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羊羊的地理教室首发,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中原地区种植葡萄始于什么朝代东汉还是西汉(中国中原地区种植葡萄始于什么朝代西汉)
作者西阁|审稿山竹
欢迎在留言区总结要点,就当复习啦
还记得去年火遍全网的那道种葡萄的高考题吗?
这种顺坡垄作的栽培方式,从广义上来说,算是一种改良过的畎亩法。“畎亩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挖垄沟、垒垄台等方式使得农业增产。
这种栽培方式从尧舜时代就出现了,到春秋战国时期,畎亩法栽培达到巅峰,虽然后期出现了其他的栽培方式,但大都是在畎亩法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的,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地区,乃至国外,都能看到畎亩法的身影。
那么下面我们就带着以下问题来研究它
01
什么是畎亩法
先说一下这个“畎”字,目前字典中读作(quǎn),如《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但在古语及太湖地区读作(jiàn),意思是田地中间的沟。现代字典读作畎(quǎn)亩,意思为田间的水沟。这里我们按照古语取作(jiàn),即畎亩法。(按个人喜好读即可)
它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挖沟渠时,泥土翻到两侧,形成高于地面的埂),有沟必有垄,二者密不可分,农民多称畎为垄沟,亩为垄台。
畎亩法就是一种垄作法,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墒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
所谓墒,是指土壤的湿度。所以畎亩法就是让土壤蓄水、保水为主的一种抗旱的栽培方法。随着不同地区的推广使用,畎亩法不仅具有抗旱功能,还具有防涝功能。
我国黄河流域的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其西部多为温带大陆气候,全年气候干旱,降水少,由此抗旱防涝则成为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工作。
在古代,小农经营为主,个人修建水利工程难度较大,为了保证农作物产量,畎亩法是有效缓解这一状况的好方法,当时被广泛应用,直到今天,我国多地采用的起垄种植来抗旱防涝,依然能看到畎亩法的影子。
02
上田弃亩,下田弃畎是什么意思?
畎亩法对土地利用主要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
(1)上田弃亩
”上田“是指在地势较高的田地。
“上田弃亩“的原因:在地势较高的田地,相对于亩(垄),畎(沟)内的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相对湿润,利于抗旱,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上田弃亩。
”弃亩“将农作物种植在畎(沟)里,而不种在亩(垄)上。
去亩(垄)种畎(沟)的好处,除抗旱保墒外,由于亩(垄)的阻挡,可以减弱风力,减轻风力使农作物受到冻害或倒伏状况;同时畎可以形成人造阴坡,温度相对较低,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
(2)下田弃畎
“下田“是指在地势较低的田地里,“弃畎”是将作物种在亩(垄)上,而不种在畎(沟)内。
“下田弃畎”的原因是在亩(垄)上种植,降水少的季节,畎(沟)内可进行引水灌溉,雨季降水多时,通过畎(沟)进行排水,减轻农作物受洪涝的影响,因此下田弃畎。
“下田弃畎”的好处除灌溉排涝外,由于亩(垄)上经过人工修整,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吸收更多的养分,缓解风力侵蚀造成的肥力减弱;垄与垄之间的空隙(间距)较大,通风采光效果好,利于农作物生长。
目前,起垄种植在我国华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多用于栽培玉米、高粱、甜菜等旱地作物,其他地区主要用于栽培红薯、马铃薯等薯芋类作物。对于降水量大的地区,如我国南方地区等,起垄种植这样良好的排水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知识拓展】畎亩法与代田法
什么是代田法?
代田法是指在田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在沟里播种农作物,夏季作物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在中途除草时,将垄上的土推进沟内,培植作物。沟变垄,垄变沟,使作物一直在沟里种植。第二年沟垄互换位置。
代田法明显是依托畎亩法发展起来的,也是起垄种植的一种。
代田法的优点:
①垄上养过杂草有肥力的土壤培到作物的根部,为农作物提供持续的肥力。
②使得农作物根基更牢固,减少风力对农作物的损害。
③第二年沟垄互换,让土壤有休耕的机会,有轮作的效果。
相比代田法,畎亩法的缺点:
①没有让土地得到轮休,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②恢复土壤肥力时,需要时间较长,土地大部分时间都在休养,土地利用率较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羊羊的地理教室,转载请联系授权)
03
畎亩法栽培的具体要求
畎亩法看起来仅仅是垄和沟的组成,其实在实施畎亩法栽培时,有很多因素要注意,只有满足这些因素才能保证谷物的丰收,亩产的提高。
1.如何保证良好的土壤环境?
《吕氏春秋》中对亩和畎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创造一个“上虚下实”土壤耕作结构。
上层土经过人工犁地变虚后,土壤中的空气增加,浇灌后,水分易下渗。下层土壤是坚实的,可以防止土壤水分流失过快,土壤墒情变差,因此创造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是畎亩的基础。
2.亩(垄)间的行距为何要固定?
