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826号(教育类268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826号(教育类268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826号(教育类268号)提案答复的函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国学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关于设置“国学”一级学科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国学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设置“国学”一级学科

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形成了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一般应有若干可归属的二级学科,并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时,对设置“国学”一级学科进行过论证,在学位授予单位和学术界中存在着较大争议。主要意见是,其内涵和外延学术界尚不明确,与现行其他一级学科存在较大交叉;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并非一门学科所能覆盖;当前需要加强的是国学教育,而不是设立“国学”一级学科。

从目前情况看,这些争议仍然存在,学术界尚未取得共识。我们将在下一次学科目录修订时,将有关建议提请专家研究,并在学科体系顶层设计时认真考虑。教育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国学研究方向或交叉学科,开展国学人才培养。

二、关于加强国学课程体系建设

国家历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专门设置语文、历史、德育等学科,系统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背诵一定篇目的古代优秀诗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质”。高中语文必修课安排的古诗文内容丰富,大约占全部必修内容的40%。在选修课程系列里,专门设立了“文化论著研读”,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文化素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要求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列为学习要点,要求学生知道先秦诸子、了解儒学自春秋以来的主要发展,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充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将课程内容与传统风俗、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民俗节日等各种文化财富相融合,不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指出“文化心理、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认同,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要求学生“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此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还留出一定的课时空间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当地的特点和需要安排课程内容。许多地方和学校积极开发如:经典诵读、文化专题研究、茶文化、京剧、国学等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育人效果。

同时,教育部还通过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对书法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等提出了具体要求。2015年,教育部与中国文联联合启动实施“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将在全国分五大区分批培训7000余名学员。通过书法教育,使学生“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关于以高考为杠杆撬动广大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积极性,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引导作用,在高考命题中加强了“一点四面”内容的考查,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内容的考查。在试题命制过程中,注重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目标,渗透到不同试题中,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命题中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背景材料,把传统文化具体化,让学生真切感受体验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如2016年文科综合全国II卷第24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发展历程的理解;全国III卷第24题通过青铜铭文,考查文字的历史作用;第39题以屠呦呦挖掘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的生动案例为试题素材,要求学生提炼概括青蒿素的发现对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解析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理由。

三、关于国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高度重视国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国学教育教师的培养。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等课程中融入国学教育的内容,积极培养国学教师。二是提高师范生国学教育素养。通过在师范院校开设国学特色通识课程、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经典文化专题讲座等,提升广大师范生的国学教育素养和能力。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国学等传统经典文化纳入语文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内容中,提高教师的国学教育素养和实施国学教育的能力。从2014年起,“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门设置了“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年来,共培训2700名传统文化骨干教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同时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师教育课程的进一步融合。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

教育部

2016年11月7日

上一篇: “儿童读经教育”反思:“读经”仍需防复古
下一篇: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