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季云卿简介(季云卿儿子)

季云卿简介(季云卿儿子)

季云卿简介(季云卿儿子)1940年10月11日,上海的报纸上刊载了一则消息:所谓南京政府特别市市长,实际上就是指汪伪政府伪上海市市长。季云卿简介(季云卿儿子)图|傅筱庵大汉奸在家中毙命,对于正在沦陷中的上海来说,不啻于是一件喜讯,当然这也是本年度以来,第二次让人高兴的

1940年10月11日,上海的报纸上刊载了一则消息:

所谓南京政府特别市市长,实际上就是指汪伪政府伪上海市市长。

季云卿简介(季云卿儿子)

季云卿简介(季云卿儿子)

图|傅筱庵

大汉奸在家中毙命,对于正在沦陷中的上海来说,不啻于是一件喜讯,当然这也是本年度以来,第二次让人高兴的一件事。

就在傅筱庵被杀前两个月,大汉奸张啸林被家中雇佣的保镖林怀部刺杀,林怀部本人也被捕,后来被法租界当局判处15年有期徒刑,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两个汉奸毙命,众说纷纭之下,有人直指两案都是“军统”所作。

尽管两案在各种性质上存在很多相似性,但根据线索,逐步抽丝剥茧的分析,两案的真相并不完全相同。

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虽然针对张啸林发出了锄奸令,但行动组组长陈默两次策划刺杀均遭到失败,林怀部本身是张啸林在遭遇刺杀后雇佣的保镖,后来因为工资问题曾与张啸林起过争执,加上请假又不被批准,出于义愤才打死了张啸林。

林怀部后来被逮捕后,原原本本地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来被判刑15年,抗战胜利后,林怀部曾托人找到杜月笙的大管家万墨林,希望能受他推荐,沾一沾地下工作人员的荣光,但被万墨林拒绝了,但万墨林考虑到杜月笙与张啸林曾是结拜兄弟,而林怀部的行为并非是因为地下工作,所以婉言谢绝了他。林怀部后来生活始终潦倒,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受到照顾,尽管他是因为私人义气参与刺杀汉奸,但他的荣耀之举却依然值得我们称颂。

由此可见,林怀部与军统之间,应该毫无关系。

至于傅筱庵被杀,与张啸林的情况又完全不同。

虽然整个案件扑朔迷离,但基本可以肯定,傅筱庵是被他家中的厨师朱升源以菜刀砍死的,与林怀部不同的是,朱升源后来结局并不明了,甚至后来也流传出很多种说法。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在南京与日媾和,成立南京伪政权。

一时之间,大量的汉奸纷纷浮出水面,他们投靠日伪,卖祖求荣,考虑到汉奸对抗日局面的危害性,军统多次策划对投降日伪的军政人员刺杀。

图|汪精卫

军统对这批投降日伪的汉奸,一律采取手段刺杀,引起汪伪当局的恐惧。

汪伪政府随即开始考虑反制,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反制的同时,也加强了安保的工作。

作为有名的大汉奸之一,傅筱庵也惶惶不可终日,事实上为了应对军统可能的刺杀,傅筱庵自己家中不仅仆从如云,还雇佣了23名保镖,至于他的卧室更是守卫严密,就连家人轻易不能靠近,更别说是外人。另外,傅筱庵每次出行,都乘坐装甲轿车,在他乘坐的轿车前后各有四辆警卫车,里面坐满了警卫,在办公楼的周围也有大量的警卫队保护。

一开始重庆方面还企图策反傅筱庵为我所用,但后来发现,傅筱庵一心一意当这个铁杆的汉奸,于是才决定了刺杀。军统局上海区区长陈恭澍在接到刺杀傅筱庵的任务后,连续几次策划,均告失败而终

然而,傅筱庵最终还是没能挡住屠刀。

就在陈恭澍也无计可施的时候,却听属下第二行动大队来报告:

这个被打通的内线,就是傅筱庵家中的厨师朱升源。

朱升源从傅筱庵父辈就在他们家做工,是傅家忠心耿耿的老仆人,当时军统在傅筱庵家的外围开了一个酒馆,朱升源时常去喝酒,军统在了解在了解朱升源的情况后,便伺机劝说朱升源“大义灭亲”。而朱升源也确实是表现出很多义愤之举,于是便同意军统的要求。

