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书院教育:国学热引发的传统教育再兴

书院教育:国学热引发的传统教育再兴

书院教育:国学热引发的传统教育再兴书院教育:国学热引发的传统教育再兴

3月5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其中特别开辟了人文实验班(经学)、人文实验班(出土文献)特长生项目,选拔立志于以研究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终身职志的传统人才,给他们相对宽松的入学条件,并提供系统的后续培养计划。

经学人文实验班要求考生受过较系统的蒙学教育,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龙文鞭影》;有较好的经学基础,能背诵“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周易》《诗经》中的一种;有初步的文字学基础,学习过《说文解字》,能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等等。

这对于当下越开越多的国学教育机构来说,是一个喜闻乐见的好消息。近年来,随着“国学热”持续升温,对传统文化认同人群数量增加,诵读经典成为常见现象。同时也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国学幼儿园或各类书院,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目前,挂名“书院”行教的机构,一多半都是为学龄前和学龄孩子开设的全日制国学培训公司。课程以诵读经典为主,有的辅之以传统乐器、礼仪、茶道等内容的学习,有的也同时开设与公立学校类似的数学、英语课程。

建在山中的四海书院

从市区出发乘车近两个小时后,笔者到达白家疃,这里是距离四海书院最近的公交车站。跟着地图步行十多分钟,脚下的路渐渐有了坡度——竟是在上山了。沿路的花树草植也多了起来,樱花、桃花、海棠、玉兰,还有将谢的碧桃和迎春,观之令人胸襟一爽。走到山腰,终于见到四海书院的大门。四海书院坐落于北京西山山脉,翻过山去就是北京植物园,也就是香山脚下。

这是一家开办较早、教育规模和办学质量相对领先的全日制书院。在这里就读的学生从四五岁到十六七岁,共一百七八十人,按年龄划分不同的班级。最大的六七个孩子所在的班叫作“弘毅堂”,取名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比弘毅堂的孩子小一些的,是“养正班”“诚敬班”,还有“中和班”,等等。据书院的老师介绍,这所学校主要提供相当于公立学校小学阶段的教育,小班制教学,每个班级满员时为十五人。

在这样一所特别的学校里,孩子们都学些什么呢?笔者来到“和园”,这个园子里住的是年龄比较大的学生。此时正是午后,教室里,诚敬班的学生正在等待上课。墙上挂着养正班的日程表:早上5点50分起床,早餐前进行跑步、八段锦和晨读,课前须“礼敬夫子”。上午有两节读经课和一节国文课,下午的课程各不相同,每天安排数学、书法、英文、阅读和体育,比较特别的是还有修身课和农耕课。晚饭后有20分钟硬笔抄经,完成作业、进行阅读,例行每日小结——这大概就是“吾日三省吾身”吧。

墙上的另一张表格吸引了笔者的注意。这是一张“节气活动”表。除了清明节、五一、儿童节等例行节日外,谷雨播种、上巳节等也赫然在列。老师解释说,重要的节气也是过的,让孩子真切体验四时的变化。

除和园外,这所书院另有“诚园”“敬园”“谦园”,取“诚敬谦和”之意,后来又兴建了“同园”。每一个园子都是传统建筑风格,所不同的是各自的装饰。在书院正门进门处的墙上挂着简书造型的《论语·学而第一》,走廊里则是老师们手写的毛笔书法,内容是《三字经》和格言警句。

在敬园,笔者见到了书院的课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是启蒙的课本,再大些的孩子就开始学“四书”。课本的内容都是经典的原文,以诵读为主。据老师介绍,主要的课程里有读经和国文,读经偏重于读,国文课则是字面的讲解。

开启“自性”的私塾教育

四海书院走出不远,有另外一家国学学堂,它的创办者王潭龙是一个“八零后”,铭恩于自身得到的经典滋养,而有志于传播经典。聊起自己的办学思路和对教育的理解,他谈锋很健。

“我们做的工作其实是奠定孩子熟读经典的基础。目前招收的学生年龄偏小,是寄宿制。学习的课本以读经为主,小孩子多做诵读,七八岁后可以进行讲解,当然了,这要以不破坏他们对经典的好奇为前提。我认为教育绝不是‘告诉孩子’。我们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经典是原本就有的,而我们根据需要编排了一下,使之成为自己合用的课本。”王潭龙把自己的学堂定性为“私塾教育”。

