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燕:1990年毕业于菏泽教育学院中文系。单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工会主席。热爱文学,有时候喜欢写一点东西。
乡愁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什么仿写句子)
文/郭晓燕
中元节到了,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回老家祭奠我的父亲母亲。
还是那条走过无数次的小路,由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到崎岖不平的碳渣路,再到光滑平坦的柏油路。回家的路,还是那么熟悉而亲切;还是那个无数次走进我梦境的不起眼的小村庄,村口那棵高大挺拔的臭椿树,母亲就是无数次站在这儿,痴痴地盼着,瘦小的身躯在风里,在雨里望穿秋水地等候她归家的孩子;还是父亲知道我们回家的消息,早早地斜依在家门口的那棵老枣树,稀疏的枝叶间,零星的青色枣子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晃;还是那两扇踏进过无数次锈迹斑斑的红色大门,一把久违的大锁常年忠于职守很久才开一次;还是院子里那一丛丛杂乱无章努力疯长的蒿草……这就是我的家,我心灵的栖息地。
每次回家,都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的房子越来越宽敞,路越来越好走,环境越来越干净,村子也越来越空寂。
曾在乡间小路、疙瘩、胡同随处可见自由奔跑的稚子孩童,现在也很难再看到几个;村子后街二婶家的墙根处,一年四季聚集的老人们,却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次居然没有见到一位。据说当年这里是新闻发布会现场,村子里谁家的大事小事,只要是到这儿,没有人不知道的。谁家媳妇跟婆婆从来不闹矛盾,谁家儿子孝顺,谁家来客人了,谁家姑娘给娘家买啥好东西了…一分钟新闻联播,尽知全村事。
可如今这儿空空如也,只有那台缺了口的石碾子,磨得光溜溜的石滚子,已经上了釉的桃木墩子、石头凳子,还是照老样子一字马摆放着;村子里年轻人与时俱进,追随城镇化生活,跟风似的几乎都在城里买上了楼房,只有到该种该收的时候,村子里才会呈现短暂的热闹。平时一些院子成了真正的“空巢”,再也看不到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升起,听不到母亲急切悠长地呼唤、三五成群孩子的欢声笑语,那人间烟火气荡然无存;夕阳西下、蓬勃茂密的青纱帐里,青壮年劳动的身影更是越来越少。他们大都走进城市工厂,被乡村生活边缘化了。偶尔遇到很少一部分上了岁数的人,顶着白花花的大太阳,佝偻着背,挥汗如雨,坚守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着他的那一亩三分地…
出了村子往南走1000米左拐,在那茂密的生机勃勃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纱帐里,长眠着我的父亲母亲。
双膝跪在爬满荒草的坟茔前,望着一叠叠泛黄的纸钱腾起的烟雾,脑海里像过电影似的呈现父亲、母亲的音容笑貌,对孩子们的心疼、牵挂与不舍…悲从中来。“爹,娘,我们都来看您啦!不知您们,在那边过得好不好?…”风儿呜咽,云儿落泪,玉米叶子交互摩擦发出低低的啜泣声…我们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郎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父母在里头。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想念,是对那片土地承载的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怀…
让我们记住乡愁、记住来时的路途、记得把根留住——常回家看看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