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笔者所在单位迎来了北京市的一所著名小学的八位骨干教师,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国学培训读书会。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细读《论语》文本,培训方法是事先布置老师们阅读《论语》头两篇《学而第一》《为政第二》,然后在会上由一位博士带领他们一起细读每一条,针对其中的疑难点展开探讨。需要交代的是,这八位骨干教师来自于各个学科,包括数学、英语、体育等,也包括国学老师。尽管老师们基础良莠不齐,准备情况也各不相同,但培训会的效果却非常好。老师们在博士的带领下认真阅读和研讨了40则《论语》本文,历时3个小时,始终保持很高的学习热情,会后都表示收获很大。
这一培训是该校骨干教师高端培训的内容之一。有人可能会感到不解,既然是高端培训,为什么要做“读书”如此低端的事情。读《论语》,试想哪一个老师不会做,只要到市面上买一本书参考参考,自己逐章读一读不就可以了吗?轩圃曰:不然不然,其中有深意在。至少在我单位的博士团队和校方领导看来,读书,尤其是读经典,读懂经典,绝对是一件非常高端、高大上的事情。质言之,不仅经典是很深的学问,读经典也是一门学问,这并非一般识字的人能够轻易领会的。如果能够学会读经典,就能够走进经典,从而既掌握读书的方法,又受惠于经典。所以,教会老师读经典,这确确实实是很高端的培训设计。
那么,读经典应该怎么做?笔者不揣固陋,愿就此谈谈个人的一点儿看法。
一、老师们常常遇到的问题
确实,读书谁不会?只要识字,拿起来书来看,就是读书了。但是,读书的读法、效果差别也是杠杠的。有的人读不了几页书,就睡着了。有的人只看得了故事书,其他书仿佛烫手。有的人则能够有计划有安排地看书,效率奇高。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读书效率高的人,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总是胜人一筹。所以,书还是要好好读的,尤其是经典。
但是,我们在阅读古代经典文本,尤其是阅读那些产生于上古时期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类的文本(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周易》《诗经》等),却常常出现问题,导致阅读效率不高、效果不佳。例如,那些古奥的文言文,令人思路卡壳,抓耳挠腮,望而生畏,不得不求助于译文,但阅读译文却与阅读原文总是隔了一层,令人心生疑问;即使可以凭借译文,但每一段译文还要搭配着几十个注释,光看翻着页看注释,就会让我们的阅读耐心一点一点被蚕食。
又如,有些重点词汇、重要观念、重要文化背景令人难以理解和把捉。例如,孔子屡屡提到的“仁”,孟子说的“性善”,老子说的“道”,庄子说的“逍遥”,《周易》里的“乾坤”……这些观念乍一接触,似乎都是人们常常说到谈到的,看了注解也能略懂一二,但是一经阅读经典,却又发现看得越多,想得越深,就越弄不明白。我们总能发现这些重要概念在书中不断出现,但是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们对于整部经典、对于古代文化、对于当代的我们意味着什么,却总是难以把握。
再如,古代经典总是难以卒读,让人难以坚持下去。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也曾经认为《论语》重要,认为《庄子》重要,并且曾买了《论语》译本、《庄子》译本开始阅读,但总读不了前几章,书就被抛在一边了。如果不是备课的需要,老师们很难自觉地读完这一类经典。试想,老师们能不能像读《红楼梦》《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傲慢与偏见》等那样来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而反过来想,对于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人,《论语》《老子》等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红楼梦》《四世同堂》等著作。
以上这三个问题比较典型,此外,老师还会遇到其他一些问题,如经典的版本问题、经典价值观是否符合现代需要的问题、经典阐释的不同说法问题等。问题很多,在我们和经典之间竖立了一道巨大的屏障,让我们无法进入经典最为精妙的世界,也无法真正领略到经典的智慧和力量,并在实际生活中受到启迪和助益。
二、如何寻找简便而有效的路径
老师们之所以会遇到上述问题,除了主观因素之外,还与经典本身的特点有关系。经典虽然也是书,但不是一般的书,而是被称为“典范”的书。这样的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年代久远,因而语言古奥,文化背景较为隐晦。例如大多数儒家经典产生于上古时期,其语言是上古的汉语,简质无文,佶屈聱牙,对于文言功底不深厚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在文化背景上,由于去古较远,今人也很难去一一翻检古代历史著作,更何况有些时代的历史即使阅读史书也难以清晰了解其具体情状。第二,义理宏深,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智慧和文化成果的结晶,同时还具有超时代性。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个人人生体验的产物,也是对时代命题和社会问题的回答,并且往往还触及了普遍性的人性思索和形而上的哲理体悟。这些内容是不容易理解和体会的,它们蕴藏在看似日常化的琐细事件中,实际上具有深广的内涵和超时代的适用性。
