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几市五泄景区简介:
五洩在诸暨市西30公里群山之中。所谓“洩”,就是瀑布之意。瀑从五泄山巅的崇崖峻壁间飞流而下,折为五级,总称“五洩溪”。溪两岸异峰怪石,争奇竞秀,有“72峰,36洞,25崖”,得崖壑飞瀑之胜。五泄风光以青山挺秀、飞泉成泄而著称。
相传为西施故居。
夷光是什么意思(夷光姐姐是谁)
五洩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由五洩湖、桃源、东源和西源峡谷等四个景区组成。
历史:五泄景区山水久负盛名,东汉《越绝书》、北魏《水经注》、唐代《隋书》等书中都有描述。唐代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慕名到此创建了五泄禅寺,佛教曹洞宗创始人良价在此出家。
此后五洩景区名声益盛,徐霞客、陆游、白居易,徐渭、王冕、陈洪绶,刘墉、文徵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都曾到五泄景区游览赏景。
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为五泄构成了天然的山水画卷,素有“小雁荡”之称。当地人称瀑布为洩,一水折为五级,所以叫“五洩”。
发展历史
五泄瀑布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就闻名于世,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就有着详细的记载。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宋杨万里、王十朋,元杨铁崖,明陈洪绶、徐渭、袁宏道、宋濂都曾来此游览,留下了画稿、诗文。
明代吴中四才子唐寅、文征明等赛诗于五洩,更是传为佳话。
八十年代以来,五洩风景区得以不断开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接待能力日益增强。
1985年被定为省级重点风景区,1990年被林业局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到此已无尘半点,上去更有碧千寻”。
碧绿的湖水,巍峨的山峰,壮奇的瀑布,幽深的峡谷,繁茂的植被,古老的禅寺,纯净的水质,清新的空气,凉爽的气候,使人仿佛进入了人间天堂。
景点简介
游览五泄,一般从青口进入,古人云:"五泄名山青口锁,到此看山山便可"。沿公路前行,路旁曲溪青流,远处便是叠石岩。它壁立数十丈,层层叠叠如彩屏。再前便是称作"五泄湖"的水库,其弯弯曲曲,长2公里许,犹似一条绿色的绸带飘浮在群山之中,颇有富春山水的风采。现代肖草《五洩》诗:“轻烟飘缈蕴平湖,逐浪滔滔挂瀑隅。五泄池清风洗陌,夷光催绿越天舒”在轻烟飘缈的群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一口看似风平浪静的平湖,但在起风时湖面就会波浪滔滔,溢出堤口的瀑布仿佛自天边倾泻,冲洗得周边山路一尘不染。据史记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委身吴王夫差救国,重建复兴后的越国老百姓个个扬眉吐气。五条挂练玉龙奔,七十二峰鬼斧痕"。这也是诗人形容五泄风景的两句诗。现在五泄的五条"挂练"最后盛入五泄水库中。
五泄湖建成于1973年7月,湖面广达56.8万平方米,长2800米,水深38米,整个湖面都在两岸青山的环抱中。由紫藤长廊台阶登上坝顶,眼前展现的是一湖碧水,绿波荡漾,深不可测。与叠石岩相对的是青口五泄水库大坝。大坝雄峙于两壁陡峭的夹岩之中,坝长118米,高30余米。大坝中部为溢流坝。大雨之后,溢流坝泄洪,在宽近20米,高约30米的坝坡上,形成人工瀑布,极为壮观,传说中的第六泄。水面上疾驶的游船,不时激起层层涟漪,把两岸的元宝峰,鹫鹰峰,仙桃峰、杜鹃峰、老僧峰、仙掌峰等山峰的倒影弯折。泛舟湖上,水鸟在水面低飞,狭长的湖面见不到尽头,大有"青山绿水景无尽"之感,又有"一折青山一扇屏,一弯绿水一古琴"的诗意。沿湖两边,葱茏俊秀,美不胜收。春天万木峥嵘,红杜鹃从绿树丛中透出;夏天满山葱郁,浓荫蔽日;一到秋冬季节,苍黄的银杏叶和红艳的枫叶,点缀在一片萧瑟之中。
姜东舒隶书自作诗〈诸几五泄西潭即兴〉:
诸几市五泄景区图片:
书法局部放大:
书法家简介:
姜东舒(1922一2008年),山东省乳山市人。1962年,西冷印社第三任社长、著名书法大师张宗祥收姜东舒为弟子。1979入西冷印社,成为社员。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钱江书法研究会会长,文澜书画社社长,浙江省诗词学会理事,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顾问,山东《羲之书画报》名誉社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咨询。
姜东舒通过大量诗歌的创作,尤其《火山之歌》的一个重要收获,是他意识到学习和继承我国古代文化优良传统的紧迫性,认识了继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文学与书法虽是不同领域的艺术,但在美学规律上却有相通之处。因此,就不难理解姜东舒为什么对中国古代书法碑帖那么重视,那么专注,几十年如一日地临摹。他的论书诗句:“莫弃前碑谈笔法,须从时代出精神”,就凝聚了他关于书法继承与创新的辨证观点。
姜东舒在浙江图书馆工作时打下了很深的功底。老馆长、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先生和他研讨书法学问,还破格收他为关门弟子。张宗祥要他吃透欧体八法,再吸收其他名家书法的精华,并告诉他在书法艺术道路上要“一步一趋,决不可浮躁走捷径”。张宗祥的言传身教,深深印在姜东舒的脑海里。他利用图书馆工作之便,潜心观摩与研习了解历代名家真迹和各种碑帖,并细心临摹摘录。他翻书临帖,每天书写不止,不论严冬与酷暑,不辞劳累,乐在其中。每天写四十个斗方,一二千个小楷。他认为书法艺术的灵魂是“神韵”,而神韵的形成虽是作者多方面素养的综合体现,但主要是依傍作者文学、文化的修养。自古以来,有所成就的书法家都是学者、诗人、文学家。他边抄边学习,斟字酌句,学习古人的诗辞歌赋。学,然后知不足。姜东舒还挤出时间学习中国通史。读史可以明志,“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语)。张宗祥大师溘世后,姜东舒为了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继续潜心研习前人墨宝而取得深厚功底,又以破门而出的胆识,渐臻佳境。姜东舒经过廿多年的艰苦努力,他的作品可以称是“承前启后”。
2013年4月,《姜东舒书法艺术》集由西冷印社出版社推出,是目前较全面介绍姜东舒从艺经历、学术论文、书法成就的书法集。该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姜东舒书论选载、姜东舒书法艺术评介选载、姜东舒书法年表、姜东舒书法作品选萃。通过阅读该书法集,可以得到有益的启迪,是书法爱好者的良友。为此,将分批次发表姜东舒先生的作品供赏析。
1997年12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姜东舒诗集〉。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煌煌一部中国文学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祘是一部中国诗歌发展史。历史上不少诗人又是书法家,或者是书法家又是诗人。中国的诗词和书法,巳经走向世界。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为此而感到自豪。
作者说明:“此类介绍文章、作品已发表了二百多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上输入「林东加」三个字,即可查阅发表过的文章和照片。也请关注和点赞。”谢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