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作者:王昌龄唐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闺怨王昌龄(闺怨王昌龄拼音版)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的标题是“闺怨”,开篇却来了一句“不知愁’,似乎和题目不符。其实,诗人这样写,采用的是对比手法,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不知愁”到“闺怨”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参军远征,已经很多年了,按理说应该有愁有抱怨的。为什么“不知愁”呢?
第一,应当是这位女主人公,正值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毕竟古时候,结婚年龄都比较小,还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再加上家庭条件比较好(从凝装上翠楼可以看出),不愁吃穿用度,所以根本“不知愁”,李清照就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吗。
第二:结合唐朝那个时代的历史,应该说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和潮流。唐代前期国力强盛,兵精粮足,为了平定边疆叛乱,经常打仗。而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有志男儿建功立业“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就是岑参说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条路,也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人生追求,李白也是仗剑走天涯。在这种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觅封侯”的有志青年和他们的“闺中少妇”,都对这条生活道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这个也是当时行得通的一条康庄大道。而且从末句的“悔教”二字还可以看出,这位少妇当初应该是对她夫婿“觅封侯”的行动,是支持的,甚至是鼓励的,催促的。一个对生活、对夫婿的前途充满憧憬乐观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知愁”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本诗第一句点出女主人公的“不知愁”。第二句紧接着写她春日登楼赏景,一个春天的早晨,女主人公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春日凝妆上翠楼)、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用“翠”字,与春日的时节相照应。凝妆登楼,肯定不是为了排遣愁绪,如果一腔怨愁,也就不会凝妆了,春日凝妆,肯定是为了观赏春色。就像我们春游踏青一样,出门前肯定要细细化妆。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的怨和愁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的转折。杨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上高楼欣赏美景,自然会看到,“忽见”二字给人的感觉非常突兀。女主人公的心情怎么就大变了呢?这个关键就在“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既可以联想到冬去春来,又是一年过去,时光易逝。又可以想到杨柳的青翠,在被人欣赏,而自己凝装,却只能独自登楼,顾影自怜,无人陪伴。“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颓垣”。还会想起青春易逝,夫婿却远在千里之外。这些想法的产生,也和女主人公年龄逐渐长大有关。毕竟少女时无忧无虑,成年的少妇,却是有情感需求的。如今独上高楼,已经初识“愁滋味”。这一切都是可能造成女主人公心情大变的原因。
本来凝妆登楼,是想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变化发生得迅速而突然,似乎难以理解,又全在情理之中。诗的精炼,好处正在这里:短短几个字,就生动地显示了女主人公从“不知愁”到“悔”的心里变化过程,但是却一字没提变化的具体原因,悔的原因。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想象。增加了诗词的可读性,意味悠长。不愧是大家手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