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不合理的充值收费定价方式之外,知网在知识文献领域还存在“垄断”嫌疑。知网并非国内唯一文献数据库,还有万方、超新星、维普等文献检索平台可供选择,但知网是目前期刊内容覆盖最为全面的平台。据公告数据,知网签下期刊8000余种,独家和唯一授权期刊达到2300余种,实现核心期刊独家占有率90%以上,比起其他数据平台几百种期刊的数据量,知网在资源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垄断的优势让中国知网的报价年年上涨。现在各图书馆购买数据库的经费比例越来越高,许多图书馆40%的经费都会花在购买数据库上,并且订购具有延续性,“如果明年停了,就接不上了,所以他们就有恃无恐地老涨价,就是知道你们离不开我。”
早在2016年前,山东、云南、湖北等地多家高校,就曾因知网数据库续订价格过高,而无奈停用知网。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了知网停用的通知,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称,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该校的报价每年涨幅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就连北京大学,都曾于2016年发布通知,称“知网数据库涨价过高,随时可能中断服务”。
2016年4月1日,北大图书馆发表声明称:“我们仍在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谈判,努力坚持争取到合理的条件,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
中国青年报在当年发表评论称,“中国知网还带有极强的垄断性——它不仅是国内知名度与论文载量均排在前列的中文数据库,还被有关部门批准为我国唯一的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正因带有唯一性,就限制了用户选择使用其他数据库的自由,知网也就有了利用垄断地位肆意涨价的底气。正如一专家所说,它一边搞着垄断,一边还要搞市场化牟利,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会受到干预的。期待有关部门能对知网的任性涨价予以干预。”
至2018年,因知网涨价而导致高校暂停续订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但是这些似乎并没有阻止商业学术数据库一而再、再而三的涨价,逐步成为垄断性的“高利率”学术平台。这些学校后来也多数都恢复了对知网的使用。
“知网的优势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权资源,或者把绝大部分期刊的版权资源都买断了。中国知网如果没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断涨价,有可能会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有行业人士评价说。
除了收费问题,层出不穷的版权纠纷也让知网频频露相。去年12月20日,由于未经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授权,擅自在中国知网等平台提供汪曾祺作品《受戒》的付费下载服务,同方知网被判侵权。
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知网的版权纠纷案件多达数十件。多数原告认定,自己的作品在不知情且未收到稿酬的情况下,被中国知网所收录,并提供有偿下载。其中,2008年79名硕博士联合起诉同方知网,称其侵犯学位论文著作权。最终,21起案件获法院判决支持,获赔金额在2000元至3500元不等。
2016年,有媒体曾获得过一份知网《关于媒体报道不实之处的说明》。该《说明》中,知网对版权纠纷及稿费问题持否认态度。知网表示,已与入编期刊编辑部订立著作权许可协议,通过期刊编辑部在征稿启事中与作者约定,许可中国知网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
在不少期刊的征稿启事中,也看到有以下条款,“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信息服务系统,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信息服务系统,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类似的,学位论文一般也由学生与所属学校签订授权协议,知网再和学校签约,一篇论文就流入了知网数据库中,以供公众付费下载。
尽管知网如此赚钱,利润率如此之高,依然挡不住同方股份的亏损。
同方股份发布于1月31日的2018年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8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到-1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4.5亿元到-20.2亿元。
作为清华大学旗下企业矩阵成员,同方股份涉猎业务广泛,目前主要产品包括了计算机、电视机、E人E本等商用和消费类电子设备,还包括CNKI知识数据产品、安防安检设备、军用装备、城市节能、工业节能、大数据及云计算软硬件、照明等相关产品。CNK知识数据产品主要指的就是中国知网。
同方股份解释称,公司下属参股公司华融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受到其投资的华控赛格、同方康泰股价下跌、业绩亏损的影响,下属参股公司中国医疗网络有限公司因业绩亏损,出现减值迹象,预计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10亿元到13亿元;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壹人壹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市场竞争加剧,广告投放效果未达预期,收入及利润出现较大下滑,商誉存在减值迹象,预计计提商誉减值1亿元到3亿元;公司持有的广电网络股票下跌幅度较大,出现减值迹象,预计计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1亿元到2亿元。
有观点认为,在当前,金融监管趋严、信贷环境收紧,融资成本逐渐上升的背景下,这意味着同方未来在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上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发表评论