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
学
国学特色创品牌,“典”亮时代新征程
——清廉学校建设系列活动
为提升生命质量
积淀发展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以此来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为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与文化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绵山书院作为晋中市首批国学基地校,坚持“国学立品,文化育人”的国学特色教育已10余年,历经数届国学教师的辛勤耕耘,创新实践,学校国学教育初显成效,广受各级主管部门的认可与家长朋友们的好评。
现在,学校的国学教育已成系列,主要从国学课、国学讲堂、国学实践活动、国学古诗词考级等方面进行。
国
学
国学课
中华瑰宝
我校国学课使用的《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是育灵童教育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国学研究专家、心理学专家、课程与教学研究专家和众多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的精神编写的。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参照,旨在让少年儿童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系统学习和深切体味,认识国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国学的兴趣,增进国学的素养,从而奠定一个中国人必需的国学修养和人文底蕴。
经史子 集
《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共12册,供小学6个年级12个学期使用。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全套教材分为三个学段,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一、二年级主要学习传统蒙学的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选);三、四年级系统学习《论语》(选)、《大学 中庸》(选)、《孟子》(选);五、六年级重点学习《老子》(选)、《庄子》(选)、《史记》(选)、《资治通鉴》(选)、《历代散文选》。这些经典是经过众多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从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选取的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同时又最适合少年儿童学习的内容。每册以一种经典为核心,全套教材构成了一个严整的、系统的国学经典学习体系,有助于少年儿童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把握中国传统经典的精华所在,系统地了解国学经典中的核心内容。学校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其中的6册进行教学。
国
学
国学讲堂
讲堂
磨杵成针
每周20分钟的《国学讲堂》内容丰富多彩,已成系列。学生积累经典,反复诵读,小组讨论,学思结合,写出感悟;通过熏陶涵咏,提高了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老师通过讲国学的过程,亲近经典,各有所获。国学经典浸润校园,师生共读善美其身。
国
学
国学实践活动
一年级开笔礼
启蒙明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布衣传世,学者宗之。
千年以降,言犹在耳,行犹在目,恍若游乎其门下,听其教诲矣。
夫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上达,兼济天下,周游列国,布道施教,仁人志士,云聚足下。不舍来者,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苍海之学,化作细雨。
笠翁对韵
二年级诵读活动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文集,大约成书于明末清初,这是一本关于声律启蒙的蒙学读物,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声韵协调,可以让儿童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4月7日,绵山书院组织二年级学生进行了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诵读的内容正是《笠翁对韵》选篇。
三年级
家乡文化小导游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绵山书院作为晋中市国学基地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领悟二十大精神,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经典为己任,在学校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努力创造各种平台,培养我们的孩子读经典,爱中国!
4月4日,我校组织三年级学生开展了家乡文化小导游展示活动,小导游们介绍了后土庙、张兰古镇、太和岩牌楼、祆神楼、史公塔、文峰塔、绵山、秦柏岭、介休三贤、文庙、五岳庙、西楼法制教育基地、张壁古堡、虹霁寺、博物馆、洪山、介休美食等内容。
论语
四年级国学活动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4月25日,四年级举行了诵读《论语》活动,旨在学习中华经典的核心与精髓,将清廉学校的建设同国学经典的学习结合起来,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
经典永流传
五年级
诗的语言,典藏着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4月6日,绵山书院五年级的孩子们齐聚,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诵读经典,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诗歌,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诵读古今经典,弘扬中国精神!
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愿中华经典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国
学
国学、古诗词考级
考级
代代相传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之敬仰,为之骄傲!国学,实乃“一国之学问”。中华国学不单单指儒学,其包括了诸子百家,显学隐学,庙堂江湖,正史野史,主流民俗的一切智慧与建树。国学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绵山书院的办学特色,在十余年的探索中守正创新,学习方式、评价制度都在不断完善。5月底,绵山书院举行了国学、古诗词考级活动。
亲近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诵读国粹诗文,营造书香校园,绵山书院学子通过和古代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为今后的发展打好了人生底色,也让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的人文标志和文化灵魂,让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尤其紧迫和必要。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使广大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使广大学生亲近、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让广大学生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绵山书院的国学经典教育,一直在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