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河北的故事。
七亘村伏击战是第几集(七亘村伏击战牺牲的烈士名录)
抗战时期,八路军部队大发展,在这过程中,八路军也对战斗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以训令形式下发到了各个部队。1938年1月,八路军总部发布的训令中就对作战形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概括。要点是,第一,突击运动中的敌人要打击其尾部敌人。第二,敌人的进攻和冲锋,八路军要保持高度一致,以迅猛坚决的速度歼灭敌人。第三,如果敌人已经占据了阵地并形成了绝对控制,八路军要及时撤出战斗防止损失。第四,应以密战、夜战的形式消灭敌人,与敌人接触后要迅猛冲锋解决战斗,弥补双方火力差距。
左权烈士
而在主要的作战形式中,刘伯承、左权等人指出应该以伏击战为主。
他们认为伏击战主要的战略目的是两点,第一是在某一点集中火力对敌人打击并较近距离作战。彭德怀就曾指出,要在有利的前提下,集中火力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打击敌人。敌人的火力强,单兵素质高,这样快速的打击可以弥补双方武器之间的差距。第二是加强隐蔽,缩短冲锋距离,增强战斗的突然性,抵消日军的射击和白刃战的技术优势。
彭德怀
八路军这样作战也是不得已。第一来说,很多军事指挥员很少受过正规军校教育,像陈赓那样有国内军校教育或者左权、刘伯承那种在伏龙芝喝过洋墨水的将领可谓是凤毛麟角。伏击战简单而且率先把部队展开,可以弥补指挥员战术素养的不足。第二来说,八路军子弹奇缺,如果近距离伏击战,那敌人就不敢贸然用机关枪或迫击炮这种杀伤力较大的武器,以免伤到自己人。短距离的冲锋后采取白刃战也尽可能地弥补了双方武器差距。
在山西等山地区域,八路军尽可能地采取了伏击战。而在河北的平原,大家也会占据坟地或高台这种地方进行作战。有的地方也会在敌人必经的大路上埋伏短时间内打击敌人并采取短距离冲锋杀伤敌人的方式进行。
根据敌军的记录,当时河北经常发生小部队在行进过程中被八路军部队包围并全歼的事儿。敌人往往都见不到八路军的人影就稀里糊涂丧了命。
王近山中将
当时吕正操的冀中军区曾对某个时间段的作战形式和战果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八路军主动发起的伏击战,敌我伤亡比例是7比1,而袭击战的敌我伤亡比例是3.1比1,遭遇战是最不划算的,敌我伤亡比例是1.2比1。
徐向前
在陈赓的战斗报告中也历陈伏击战的好处,他曾记录了王近山率部在山西进行的七亘村伏击战。战斗中敌人300余被全部歼灭,而八路军的伤亡只有10余人,比例高达30比1。
吕正操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