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深秋,前“网红作家”张爱玲,决意离开蜗居了3年的香江,孤身前往美国。
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宋淇之子宋以朗
1954年,在港英皇道兰心照相馆,拍摄了她最为著名的一张照片
张爱玲(张爱玲语录经典语录)
1952年7月,彼时32岁的张爱玲,以“继续因抗战而中止的港大学业”为由,独自乘坐火车到达广州,再由广州坐火车至深圳出境,终于到达香江。尽管,那时并没任何人为难她,主持沪上宣传与文化要务的夏衍,出于爱才心理,还费心要挽留。但她仿佛提前得到历史预告似的,仓皇走匿掉头不顾。
与闺蜜炎樱港大合影.屋顶今昔对比
这里面的缘由,现今的通行说法,基本都归结为她本人的远见,或曰精明。她似乎有着敏感又过人的察世能力,晓得这片土地再也不可能有她的发挥空间了,且有“更大的破坏要来”,主动远离心爱的故乡。也就是说,在几乎所有人都雾里看花的时候(比如金庸那时就准备回大陆跟前妻复合,只是杜冶芬避而不见才作罢)她异常敏锐地洞悉到,新社会以及即将到来的某种气候,是不宜她的,遂早早作了安排。可悲在,历史证明她是对的,闺蜜苏青等人的下场,就是无言之证。
苏青女儿李崇孟老人,拿着其母照片
这样的说法,当然也没太大问题。在其弟张子静的晚年回忆中,1951年春俩人最后一次会面,张子静问姐姐今后有何打算时,她就意味深长地说过,“人民装那样呆板的衣服,我是不会穿的”,是由街上穿衣潮流预判到未来局势;据其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1951年她曾随观光团到过杭州一次,在楼外楼吃螃蟹面时,她只吃了浇头,“面一口没动”。对座有人瞥来一眼,她立即“头皮一凛”,害怕被打小报告,内心是很惊悸的。这些,都是她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的由头,让她有了“君不行兮夷犹”的决定。
1960年代.要彬\摄
说到底,这是价值观的冲突。《红楼梦》第83回,林黛玉大叫说,“这里住不得了”,然后“手指窗外,两眼翻白,哭晕了过去”,张爱玲曾将此段嫁接到自己小说中,此刻心境大概是感同身受的。当去港申请得到批准时,她的极端谨慎与急不可耐,似也可从侧面坐实揣测。
离开大陆时,张爱玲什么都“断舍离”了,连小说手稿都一概委弃,只包了几件衣服,捎上一副儿时的包金小藤镯。而且,她只将消息偷偷告知朝夕相处的姑姑一人。
其姑姑张茂渊,1991年逝
临走前,她与姑姑约定,从此断绝往来,不通信、不打电话,避免一切连累,显然做好了“生别离”的盘算。姑姑张茂渊,则将珍藏的家族照相簿托她保管,二人黯然诀别,从此大江大海阻隔,此生再没相见。由于原生家庭的摧折,张爱玲生性极其敏感,不安全感伴随了她一生,以“事后诸葛亮”看,这种性格缺陷恰冥冥中帮了她。
只是说,天大地大任我游,她何以唯独选择香江作为落脚处,还有个隐秘的原因,兴许是为大家所忽视,甚至是张粉刻意“删除”的。那就是:香江除了是她念大学之所,还是“前夫哥”胡兰成当时逃难之处,她心中可能还存有最后一丝幻想,期待再续乱世情缘,亦未可知。
从时间线索上看,我们可知道,1952年恰是胡兰成流亡到港之日,而张爱玲也是知情的。到了年底,胡氏换窝到日本,张爱玲恰又在当年的11月8日,放弃港大学籍,借口谋职,突然东渡扶桑。行迹贴合到怪异,这里面难道仅仅只是巧合,真无一点瓜葛?“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高傲如在云端的她,始终都爱的卑微。以至于60多年后,其“小迷弟”夏志清还大发感慨,说张爱玲才华没得发挥,是因为“嫁了两个坏丈夫”,感情问题总拎不清。
离开大陆,人说是“预感”不利,很好理解。但是,她何以要再度出走异国,我所见相关研究,确实都没能很好给予解答。最常见的说法,是说她出于谋生考虑,这显然不足以令人信服。道理不言自明:在港再困顿,能比在完全人生地不熟、举目非我族类的的异国,更加艰难?
遗物
长篇小说《秧歌》,1954年1-7月在港《今日世界》半月刊连载
夏志清夫妇
张爱玲照片,摄于1944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