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江南
遇见你
CHONGSHI
你没看错!
这就是镇江崇实女中
岁月洗礼仍不减她半分美丽
在镇江市区风车山路26-7号,有一所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建于1884年,自建校以来,培养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两弹一星功臣倪元兴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在这所校园里漫步,美的会让你有种想要重回校园的冲动。
——镇江市第二中学,其前身是1884年美国美以美会在中国通商口岸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镇江女塾),它是长江流域最早的女塾,又是“中华基督教妇女节制会”的发源地,被称为“我国女子正式学校的鼻祖”。
最早可溯源到1884年附设于镇江银山门基督教堂的一座女塾,后迁至宝盖山并名“镇江女子学堂”。因所在山头定名风车山,学校为“风车山私立女子学校”。辛亥革命后学堂更名为私立崇实女子学校(附幼稚园,小学)。据校史载:1908年,学校定校训为“崇俭务实”,后改“崇俭朴实”,并取其首尾“崇实”为校名。1924年《申报》新闻提到“风车山崇实女校”。1926年因幼稚园、小学分离,学校遂名“崇实女子中学校”。
历史沿革
1884年是清朝光绪十年,3月36日复活节,美国基督教会派诺冰心、贺路绥在镇江银山门基督教堂创立女子中学,取名为镇江私立女子学堂,亦称镇江教会学堂,后改为祟实女中,诺冰心任校长。
1888年,诺冰心在宝盖山东首买地一块,平房5间,迁校上山。山上缺水,1910年,一位美国人自荷兰购风车一架相赠,借风力打井水,于是学校所居宝盖山又称“风车山”。
1920年,美国基督教会决定扩建崇实女中,教会中凯列维特女士(Miss Qlivet)立下遗嘱:将遗产赠予崇实女中,扩建校舍。同年施工,一幢2层40间16个教室及礼堂的教学楼于次年12月17日竣工(1982年因白蚁成患而拆除)。
1924年3月26日建成2层45间的宿舍楼,行政楼,3幢教师楼。将教学楼、宿舍楼设计成横“E”形,即复活节英文的第一个字母,为纪念复活节,在教学楼屋角石上镌刻了“1921 QLVETMEMARIAL”以纪念凯列维特女士,至此,崇实女中和教会妇幼医院所建大小楼房共8幢,耗资40万美元,占地40亩,在风车山上,形成一组西式建筑楼。
1908年,学校定校训为“崇俭务实”,后改为“崇俭朴实”。
1921年,教学楼竣工时,将4字制成横匾,悬置门前。后取其首尾二字“崇实”,校名正式命为崇实女子学校。
1924年,该校定校歌。解放后改为公立,命名镇江市第二中学。
民国时期
崇实女中的朝霞剧社成员合影
1935年和1936年
崇实女中第2届、第3届国语比赛选手合影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女孩子们淡然的面容中透露出坚定和知性
女子足球队的合影
崇实女中很早就注重女学生的强体教育
说到崇实女中,下面这两位伟大的女性可不能少
赛珍珠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赛珍珠在镇江生活了整整18年,横跨了她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她2岁起在润州山住了15年,去美国读大学返镇后又在登云山住了3年,在登云山与一位美国青年园艺师举行婚礼。在这18年中,有4年在风车山读中学,另有3年在风车山崇实女中和润州山润州中学堂任英语教师。
朱韵珩
崇实女中校长、卫立煌将军夫人
朱韵珩女士孤儿出身,被教会收养。于1917年在崇实女中毕业,去美国大学深造后回国反哺母校出任校长。1927年北伐军驻镇14师之一部在风车山干扰教学,朱校长即去师部向师长卫立煌(时任镇江卫戍司令)交涉,卫慨然允诺撤军。数日后,将军亲赴风车山道歉,与校长萌生爱情之花。
办学理念:崇实求真,因性施教,和谐发展。
办学目标: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精品化、国际化的现代女子中学,成为镇江市乃至江苏省最美的学校;培养能力全面的现代女性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镇江教育乃至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
培养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女性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教育国际化、信息化,尊重个性、丰富课程、营造特色,培养以“独立、关爱、知性、优雅”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国际视野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女性。
最后再随小润去校园里仔细瞧瞧吧~
国学堂
不知道这里见证了多少求知的身影呢~
美妆美甲室
这可是别的学校羡慕不来的呀~
双手奉上四张全景大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