正是由于上述两点,人们在阅读经典时会感到障碍重唱,就好比深处于高墙大院之外,明明知道里面是富丽堂皇,却无法一睹其中盛况。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读经典呢?有没有哪些简便而有效的路径可为老师们所采用?这当然是有的。本文开头所介绍的教室读书培训就是一个形式,其基本思路就是手把手交给老师读经典的简便方法。在这里,笔者特意为读者梳理以下几点,以供各位老师参考。
首先,读经典应从朗读白文开始。老师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每当我们提起读古书的兴趣时,那些古奥的文言文总是一点儿一点儿磨掉我们的热情和耐心,一个注一个注地看实在太费劲、太枯燥,语言的绊脚石随处可遇。可是,如果不能熟悉经典的语言,就不可能进入经典的义理世界。这中间有一个办法,就是先朗读原文而非看注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其道理有二:一是朗读原文比看注释简单而且快。朗读只需要懂得读音即可,而查难字读音不在话下,更何况老师们不懂读音的字其实并不多。朗读的速度快,如一部《论语》读完一遍只需两个小时,而看完一部《论语》的注释至少得两天。由此可见,朗读文本实施起来比较简便而容易。二是朗读原文非常有助于理解义理。朗读的功能在于,首先让人们从语言上熟悉经典,其次让人们将经典的各个部分连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再次是容易将经典的内容与个人实际联系起来,而这三者正式理解和思考的必要前提。阅读太多注释,并不能让我们从唇吻上熟悉经典原文,容易使经典支离破碎,也容易陷入到纯学理和理论的纠葛中。所以,我们提倡老师从朗读经典原文,从嘴上熟悉文本开始。
其次,择要阅读注释,且要古今对读。经典的注释和研究著作一般都很多,即使不多,哪怕是一本古注(例如《论语》方面的《论语集释》),也让老师们头疼。一个是文字量太多,而且还是古文;二是读了古注,也常常似懂非懂。这个问题怎么处理?我们的建议是,读注本是必要,但一定要择要而读,要古今对读。怎么叫择要?选两本足矣,一本古人注,一本今人注,但主要注意一点,这两本应是古代和现当代最经典的注本。怎么要古今对读?不是说一句一句、一条一条对比着读,而是说就读今人注本,参以己意,想想自己是否明白,如果有不明白不妥帖之处,还对看古注,古今结合地理解。换言之,读注本以今人为主,有疑问再参之古本。这应当是最为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为什么?因为今人注实际上继承了古人注的大部分内容,且易于阅读和理解;但在疑难处,古人注更贴近经典的原貌和思维逻辑,更有启发意义。所以,以今为主、参之古注其实是最有效率的办法。
再次,要建立宏观视野,从高处审视经典。读白文易于进入,古今对读很有效率,但是仅仅读完原文及其注本,仅仅从语词和观念上疏通了经典,对于真正把握经典内容是不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经典不能只是了解文本内容的曲折,还应该后退一步,上升一步,从更远更高的角度远观和俯瞰一下。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观照经典的宏观视野。那么,宏观视野如何建立?两个要点:一是历史事实的角度,即对特定时期的历史要有一个大面的了解;二是思想观念的角度,即对特定时代的思想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具体如何操作?还以《论语》为例,历史视野应当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所了解,至少要比在中学历史课上所学的程度深一些,最简单的形式是选择一本好一点的通史著作,读一读先秦的章节即可;思想视野应当是对先秦时期的思想史状况有一个大面的了解,至少要比中学所了解的多一些,最简单的形式就是选一本好一点的哲学史著作,读一读先秦思想史的章节。这两个方面,老师们很容易了解到哪些著作是值得阅读和了解的,一部不够,再参照一两部,读一读其中的若干章节,很快就能建立一个宏观视野来。有了一个较好的宏观视野,才会获得一个高度和广度,去审视经典的义理和文化意义。这是人们理解经典内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良方,值得老师们去试一试。
以上三点,就是我们所开出的读经典的简便方法。朗读原文,熟悉原文,从而建立对文本的熟悉和亲切感,同时唤醒我们文化储备中的许多东西,这是切入;善于选择两个注本,古今对读,在疑难处一一参照体察和思索,这是核心;从历史和思想入手,建立宏观视野,从更高处俯瞰,使经典内外参证,这是助力。如何懂得将这三点配合运用,加以落实,那么就会使阅读获得一个现实、简便、高效的路径。老师们,不信试试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