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和楚国不仅实力强大,而且二者还有长期联姻的关系。不过,因为利益上的直接冲突,秦国和楚国也曾多次展开直接的较量。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之间的大战。
战国历史(战国历史看什么书比较真实)
一、丹阳之战
公元前313年,秦国发兵攻打韩赵魏三国,秦国迫使韩魏两国与秦国结盟并联手对抗楚国。
楚国为了应对秦国的攻势,积极与齐国结盟。在此基础上,秦国如果打算进攻楚国,则必须设法瓦解齐楚的联盟,从而各个击破。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派张仪破坏齐楚联盟欺诈楚怀王,许割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张仪却说他答应给楚国的只是六里土地不是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不由得怒火冲天,发动大军进攻秦国,这促使丹阳之战得以爆发。
此战,樗里疾率秦军与韩军在雍氏击败楚国景翠的军队,继而与魏章的部队会合。秦、韩、魏联军与10余万楚军在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水和淅水交汇处一带)作战,士兵战死超过八万,包括主帅屈匄、裨将逢侯丑以下七十多人被俘。秦军在楚国汉中之地六百里设立汉中郡。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丹阳之战中,秦国可谓大获全胜,也掀开了秦楚激烈争斗的序幕。
二、蓝田之战
在丹阳之战后,楚怀王不甘心失败,就集中所有的精锐力量,发动了蓝田之战。此战,楚国的冒险行动一度取得了成功,不仅收回了全部失地,而且击破了武关,到达距离咸阳百里左右的蓝田。田是商于之地北侧的关隘,是防守咸阳的重镇。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对此,秦国面对危局,一方面从各地调集军队,另一方面则迫使韩、魏两国出兵进攻楚国后方。
蓝田之战的最终结局并非在蓝田战场上,由于楚军精锐尽出,忽略了南阳的防守(也有可能是实在无兵可调)。韩国、魏国联军攻占召陵(今河南漯河境内),直逼邓(今河南南阳境内),而此时齐国兵败,无力支援楚国。这意味着楚军的后路即将被切断,而秦军的顽强也使得楚军几无可能在后路被断之前击破秦军,楚军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楚军只能连夜撤退并向秦国割地求和。对此,在笔者看来,蓝田之战的最终结果,同样是以楚军失利而结束的。
三、鄢郢之战
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
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秦军孤军客战楚境,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国都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此战,秦国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受到极大削弱。
四、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邯郸之战的初期,主要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较量。但是,到了战役后期,楚国和魏国选择支援赵国,从而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一定程度上,邯郸之战推迟了秦国一统六国的历史进程。
五、李信伐楚之战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李信接着乘胜攻克鄢郢。然而此时,郢陈的秦国大臣昌平君以其楚国公子身份在秦军后方反秦,郢陈附近原楚地的百姓和原韩国的人民响应。
李信不得不转向西北去进攻后方的郢陈,随即率领部队向西进军,要与蒙恬在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东南)会师。当时楚国将领项燕率领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跟踪追击李信军队,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息,结果大败李信的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李信军大败而逃。
六、秦灭楚之战
最后,李信伐楚失败后,秦始皇嬴政亲赴频阳(今陕西蒲城西)王翦家,敦请其统兵出征,并按其要求调军60万归其指挥。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
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楚军求战不得,逐渐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
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蕲(今安徽宿州东南)南大败楚军,杀死项燕(此处素有争议)。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从而正式灭亡了楚国。综上,在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之间至少爆发了六次大战,结果楚国胜少负多,所以难逃灭亡的下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