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小编仔细查看了意见稿,发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侍御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侍御史是几品官)
教职工发现有学生实施殴打、辱骂、起侮辱性绰号、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等欺凌行为,应及时制止。
绰号,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俗称“大名”,绰号是“大名”之外的名号。除“绰号”外,还有“外号”“别号”“雅号”“诨名”或“诨号”等名称。
“绰号”,或者“外号”,是比较通用的说法,它可以是褒义的,也可以是含贬意的,比如:小诸葛、马屁精;它可以根据行为习惯、外貌来取名,比如闹钟、大头;它还可以是一种调侃,比如明星萧敬腾的“雨神”绰号,暗指他到哪里,哪里下雨……
弱弱说一句:以上这种行为肯定是不提倡的
问题来了,古人起绰号,有什么与众不同吗?
西汉王莽的心腹甄丰,特别喜欢在夜间谋议大事,江湖人称“夜半客”。
唐武后时左台侍御史侯思正,出生于卖饼世家,当官飞黄腾达后,就开始摆谱炫富。他炫富的方式也很特别,不是穿金戴银撒金币,而是让自家厨房做“缩葱笼饼”。因为当时街上卖的笼饼都是葱多肉少,而他的饼则葱少肉多,所以人送外号“缩葱侍御史”。
唐朝绰号达人张元一,被他狙击过的唐朝的官员学者不在少数。修文学士马吉甫瞎了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看起来总像眯着眼在瞄准一样,被他唤作“端箭师”。监察部副部长元本竦弯腰驼背,黑不溜秋,张元一叫他“岭南考典”,嘲笑他如南边蛮夷一般身材短小,皮肤黝黑。
明代著名的皇长孙朱允炆,因“顶颅颇偏”,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脑袋不圆,被自己爷爷赐名“半边月儿”。
甚至有的绰号是为了挖苦对方,暗含愤怒和讽刺。
明朝宪宗年间,有位叫刘吉的内阁大臣身居内阁长达十八年。那些年他没做一件对百姓有益的事,整日忙着排除异己,所以每隔几天就会有言官弹劾他一次,可他却每次都能奇迹般地躲过责罚。就这样被弹了十八年官职越弹越高,最后成了内阁首辅。由于太能“弹”了,同僚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刘棉花”。
这刘棉花还是明朝著名组合“纸糊三阁老”的成员。另外两位是万安和刘翊,要说最无能的内阁首辅班子他们敢说自己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由于大太监汪直大权在握,三位首辅都要看他脸色行事,这三人长期身居高位却对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没有任何帮助,故被人们戏称为“纸糊三阁老”。
除了将讽刺嘲弄的名号送给吊儿郎当之人,古人也会毫不吝啬地将各种美称赋予为官清廉一生为民之人。像下面这些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就受到百姓们的“花式打call”
要说这绰号,如果是亲人朋友之间的一种打趣,那倒是可以给日常无聊增加一些调剂。但如果是恶意的,带有侮辱性质的绰号,就会侵犯别人的人格尊严,也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特别是在校的学生一定要注意,有可能你在无意识地欺凌你的同学,而你对他造成的伤害,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在网络上,有人问“被别人起低俗的外号是一种什么体验?”不少网友对此进行了回答???
网友1:刚开始是愤怒,然后发现没有效果,就开始慢慢抑郁。可能有的同学觉得是开玩笑,没有必要当真,但在我的心里,认为这就是语言暴力,它给年少时期的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网友2:因为长相被同学起了外号,然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学生时代。最后我好像朝着自己的这个外号“飞奔”了过去,导致现在还有人对我说,你的“xxx”外号太形象了,跟你一模一样。
网友3:总有人喜欢将自己的快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不管是出于好玩儿、无知、嫉妒、愤怒,还是无意的一次玩闹。但在我看来,恶意就是恶意,没有所谓的动机。
大家小时候有被取过绰号吗?你觉得起侮辱性绰号属于欺凌吗?欢迎留言~
部分素材来源:字媒体、知乎、百度文库、百度百科
编辑:欢无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