正是榆钱季。“昨天带孩子去摘榆钱,回来厨师给孩子做了榆钱花卷,今天蒸榆钱窝头。参与这个过程,让孩子很快乐,感觉到生活、生命和自然的美好。”

这个“学校”,其实并不是在“教授”知识,而是老师和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生活。

“我们的老师不是大师,只是我们有这种文化和教育的意识,有一种责任感。我们希望能创造一种环境和机会让孩子大量读诵经典,借助经典的力量,让孩子直接与古圣先贤去对话,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去开启‘自性’。”这位年轻的校长说。

因为是全日制课程,有的孩子来这里读书是从公立学校休学半年或一年,家长会担心孩子跟不上课程,于是学堂的老师鼓励孩子在自习课上自学。“对接受经典教育的孩子来说,这并不难。首先语文不用担心,识字量和理解能力都不会差。”学堂设有英文读经课,课本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公立学校的英文教材,在这里给孩子作为课外读物。这就保证了如果有一天孩子要回到公立教育的道路上时,能没有负担没有差距地快速融入进去。

从这种私塾式学堂走出去的孩子,将来又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呢?

“‘不患无位,患无以立。’孩子有了德行,将来的路怎么走都可以。清华自主招生增加经学方向的招生,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很多孩子还是要参加高考的。有的家长计划让孩子长大后继续接受书院教育,有的则让孩子小学结束后回到公立学校。”

常规课程之外,学校还组织冬令营和夏令营,短期内集中诵读《论语》等经典。

“我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大才,读经典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杨振宁说他小时候只读过一本《孟子》,但这本《孟子》给他的启发就无穷无尽,使他终生受益。不是说所有读《孟子》的人都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但是读《孟子》一定是十分重要的。读经的作用不要夸大,不是读了就一定能够如何如何,但是相比不读,一定会好太多了。”王潭龙自信自己的教育是孩子所真正需要的。

少儿国学馆:塑造学生的人格

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汇贤雅少儿国学馆”的教育模式显得更加成熟,工作日对学生的课程之外,书院也开展针对家长的课程和讲座。这所少儿书院的院长苏兴在儒学、佛学等领域有一定的修养,也常常受邀开办讲座,正式受聘于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给国学老师和中小学老师做讲座和培训。

在这里,学生的课本是“大字本小册子”的形式,《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蒙童使用的拼音诵读本。除了学习经典,孩子也会学习古琴古筝、国画等课程。老师经过统一培训,在教学期间需统一服装,教授的内容也受到一定限制,不可以凭自己的喜恶决定。

这里接受过教育的孩子会有什么不同呢?

苏兴说,书院设有对学生记诵内容的考核,也会观察其为人处事的变化,性格有怎样的发展,等等。接受过国学教育的孩子,往往心性更成熟,做事时意志更专一、坚定,而待人接物则谦逊有礼。“学习注重知识,我们注重人格的培养。”苏兴说。他认为书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体制内教育在道德、人格塑造方面的缺失。

成立八年来,汇贤雅已在全国有60多所分院,成功实现了教学模式、方法和经验的复制。在书院里,常常有各地的教师来参观学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传统文化学习近年在全国的发展。

目前,具备培训学校资质的机构很少,申请也越来越难获批。大多以书院为名的国学教育机构是以具备培训职能的文化公司形式注册,这使得他们没有颁发证书的权力,也无权开设体制内学校的课程。让孩子接受国学教育的家长多是自己有国学学习经验的人,对孩子的人格、性格成长有更高追求。

让孩子完全脱离公立学校教育,接受读经等国学教育,究竟对他意味着什么?孩子今后的人生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受到何种影响?会不会受限?如果有朝一日孩子想要回归公立学校教育,他可以轻而易举地融入吗?这或许是每一位家长在决定让孩子接受书院教育之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上一篇: 关于开展青岛市第六届中小学生 “学国学 诵经典 传美德”活动的通知
下一篇: 上海法国学校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