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
北京迎来暴雨
故宫再次出现“千龙吐水”奇景
寿康宫(寿康宫梨花)
颇为壮观
雨中的故宫
红墙瓦檐上挂起雨水珠帘
水中倒映出屋角飞檐
别有一番韵味
由此
曾经历千余次特大暴雨
却从未有过
因雨水过多而积水栓塞情况
的故宫排水系统
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它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今天小编带你一起了解
奥秘1:顺应地势略有坡度
故宫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略有坡度。这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积水能缓慢排泄。
内金水河
另外,故宫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故宫周围的护城河相通,消纳紫禁城雨水。
奥秘2:明沟暗沟四通八达
经过统筹规划,设计营造了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有干沟、支沟、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
故宫排水系统分为三类,分别是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着建筑屋顶上的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雨水会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地面坡度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若有台阶或建筑物,雨水则从“沟眼”穿过,汇入暗沟。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汇集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
据悉,2014年至2015年,故宫博物院慈宁宫、寿康宫、慈宁花园开放项目维修时,对三个区域的雨水系统也进行了整体保养修缮。如今,故宫每年都会在固定时间淘挖养护。
奥秘3:“千龙出水”绝无积存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前后排列,坐落在一个8米高的“工”字形台基上,台基面积25000平方米,分为3层。台基周围石栏杆的每块栏板底边都有小洞,每根望柱下面都有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名为“螭首”。“螭首”口内都有贯通的圆孔,可以辅助排水。大雨滂沱时,三层台基上的1142个龙头就是1142个排水孔,“千龙吐水”的景观不仅颇为壮丽,还能将台面雨水迅速排尽。
奥秘4:全石沟渠结实耐用
故宫内的明、暗雨水沟很多是全石制造,结实耐用,当然也有一些砖石混合或者砖制而成。如今,在历次检修排查中,发现破损构件都及时更换,确保大雨中排水通畅。
奥秘5:雨污分离提升功能
如今,随着故宫社会功能的增加和强化,在保护和保留原有雨水系统的同时,需要继续建设完善污水排放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建设。
目前故宫博物院内部排水系统已经形成雨污分离的两套排水系统,污水系统是同市政管网相连的单独管线,排水系统仅用于排出雨水。
此外,故宫博物院把古代与现代排水系统结合起来的同时,也不断强化管理保障。一是制订防洪预案,确保专职人员到位、预备疏通工具到位,以便随时排除堵点。二是与北京市水务局河湖管理处加强联系,保证通信畅通,适时调节内金水河水量水位。
故宫排水系统
能够经受住暴雨考验
既是因为古代排水系统
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
同时也离不开
现代水利人的用心守护
目前
全国防汛已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期
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
各级水利系统咬紧牙关
全力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维持江河水情平稳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水事综合整理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文案丨周念晨李莉
责编丨李莉
校对丨邓婉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