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和思想大解放时期,在这一段时间里,传统的名教思想受到冲击,出现了很多惊世骇俗的言行,有孔融的“父母于子女无恩论”,有阮籍“居丧无礼”论,甚至纵情饮酒,裸体张狂、嗑药养生等,这种思想方面放纵和冲击在服饰方面也有所体现。与汉代相比,两晋时期女性的发式与发饰在样式、形态及材质方面都出现了较多的变化,并对唐宋的服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们选编王倩《顶上风采:两晋南北朝女子的发式与发饰》、张珊《东晋南朝女性的时尚发型》一文部分内容,介绍一下两晋南北朝时期女性一些发式:
撷子髻。干宝所撰《搜神记》中记载:“晋时,妇人结发者,既成,以缯急束其环,名曰‘撷子髻’。始自宫中,天下翕然化之也。”这种发型主要流行于西晋,从西晋墓所见陶女俑的发式来看,它的基本造型是将头发集中于头顶,盘挽成环状,然后用缯带紧紧系束在髻根。
撷子髻
汉朝发型(汉朝发型女)
十字大髻。此名称不见于文献记载,而是当代学者根据此发型的特点进行的命名。这种发型主要见于东晋都城建康地区(今江苏南京)墓葬出土的陶女俑。其显著特点是左右对称梳一对大发环,中间束一个发髻,呈“十字”状,沈从文先生指出“妇女作十字大髻,余发下垂过耳边……和近年南京附近出土东晋、南朝墓妇女俑发髻也多相同处。
十字大髻十字大髻
飞天髻。又称飞天紒,《宋书?五行志》载:“宋文帝元嘉六年,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向上,谓之‘飞天紒’。始自东府,流被民庶。”此种发型由东府女性首创,东府位于都城建康,“六朝时,建业之地有三城,中为台城,则帝居也,宫殿台省皆在焉。其西则石头城……台城之东则有东府,凡宰相录尚书事兼扬州刺史者居之,实甲尝数千人”
单髻。即将头发上集于头顶梳成一个发髻。单髻的类型颇为多样,在时代、地域上都显示出不同。北魏洛阳地区多见有形似螺壳的螺纹单髻,如河南洛阳吉利区吕达墓、偃师染华墓、偃师南蔡庄北魏墓和洛阳衡山路北魏墓出土的陶女俑。
螺纹单髻与扇形单髻
月牙形单髻与扇形单髻
双髻。将头发中分,在头顶或两侧梳两个对称的发髻。就考古资料来看,两晋时期不多见,双髻的形式比较简单,如河南偃师杏园村M34西晋墓出土的陶女俑形象双髻主要流行于南北朝时期,虽然统称为双髻,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差别较大。
圆状双髻与月牙状双髻
扇状双髻
条状双髻
邓县南朝画像砖墓“贵妇出游”画像砖上的女侍形象,均在头顶束两个对称直竖小髻,因为看似“丫”字,被后世命名为“丫髻”或“丫头”。双髻在南朝之后逐渐成为未婚女性的标志。杜甫《负薪行》:“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就是描述女性至老未嫁,仍梳双髻。因女侍多为年轻未婚女性,梳“丫髻”、“双鬟”居多,后人将年轻女侍称为“丫鬟”、“丫头”。
撷子髻’。宝所撰《搜神记》中有一段记载:“晋时,妇人结发者,既成,以缯急束其环,名曰‘撷子髻’。始自宫中,天下翕然化之也。其末年,遂有怀、惠之事。”汉晋晋时,常
把一个物件上分出的小结构称为“子”。如一个大铃上悬挂九个小铃,便被称为“九子铃”。“撷子髻”就有大发髻带着小髻之意,“急束”则有“紧绑”之意。
倾髻”是指发髻倾斜。东晋中晚期“十字髻”女,俑大多鬓发松散遮颊,十字形发髻倾斜。《晋书?五行志》记载:“太元(376~396年)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
巾帼。“巾帼”是汉六朝女性使用最普遍的头饰,所以也就成了女性的代称。《说文解字》云:“帼,妇人首饰。”《释名》云:“簂,恢也,恢廓覆发上也。”对于“恢”,《说文》云:“恢,大也。”可见帼非常大,可覆盖发髻。“帼”同“簂”,又称巾帼、巾簂,帼从巾、簂从竹,可以推测帼以竹为笼骨,以巾覆之。《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了戴帼的方法:“(太皇太后、皇太后)剪牦蔮……簪……左载:“(缓鬓倾髻)用髲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名假头。”这种“缓鬓倾髻”当时十分流行,所以“假头”往往供不应求,十分昂贵。贫家女买不起假髻,就抱怨自己“无头”。出席重大场合时为了不失颜面,不得不问人借,说是要“借头”。
注:文字与图片资料采选于王倩《顶上风采:两晋南北朝女子的发式与发饰》及张珊《东晋南朝女性的时尚发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