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樵夫/文
武胜关镇(武胜关在哪里属于哪个省)
“武胜关,在县南九十里,与湖北应山县连界,居鸡公山之西南,即三关中直辕也,一名武阳关。今平汉铁路洞山而过。关上有街市,长里许,为楚、豫分界处。稍东曰撞子冲,曰牛心山。”
“九里关,邑东南九十里,关上街市属罗山管。由街而南四里名关门山,两山夹峙,一溪自中流出,为南北往来出关之道,最称险要。其形如隧,故古名大隧。北山属信阳,南山属罗山,往西即湖北孝感界矣。”
“平靖关,在县南偏西九十里,接湖北应山县界,即三关中之冥扼也。有大小石门,凿山通道,最称险要。地名行者陂,士人呼为恨这关,(谓之壮穆得名,恨这为行者之误。)又称平静关。明时为驿道,后改。(上有康熙三十四年汝宁官立界碑。其南有高贵山,大贵寺,属湖北。北即潭家河,古闷城铺,属河南。)”
“按古三关今为信阳之平靖,武胜两关与信、罗共管之九里关。罗山旧本由信阳析置,故古籍皆称‘义阳三关’。九里关即三关之大隧,一名黄岘关,又名百雁关。”
这是《重修信阳县志》(点注本)第142页对“义阳三关”的记载。
武胜关,被称全国九大名关(一说为全国十大名关)之一。我对“武胜”二字甚感兴趣,感觉应与武昌及三国“汉亭候”武圣关羽有什么关系。因二者都有一个“武”字。而武昌与武胜关相距仅一百多公里,而当年关羽做荆州牧时,信南的鸡公山,武胜关等都属于他的行政辖区。
据当地老人讲述,当年关羽骑着赤兔马,提着青龙偃月刀,从南向北翻越平靖关时,赤兔累的汗水涔涔,关羽回头一望,叹息曰:“吾恨这关险也。”如是,坊间的历史上,平靖关就有了“恨这关”的别名。
这武胜关是否与关羽“武圣”有关呢?平靖关在康熙初年,还是南北间的古驿道,在康熙五十年左右,就东移到武胜关了。我“百度”了一下,知武昌一名是在三国两晋之后,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来命名的。而在“武胜关”名称由来下面,一条“百度”是这样描述的:
“武胜关位于湖北,河南交界处,属湖北省,东有鸡公山,西有车云峰。武胜关犹如一把石锁,将大别和桐柏山麓锁扣为一体,为绵亘千里的天然屏障。武胜关箭楼,青石为砖,糯浆铸缝,坚固异常,被誉为‘中南第一关’。武胜关名称由来,是因为武胜关为兵家必胜之地,在此守关,以必胜之而取其名。关中的‘将军寨’断壁残垣,依稀可见。民间传说是穆桂英屯兵点将的地方。宋岳飞大将牛皋曾守关于此。明未李自成在这里也曾破关斩将,进兵鄂州。武胜关,春秋时期称直辕,澧山,秦时称武阳关,南宋又易名为武胜关。”
这样说来,武胜关之名,与武昌,及武圣关羽的大名并无关系,是臆断而牵强附会了。不过,如果按“武昌”“以武治国而昌”句式,“武胜关”应为“以武守关而胜”意更佳。
然而,武胜关历史上多次曾隶属于古楚,荆楚,这也是事实。信阳的楚王城,楚王墓就是实例佐证。即使到了民国时期,鸡公山还隶属于武汉行营管辖过呢!鸡公山南街,基本住居的都是湖北广水、应山、大悟的人,也是一个例证。
但从上述记载材料中,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又位于河南境内,属于河南无疑了。我没有争“风景名胜”打“笔墨官司”的意思,但武胜关作为豫鄂两省的天然分界线,在地理上是非常清楚的,真正是“青分楚豫,鸡鸣两省”了。
武胜关又是大别、桐柏二山脉,长江、淮河两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在军事上,尤其在古代,它拱卫了信阳,又守护了武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真正的历史雄关,称得上“武胜”的美名。
据说,南宋时国都从汴京(开封)被迫迁往杭州,建立了一个偏安政权。朝脉延续150多年。南宋政权在这长达150多年时间里,政权相对稳定,经济发达,社会也很安定。这正是当年统治者长期将“义阳三关”做为北方抵御金夏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其次就是利用长江天堑了。即使到了清末民初,这“义阳三关”,特别是这座居三关之中的武胜关,更是天险屏障,得“武胜者得南北”了。据鸡公山万国文化研究会的朋友近期发现的几幅清末老地图就可清楚看出,当年武胜、九里、平靖三关标注布防的军营状况,足见当年战争之频繁,战略地位之重要。
不过信南一带的人,尤其是到了鸡公山(新店),武胜关一带,人口与湖北孝感以北的广水、应山、大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渊源。据说,明万历年间,鸡公山人口大迁徙(俗称“插荒为记”),武胜关,鸡公山新店一带人口大多都是从湖北移民过来的。黄、曾等几族大姓大户,几乎都是整族整户从外省或外地迁移过来的。据新店马号今年93岁的曾宪珍及今年90岁的黄正中等老人讲:新店一带,过年祭祖神龛供桌上,如果一块煮熟的肥肉上插着筷子,那就是湖北“筷子岗”的移民后人。凡是走路喜双手背在身后的,那就是湖北“麻城”或“驮子岗”过来的……甚至,还“煞有介事”的说,凡是湖北移民过来的后代,其脚小指处都是双指甲的……(新店、黄塆、武胜关黄姓族中,其一大支的祖宗祠堂,就在湖北黄家大塆)。另有新店吴氏家族、贺氏家族、鸡公山车站李氏家族等,也基本是从湖北大悟移民过来的。
新店、武胜关人,说话口音与湖北广水、应山、大悟几乎一模一样、人称“靠山蛮”。如方言口语中常有“马儿的”,“搞么事”等。不过,我们新店、武胜关人与湖北广水、应山人也有互相“讥讽”对方的时候。如我们称他们为“蛮子”,他们称其我们为“苔子”,即“侉子”。但外人一般是听不出来的。
我就遇上过这样一件事:那是1995年春节,我两公婆春节前,从广州返回信阳,候车时,有两个广水小姑娘,非要跟着我们一起走。她从我讲话口音中,一口认定我是广水人。我说我是鸡公山的,她俩还说我骗她,明明是广水人还说不是,弄得我自己就好笑。好在我们还是一路“护送”她俩到了广水,做了一次“护花使者”。
民间风俗,如过年打糍粑、包粽子、做豆折、做汤圆面、做挂面、做甜(糯米)酒、泡咸菜、腌鸭蛋,还有炒菜的口味方式,婚丧嫁娶,农活耕作方式等等,几乎与广水、应山一模一样。新店、武胜关打糍粑,而近在咫尺的潭家河、柳林、东双河就无此习俗。而鸡公山、武胜关(包括九里关)历史上青年男女就有通婚的习惯,因为此两地风俗,生活方式习惯相同,但湖北女孩就不太爱嫁信北的男青年。同样,湖北的小伙子也不太爱娶信北的姑娘做老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两地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当然不是一概而论)
民国年间,广水群力烟厂出品的武胜关牌烟标
民国年间,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武胜关山洞图案的烟卡(杨峰收藏)
“义阳三关”,一道天然的屏障,东西横亘在豫鄂两省的交界处。“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相信这位于大别,桐柏两山脉之间的武胜古关,将会越来越雄奇壮美!正是:
武胜雄关关不住,长风万里际天来。
鸡公报晓唤豫楚,九州名扬惊四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