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梗文化”流行的背景下,新的互联网“话术”不断更迭。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网络,并在社交平台掀起一波“创作热”,各类模仿体、“语录新编”层出不穷,引发热议。
热点文学(热点文学现象)
这种表达多用于社交软件聊天中,通过模仿林黛玉式的说话语句表达一些特定的情绪,如委屈、讽刺、生气等。“林黛玉发疯文学”最近几天频频被网友们送上热搜,截止到昨天,话题#林黛玉发疯文学#获得了1.3亿的阅读量和5.3万的讨论量。在短视频平台,它也被部分博主当作段子来演绎以获取流量。
“林黛玉发疯文学”能够在网络上野蛮生长,不得不归功于“发疯”二字,强烈的反差是一大特质——林妹妹说话娇俏却不饶人,与柔弱形象形成对比,“怼人语录”走红也就不奇怪了。“发疯”的关键还在于戏剧性的情绪张力,它的表达通常以问句、感叹句为主,体现咄咄逼人的气势。聊天时使用“妹妹这时候倒是想起来姐姐了”“何必在这说这些话”等林黛玉语录,再配上“我就知道一切都是错付了”的表情包,可谓狠狠拿捏了林黛玉式的温柔一刀。
不过,这个话题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觉得“林黛玉发疯文学”太好用,它给快节奏的生活带来心理舒缓。当然,“为什么要把你们发的疯安在林黛玉身上”的质疑声也不少。
在如今网络“梗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话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其实在“林黛玉发疯文学”之前,所谓的“废话文学”也曾大火。那么如今的年轻人为何爱用“文学”玩梗?好好说话真的这么难吗?《热点里的价值观》评论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叶闽慎认为:
当今年轻人热衷于玩“文学”梗,在网络社交中模仿林黛玉讲话,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年轻人表达不满和排解压力的形式更委婉。当今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需要表达不满、排解压力。他们从小享有相对优渥的生活环境,受到更好的教育,处于更加有序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在“非正式”的发怒或批评时不会以气急败坏的骂街或哭诉的形式来表达,反而选择一种相对温和、“绵里藏针”的调侃语言形式。这样既比较容易寻求认同,又不会破坏年轻人之间的聊天氛围,表面上看很消极,但实际上反而可以活跃气氛。另一些流行的网络语言,比如“丧文化”“毒鸡汤”“emo文化”等也有类似的功能。
二是林黛玉这一形象契合了当今年轻人的部分性格特点。“90后”“00后”与上一辈相比,性格上更加敏感、细心,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躺平”“佛系”的流行,又呈现出他们相对淡泊的一面。林黛玉自尊自爱、多愁善感而又淡泊真实的性格契合了年轻人的上述特征,成为了年轻人创造网络语言的灵感来源。
对于“文学”玩梗现象,我认为不用过于苛责,但不意味着可以毫无约束。一方面,《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林黛玉是《红楼梦》乃至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典型形象,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玩梗”也好,“自黑”也罢,应以对“林黛玉”们起码的尊重为前提。另一方面,交流的本意是为了表达自己、抒发自我,“梗”终究只是表达的工具。如果为玩梗而玩梗,本末倒置,将聊天退化为“刷梗”,只会导致语言的“空心化”和交流的“无聊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