王"柙虎"于此而得名“虎牢”。春秋时为郑国之制邑。战国时建有成皋城,因该城濒临黄河地势高矗而得名。秦设虎牢关。汉置成皋县。治所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
20.苑陵县。治所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三十里。
21.梁县。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汝水南岸石台村。战国末年,秦灭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后,将两国国君都迁到该县安置。
22.新郑县。古为黄帝建都的“有熊”之地,帝喾时为祝融氏之国。西周时为郐国。春秋初年郑武公迁国于此,地仍称郑。战国时曾为韩国国都,并设郑县。秦朝时为区别于关中之郑县,改名为新郑。治所即今河南新郑市。
根据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河南郡辖区共有人口1740279人。河南郡的户数为276444户,其中雒阳县有52839户,约占19%(近五分之一)。以此推算,雒阳县人口应在三十万人以上。
河南郡各县的地理方位如下图所示:
西汉河南郡属县地理方位图
结合周边地形来看,河南郡属县的地缘结构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见,汉代河南郡的辖区主要包括洛阳盆地和嵩山山脉以东的黄淮平原边缘地带,即今天河南省洛阳市、郑州市及其周边的区域。应该说,河南郡的核心就是洛阳盆地,只是出于构建安全屏障的需要,才将成皋、荥阳以东的十几个县域纳入进来。
由河南郡向北,越过黄河可到达河内郡,进而通往河东郡、上党郡和冀州各地;向东,可畅通无阻地通往兖州、豫州各地;向南,越过伏牛山脉可到达南阳郡、颍川郡,进而通往荆州各地;向西,则可走崤道,经由弘农郡到达京兆地区。
河南郡辖区既有发达的经济文化支撑,又有山河之险要屏障,且处于“天下之中”的优越地理位置,因此,从先秦至隋唐一直是天下最重要的战略枢纽。宋代以后,随着中原内部各区域的整合、融合,以及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族政权的“南—北”对抗的凸显,其战略地位才相对有所下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