1940年10月11日凌晨3时40分,傅筱庵外出应酬归来,朱升源递上了一碗银耳汤,傅筱庵没有喝,朱升源便服侍主人睡下,等到傅筱庵睡熟以后,朱升源以早已准备好的菜刀,对傅筱庵的头部连砍了几刀,然后关上了门迅速离开。

图|朱升源

因为傅筱庵平日里应酬就很晚,加上他又是睡在卧室,家里人都以为他是累了,所以没去叫他,一直等到日上三竿以后,家里人觉得不对劲儿,这才推门进去,发现傅筱庵早已被人砍杀在床头。

令人诧异的是,朱升源刺杀傅筱庵,家中的保镖、近侍竟然无一人察觉,就算朱升源能够凭借关系顺利地进入傅筱庵近前,但砍死一个人,总要有点动静,日本军部后来在傅筱庵住所周边展开调查,最终却一无所获,倒是周边的百姓深受其害,敢怒不敢言。

以上基本上便是刺杀傅筱庵一事的前因后果,各方在事后撰写的文字记录,虽然多数都有出入,但整体过程上相差并不大。

可在各方记载中,有关该案的细节上也有不少出入。

一个是花边新闻的说法。

网上流传有不少的说法,是说朱升源与傅筱庵的内眷私通,被傅本人撞破,傅筱庵要开除朱升源,但是碍于自己的面子,要求朱升源在若无其事的做一个星期工再走,工资照发,然而就在这七天时间里,就发生了朱升源刺杀傅筱庵的事。

以上记载来源于一个上海知名中医陈存仁在战后发表的回忆《抗战时代生活史》。

图|《抗战时代生活史》

然而这个“花边新闻”的说法,仅存在于陈存仁的记录中,各方对此事的回忆中,均没有这个记载。

另外一个就是为钱的说法。

朱升源做这件事,是冒着杀头的风险的,所以从表面上来看,这个要求无可厚非。

万墨林的《沪上往事》、陈恭澍的《上海敌后抗日行动》、军统会计室副主任郭旭《汉奸傅筱庵之死》中,都提到了朱升源要钱的情况。

万墨林在回忆中提到,杜月笙有一个姓张的保镖,来自山东,有一天神神秘秘地来找他,说有一桩大生意,要不要接过来做,万墨林问了一句,这个姓张的保镖只说了三个字:“傅筱庵。”

作为杜月笙的大管家,万墨林自然知道军统的一些内幕,知道他们早有计划除掉这个大汉奸,一想有机会能够除掉这个汉奸,万墨林的心中也很欢喜。

老张凑上来告诉万墨林:

图|傅筱庵

“很简单。”老张耸了耸肩:

万墨林觉得,能够花两万块钱,杀一个汉奸,很值得,于是嘱咐了一句:

不过,在万墨林的回忆中,傅筱庵后来虽然被杀了,但也没有人来找他要钱。

图|万墨林

事情办成以后,军统也很大方,戴笠当即就批复给了7万元,除了给朱升源的5万元以外,还有两万元奖励给第二大队,而且陈恭澍在回忆中特别注明了,这5万元是给了朱升源的,并交由他签字确认的。

也就是说,朱升源实际上应当是为钱办事,倒不完全出于是因为义愤的关系。

无论如何,刺杀汉奸首脑,在当时社会上来看,都认为首恶死有余辜,或者云是军统、蓝衣社所谓,或者云是某某义士,但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不管是军统特务,还是某某义士出于义愤,他们都是普通的一个人,只要是个人,就要养家糊口,所以索取报酬一事便不再是那么不可理解的一件事。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有关这个朱升源索取报酬一事,军统方面也有自己的解释。

首先是朱升源与军统接触,是与陈恭澍下属的第二大队,这个第二大队实际上是“冒功领赏”,从后来军统的宣传上,他们也一直在强调是自己的功劳可见一斑。

据军统会计室副主任郭旭《汉奸傅筱庵之死》,朱升源后来人到了重庆,军统奖给他的伪法币只有3000元,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军统不仅管朱升源的住宿,每月还会发给他一笔100元法币的津贴,据朱升源后来同郭旭的交谈中可以得知,他在离开上海的时候,军统发给他的只有路费,而没有其他费用。