亩(垄)具有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后,不仅有利于通风和采光(作物间距变大,受光的面积大了),还便于农民中期进行再次犁地培土,方便下田除草。
中期培土的目的:
①增加农作物根部土壤的厚度,增强肥力
②培实土壤,防止风大倒伏
③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沟内水分下渗
3.不同地形条件下的畎亩法要如何调整?
畎亩法的耕作要根据地形的具体情况而定,主要考虑的是水流和光照、风向等因素与地形的结合。
①平坦耕地中的畎亩法
在地形平坦地区,由于我国北方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考虑光照的因素,东西向的畎亩,阳光不能照射到作物的根部,不利于作物生长。
修建南北向或西北—东南向的畎亩,这样有利于阳光照射到作物的根部,增强光合作用,同时在亩(垄)上种还可以增大昼夜温差。
为什么在亩(垄)上种植可以增大昼夜温差呢?
A.亩(垄)上种植,可增大表面积,白天受光面积大,增温快,夜间散热面积大,降温快,昼夜温差变大.
B.亩(垄)上水分减少,昼夜温差变大
(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水分和空气的数量,凡水多气少的土壤,热容量就大,增温慢,冷却也慢,温度变化小;反之,土温变化就大。)
一般我国西北、东北和沿海地区,亩(垄)向多与风向垂直,以减少风害。
②坡耕地中的畎亩法
在坡度较大的地形区,那么畎亩法作物多采用垄上种植,为了缓解坡地产生的水土流失状况,一般采用顺坡垄(亩)作和横坡垄作。顺坡垄作是在畎亩法基础上发展起来典型的坡地垄作,下面我们就看一下什么是顺坡垄作。
顺坡垄作,又叫顺坡种植,是指垄的方向和坡向平行的种植方式。在我国东北地区、地中海地区等均有广泛的使用。
顺坡垄作的优点:
①顺坡垄作的种植方式较为省力;
②有利于排水;
③有利于通风透光,顺坡垄有利于增加农作物受光面积,增大温差。
顺坡垄作的缺点: ①顺坡垄作易加剧水土流失,不利于水土保持
②在降水强度大且坡度较大的情况下,产生显著的径流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
③水流易顺沟流走,不便于灌溉
(2020年全国Ⅰ卷第36题考查了这个内容,文末有此题)
【知识拓展】横坡垄作横坡垄作指的是垄的方向和坡向相互垂直的一种种植方式。横坡垄作时大致沿坡面等高线起垄种植。由于垄的方向与坡向保持垂直,从而使每条垄都形成了一个个小顺坡,便于保水、保土、保肥。
横坡垄作:
①能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下渗率,减少水土流失。
②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小结】
04
来做题吧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jiàn)(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据此完成1-4题。
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单选)
A.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B.增加土层深度
C.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D.增加耕地面积
2.我国南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单选)
A.土层较薄
B.光照充足
C.温度高
D.降水多
3."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单选)
A.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B.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C.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D.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4.与图a相比,b畎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单选)
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
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
【答案】
1.C
根据图文资料信息,可以看到,"上田弃亩"是把农作物种植在沟中,沟两侧为垄。受垄地阻挡,沟中既形成人造阴凉处,又可以降低风力的影响,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沟处相对于垄地来说,洼地的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相对湿润。所以"上田弃亩"可以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C对;沟与垄相比,沟处的土层垂直高度小,不能增加土层深度,B错;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需要增加腐殖质(如秸秆还田等)、施加有机肥等,而"上田弃亩"仅改变的是地形,与养分的提供无关,A错。故本题选C。
2.D
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相当于右图中的"下田弃畎",这是因为南方地区雨水多,雨季时减少水涝影响,旱季时便于灌溉。在几个选项中,垄与沟相比,垄土层较厚,垄上通风采光较好,垄上温度也较高,但相对整个南方地区来说,这几个因素均处于次要地位,其主要自然特征是夏季高温,降水多且集中,垄上种植,垄沟则起到排水作用。所以本题选D。
3.A
"畎亩法"改变的是地形,对地形的改变影响不了气候与对劳动力的需求,BD直接排除;从图上可以看到"畎亩法"会导致地表凸凹起伏不平,为方便耕作,土地平整最宜,且水稻生长喜水,土地平整利于整体排灌,A适宜;水稻虽然是喜阳作物,但过强过弱的光照对水稻生长不利,C不适宜。所以选A。
4.D
解题时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主要优势。农作物种植在垄上,是因为当地降水较多,图a中沟内土壤水分充足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A不符合。图b垄台上种植与图a垄沟内种植相比,温差较大,B不符合;增加地形高差后,高出的部分受外力侵蚀加剧,C不符合。而与图a相比,通过以上分析可知,b处农作物在垄上,通风透光性较好。故本题选D。
(2020年全国Ⅰ卷第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分)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
【答案】
(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参考文献:
吕珊雁.古代黄河流域的种植技术[J].农艺.2014.10.65-66.
韩同超.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1(25)45-49.
文明世界拼图.地理沟垄种植.个人图书馆.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号立场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