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的六义(诗经的六义指什么)
——《诗经·采薇》(节选)
杨柳依依图片自摄于2022十月雨后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又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是采自15个地区的诗,其中大多数是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即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曹风4篇、豳风7篇。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无衣》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关雎》节选
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节选
蒹葭
《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共105篇。
《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其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贵族,谓高尚雅正等。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主要作品有《文王》《卷阿》《民劳》等。
《小雅》共有74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鹿鸣》《采薇》《斯干》等。
文章开头的《采薇》即属于是《小雅》的分类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其实是战争的残酷。
采薇
《颂》共有40篇。
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意为: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
《小序》说:“奏象舞也。”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意思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因此,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图源:百度百科
【扩展小知识】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四始”说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3.《诗经·大雅》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诗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