根据这个描述大概也可以得知,戴笠这次发出的费用,基本上都被军统的人冒领了,以致于朱升源到重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穷无所归。

图|陈恭澍

至于真正执行者朱升源,反倒在军统内部默默无闻。

万墨林在《沪上往事》谈到了一件往事:

杜月笙后来告诉他,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遇到了朱升源,那时朱升源的生活情况已经很不好了,万墨林事后了解到,朱升源到重庆以后,基本上是一个人自食其力,也从不找人寻求帮助,要知道那时朱升源年岁已经不轻,但是却在街头摆香烟摊为生。

对于这样一个有功人员,杜月笙认为很有必要帮助,于是特别带他见了戴笠一面,好让他声明一下自己的功劳,据说这次戴笠很大方,不仅给了朱升源五万元,还帮他找了工作。

万墨林的这个记载,倒与朱升源后来在重庆时所留下的一张呈词比较吻合。这也是证明朱升源历史事实的一份重要文件。

朱升源在呈词中,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还提到了与戴笠的这次见面,不过原呈词中记得是戴笠给了他“国币一万元”,另外戴笠也没有帮着找工作。整份呈词中体现的是朱升源对于奖金被“冒领”一事无奈的申诉。

这一点上不仅与郭旭的《汉奸傅筱庵之死》记载不同,与万墨林的《沪上往事》记载尽管相似,却也有所出入。

图|潜伏进军统的中共地下党员陈默

郭旭所著《汉奸傅筱庵之死》中,大多有关细节方面均为杜撰,无法考证。这是他比较容易为人诟病的一点,但郭旭所著重点谈及的是朱升源在重庆时,有关他在上海刺杀整个经过,是在重庆寓所听朱升源介绍,所以有所出入甚至是细节杜撰情有可原。

比如郭旭所提到的朱升源时,还反复强调朱升源在刺杀傅筱庵之前,曾反复劝说他辞去日伪当局的职务,实际上以朱升源文化水平和地位,不大可能劝说傅筱庵。

还有郭旭提到朱升源谈及傅筱庵时,他总是涕泪交加:

“对不起老主人,辜负了老主人的嘱托。”

突出朱升源“义仆”的一面,。

尽管有或多或少的问题,郭旭所著《汉奸傅筱庵之死》最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朱升源人在重庆时的经历,这一点恰好与陈恭澍的《上海敌后抗日行动》形成互补。

图|朱升源呈词(明确写明岁数是53岁)

据朱升源呈词中描述,他后来还辗转过许多地方,历时月余,抵达嵊县时还被当地民团误会被逮捕,并被转送至江西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几经调查才弄清楚事实经过,当时江西第三战区司令为顾祝同,在听说事情经过后,特别拨给朱升源300元,并派出宪兵护送他到战都(重庆)。然而因为误会未解除,朱升源又被关了两个月才释放出来。

朱升源到重庆以后的经历,基本上就是各执一词了,朱升源本人所说、万墨林的回忆、郭旭的回忆三个版本虽然相似,但在细节上各有不同,之前已经介绍过,这里不再赘述。

多数的记载中,对朱升源的描述到最后就只剩下了一句话,在重庆开了一家手工卷烟厂度日。

与林怀部的情况不同,他在抗战后被无罪释放,一直活到了建国以后,但朱升源就在做了那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以后,后来就消失于茫茫人海之中了,除了一部分他在重庆的经历尚能追溯外,他身后怎么样了,是否是活到了新中国成立呢。

然而根据朱升源留下来的呈词显示,他在写这份呈词的时候,仅53岁,这么来看,他应该不是出生于1872年

不过能肯定的是,朱升源一辈子没有接受过什么文化教育,至少相对傅筱庵而言,但他能在民族大义上做出正确的抉择,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英雄。

或许对于朱升源而言,这一切对他都不重要,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只渴望过普通人的生活,仅此而已。

上一篇: 明朝四大才子是哪四位(明朝四大才子 杨慎)
下一篇: 魏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中国地图(韩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